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宗周 > 第〇二五章:小王(上)

第〇二五章:小王(上)

    邦国入贡,乃是对大邑商的忠诚。大邑商也回以好意,以主宾之礼接待入贡的邦国,这是自夏后氏,乃至上古帝尧、帝舜时代以来形成的传统。

    因此,见到三位使者以臣礼执圭拜于阶下,太子羡立刻派出傧人,向他们婉辞道:“三位使者远道而来,当为我大邑商之贵宾。余不敢受诸位之臣礼,请升堂入见。”

    此即为朝见礼仪之“执玉”、“辞玉”,玉即为邦国之命圭。

    伯籍父等三人尽皆起身,谢过大邑商这番好意,然后随傧人登上右侧的祚阶,进入正殿之内。

    见到正殿主位之侧的太子羡,三人再次下拜稽首,以示尊重与臣服。此时傧人再次代太子羡致意:“贵宾请直入中堂,以主宾授受之礼相见。”

    “小邦使臣,感谢大邑商之厚遇!”伯籍父等人致谢道,随傧人趋步前往中堂。太子羡也从自己的席位上站起,上前几步以示迎候。待三位使者执圭奉贽,各致邦君、国君之命,献上命圭与贡单,他令傧人取来彩绘漆盘承之,是为“受玉”。

    受玉完毕,太子羡以手示意,请三人至右手边的东楹间饮宴。

    大邑商的筵宴,分飨、燕、饮(酓)、食四类,以飨宴最为隆重,有钟鼓之乐以侑,倡优之舞以娱,亦有严格的席次、器用、献酬之礼,往往是在大祭之后举行,所谓“礼,食必祭,示有所先,飨犹食也”。

    而这会太子羡以主宾之礼见使者,只需以饮宴之礼,一般用于招待家人、近臣或来宾,规制和气氛上要随便很多。

    移步至东楹间,此间早已备好漆案、文席,并有卣小臣持酒侍奉在侧。太子羡与诸使者相揖吿坐,随后慰劳道:“三位使者一路辛苦了,先请满饮此觯,以慰此番辛劳。”

    “小邦使臣,感谢小王赐宴。”伯籍父等三人一饮而尽。待卣小臣斟满酒觯,三人也举觯回敬,由伯籍父致辞道:“敝邦小君,敬问大王无恙?”

    “大王无恙,”太子羡应道,“大王正在外春狩,一时无法回来,又担心令诸位使者久等,故遣我代为出面招待,还请诸位理解这番心意,勿以轻慢相责。”

    “小王言重了,”伯籍父连忙逊谢,“能见小王尊面,是我等之幸。”

    一旁的芮使、庞使两人,也纷纷出言附和。在他俩的立场上,这并不完全是客气,即使小王是看在周邦使者面上接受朝见,也是节省了他们等待的时日。

    太子羡面露微笑,向两人微微颔首。大邑商以白为贵,以华为美,他今天头戴玉饰章甫冠,身着白色交领右衽衣,配以白色带褶裙裳,衣、裳皆有金丝绣纹,领、襟的雷形绣纹尤其繁复,整个人显得既华贵又温雅,也令伯籍父、芮使、庞使颇为之心折。

    如此答复完毕,按照主宾授受之礼,他也回问三位使者道:“周侯、芮侯、庞侯三位,亦当无恙乎?去年的收成如何?今春的雨水可还顺利?”

    “幸赖彝神护佑,一切都还好。”伯籍父回道。

    彝神为大邑商四方神中的西方神,主宰着西土的风、雨、雷、虹等气象,亦作为上帝的臣属,向上帝汇报祭祀是否得当,间接主导着一方的吉凶祸福。大邑商受西土诸邦国之贡,每年都要多次向四方神、彝神祭祀,为西土求年、求雨、求禾等,这是大邑商作为受命宗主的权力和责任。

    “此乃西土之幸,亦我大邑商之幸也。大王得闻,定然大悦。”太子羡笑道。

    周邦使者熟悉大邑商的祀典,这让他颇为赞赏,简单话语中透露出的奉承,更让他十分满意,对几位使者也更加热情:“既如此,请诸位使者放量畅饮,共贺此等盛年!”

    说着,他回首向傧人示意。傧人拍了拍手,楹间立时响起丝竹之乐,两列妙龄舞女自大殿东侧的小门中趋步而进,在众人席位中间的空地上列队献舞,以助酒兴,一时间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大半个时辰过后,看着众人形容酣畅,差不多已然尽兴,傧人知机的斥退了舞女,而小臣则捧来彩绘漆盘,由傧人转呈至太子羡的几案上。太子羡看了看回赐的礼单,觉得大致合意,就以手抚拭命圭,将其连同回赐的礼单还给诸位使者。

    至此,“还玉”之礼亦毕,整个朝见的仪式完成。至于回赐的礼物,无非是布帛、良马,数量也不多,仅供使者一人之用。只有邦国立有大功、并且由邦国之君亲自入朝时,才可能有更丰厚的赐礼,乃至土地、职分、婚姻之赐。

    待诸位使者离去,太子羡回到殿中主位之侧,召傧人问道:“余记得,上次周邦入贡,使者乃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为何这次换了他人,年龄还如此之轻?”

    “回禀小王,上次入贡的周邦使者已然去世,”傧人恭敬的回答,“如今这位使者名籍,字伯籍,乃是之前的副使。年龄虽轻,却出身周人大宗近支,或以此擢升正使之位。”

    “原来如此,”太子羡点了点头,“年龄未及三旬,应对均属得体,辞令典故亦娴熟。周人近些年人才辈出啊。”

    “好教小王得知,此人乃我大邑商卜师巫景之婿,当承其家学。”傧人再次汇报道。

    “巫景……”太子羡默念着这个名字。

    虽然在他出生之前,这个人就已经自请前往周邦,没有和他见过面,但一些相关的事迹,立刻涌入到了他的脑海中。而这么一个主动离开大邑商的人,为周邦培养出人才,似乎也不足以给大邑商增色。

    太子羡摇了摇头,斥退了傧人,又吩咐身边的小臣道:“去请贞泳来见余。”

    贞泳乃太子羡麾下的贞人,出身于永氏小宗。这一氏族曾为东土的方国,武帝丁时被征服并奠置到盂甸,其后颇有勋劳,首领也出任贞人服务于王室。于是在武帝丁晚期,受赐王畿东甸之地,命氏为“永”,成为大邑商下属的“多尹”宗族之一,至今已逾七十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