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宗周 > 第〇三九章:十支(上)

第〇三九章:十支(上)

    在周邦聘使季丰回返的那会,另一位周邦朝使伯籍父,也已经踏上了返程。

    伯籍父一去,留在巫氏的仲姬眉,立刻成了独自的一个人。好在她早已习惯,而且伯籍父帮她收集了几份典籍,正适合每日研读,增加对大邑商的了解。

    倒是巫璜担心冷落客人,每每邀请她参与一些活动。

    大邑商多祭祀。仅王室的周祀谱,如今即有三十二位先公先王、二十一位先妣,每一位都须按照日名的轮序,酬以翌、祭、甾、劦、肜五种祭祀,再加上每一祀之前的工典祭,每一轮之后的间隔旬,整个年份都排得满满当当,而大邑商的纪年,也相应的称为“王某祀”。

    除了周祀谱这五祭,王室祭祀中用到的其他祀典还有两多百种,祭祀先公、先王、先妣之外,还要祭祀已故的诸父、诸兄,以及四方神、风神,雷神、雨神、云神、战争神、社神等。

    另有伊尹、黄尹等几位贤臣,也往往作为一两位神的使者,在祭神的同时受到各种相应的祭祀。

    这些祭祀,大部分的由太卜寮司掌宗法的“多宗”、司掌祀典的“多祝”主持,但也有少部分下沉到了民间。

    尤其是“多祝”主持的祭祀,如驱疾避疫的禳祭,祈雨祈晴的燎祭,求年求禾的禘祭等,不仅关乎王室,也和各族、各众息息相关,故多祝在王邑内城前苑的享坛主持祭祀时,诸族众往往也会在各自里坊举行助祭活动。

    无论是哪种活动,巫舞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驱疾避疫有傩舞,祈雨祈晴有雩舞,求年求禾有吿舞。

    虽然有地位低下的“舞臣”专司其职,但很多贵族,乃至商王、多子等,也不吝于参加,“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仲姬眉和巫景夫子学过巫舞,虽然难得响应巫璜的邀约,但每次随同参加,都会是特别出彩的几人之一。

    “仲眉,你该多参加这些活动,”某次傩舞的间隙,巫璜趁机劝她道,“听说周邦女子主内,很少抛头露面,你又长期在閟宫居职,出门的时候更少。但现在你来了大邑商的王邑,之后的日子还长,当适应王邑的风俗。

    “在王邑乃至整个大邑商,女子既可主内,也可主外。大王的诸妇可主持祭祀,可率军征战;大宗的女子可领受封地,哪怕出嫁,只要在王畿之内,其封地依然保留;各宗族的主母,也可治理家业,统率宗军。

    “而仲眉你身为巫女,若经擢升,可为贞人司掌贞卜,预国家大事;可为祝人司掌祀典,主持祭祀事务……此等前程,虽殊为不易,但介祖当知会过你。”

    仲眉点了点头:“巫景夫子学识渊博,教过我很多事情。但我受教的时日毕竟有限,自身的资质也平常,不少事情只是得其大略。”

    “能入得介祖门下,仲眉的资质岂会平常?”巫璜笑道,“更何况,家父也那么欣赏你,都把从不离身的坠饰给你当信物了。”

    “那枚绿松石坠饰,很重要吗?”仲眉问道。

    “当然了,那是介祖为宗尹时置下的,上面刻着我巫氏的族神三足巫。持坠饰来访,即为我巫氏的贵宾,”巫璜解释着,忽然凑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仲眉,当初家父见你,是怎样的情形?”

    仲眉不习惯和人那么接近,但出于礼貌,又不好躲开,只得随意的回道:“令父为左卜,见我这个巫女,自然是试贞之事。”

    “旬夕之贞吗?”巫璜知道自家父亲的习惯。

    虽然旬夕之贞是最常见的贞卜,却胜在适合各种水准的人,也能体现出很多东西来。当初他初入太卜寮,父亲同样是以旬夕之贞相试。

    “是的,”仲眉点了点头,“贞旬无祸,贞旬无忧,贞旬无疾。”

    巫璜隐约猜到了一点,连忙追问她:“结果如何?”

    仲眉略有犹豫,但还是回答道:“三卜之下,旬无祸有吉,旬无忧有吉,旬无疾不吉。”

    “果然如此!”巫璜叹道,“你这结果,比太卜寮还要准确,难怪能得家父看重!”

    结果居然是准确的?仲眉心中大惊。所以,商王是真的“旬其有疾”?

    再想到左卜巫重身为重臣,在随侍商王出猎之际,忽然离开并往祷于山川。仲眉能够推测出,

    很可能是商王在田猎时出现了患疾的迹象,想到正值十一祀,是祷于山川祈命之年,于是命左卜巫重立刻前往施行。

    “大王是真的患疾了吗?已经有近一个月?”她试探着问道,“这场禳祭,,实乃为大王驱疾?”

    “正是,”巫璜压低了声音,“此事尚属机密,但你已列籍于太史寮,又受到上帝眷顾,自己贞卜了出来,倒是不用瞒着你。”

    仲姬眉没有想到,自己才来一个月,就遇到了这么重大的事情。

    她觉得应该将此事告知周邦,可惜伯籍父却已经离开了王邑。哪怕她冒着风险,把消息传回羑邑的职馆,也没有合适的人能传达消息,需要等待虞国的臸者到来,或者周邦秋贡、虞国例贡之时。

    ……,……

    王邑内城前苑,太子寝居之内,太子羡看着贞泳呈上来的卜甲,忍不住皱起眉头:“依然是旬其有疾?余怎么记得,之前贞卜的结果是‘不延’,却如何迁延到了现在?”

    “小王容禀,”贞泳躬身揖道,“大王之疾,时断时续,故而兆象不定,难以得出正确的解读。”

    “既如此,这次旬夕之贞,又如何保证一定正确呢?”太子羡叹道,“上一旬太卜寮贞曰,以禳祭驱疾,可保无事。这两日也禳祭过了,还是这样的结果,到底是禳祭之贞有误,还是旬夕之贞有误?”

    “驱疾之贞,禳祭之祝,乃太卜所领丁支为之,臣未预其事。”贞泳回复道。

    天有十日,巫有十支。

    大邑商的祭祀众多,事务繁杂,故而太卜寮辖下亦分为十支,分别与先公、先王、先妣的十种日名对应。诸先王、先妣的祭祀事务,即由对应支系的贞人、宗人、祝人负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