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九命九度 > 第74章 大坝院 恐怖与奇迹并存

第74章 大坝院 恐怖与奇迹并存

    九度继续写传。

    1岁,公元1972年,沈云玉生于忠路。父,沈德逸,年44岁,任镇卫生院长。母,覃思雯,年41岁,任镇小学教师。同父母哥一人:沈玉田,同父母姐二人:沈云凤,沈云彩。

    2岁,公元1973年,沈云玉牙牙学语,开始认部分苗药草:九节茶、野葡萄根、水三七、水冬瓜等。

    3岁,公元1974年,沈云玉牙牙学语,开始背诵国学经典和外国经典。《大学》《论语》《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

    入覃家大坝院私塾园,听老先生的故事:吃肉与黑店。

    4岁,公元1975年,沈云玉在老先生的教导下,对生与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

    看官朋友们,请允许穿插点沈云玉女士的先生-——私塾张老先生的吃“人肉”故事,这是反人类的事情,是我们现在不可接受的一件事情,是云玉的先生亲身经历过的。在我们21世纪根本不会听说的故事,而在当时解放前的偏远的湖北大山里,却真实的存在着。

    穿长衫的教书先生张老先生平常在外教学,一年半载回故乡看望裹脚的郭老婆婆几次。

    郭老婆婆是传奇人物。

    张老先生的原配老婆郭婆婆是裹脚的三寸金莲。郭大小姐原是土司城里的大户小姐,为避战争而从盆地的利川县城老河郭家祠堂下嫁到麻山这样的穷乡僻壤的乡里。郭老婆婆那时在太阳底下常常晒晒她的裹脚,那是非常畸形的一双小脚,是五指并在一起,完全畸形。脚上是套着青黄色帆布的裹布,从脚底一直裹到膝盖。郭老太太常常在一排很长的木凳子连着石凳的上面晒她老人家的裹脚布。郭老太太连自己的孙子也不让碰自己裹脚的东西,可能是古代封建女子贞洁教育的结果呗。凳子上方的木质结构的屋檐上有金黄金黄的玉米,吊脚楼下晒的还有郭老婆婆的臭裹脚布和苦瓜,这是当时独具色彩的土苗风情的吊脚楼下面特有风景。

    那时,郭老太太走路一颠一颠的,甚至郭老太太对偷她家苦瓜地里的孩童也视之无睹。没办法,追不上偷瓜的孩童!

    但郭老太太有一样好处:她能把自家的地里的东西分享给孩子们。特别是地里孩子们爱吃的地瓜。

    在云玉和九度的学识里,知那时辛亥革命确实不彻底的。在郭老太下嫁的村小的大院里,她快乐的无奈的默默地看着孩子们偷自己的东西。孩子们快乐的嬉戏,却无视别人的快乐的单纯时光如清新的空气在远离中国中心的地方,在鄂西整个乡村上空悠扬的飘荡!何其欢乐,何其快哉!

    郭老太无疑是孤独的,也是快乐的。孩子们是快乐的,也是无辜的。而张老先生一生太丰富了,却牵挂一个裹脚的老太太。这也许是传说中的爱情!虽骑的是一匹又老又瘦的马但丝毫不影响老先生的思维。老先生外出教学,从地势低洼的长顺到忠路,然后跟着马路,逐渐上升到老屋基,到凉雾,然后到土司利川边陲。这个路程非常漫长,途中经历很多事情。张老先生讲,以前他骑着瘦马,经过马前街道,然后到店点餐,吃饭和吃肉。吃的肉觉得细嫩,比任何猪肉羊肉各种动物的肉都不同。突然觉得一种恐怖感由然而生。人类没前途了,已经吃自己了。恐怖!

    感谢辛亥革命!否则,臭裹脚和苦瓜,女士们,男士们高呼:感谢孙中山!感谢辛亥革命的贡献!

    一切的一切成就了老先生唯一的得意门生沈云玉女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