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天死谏,老朱竟不杀我? > 第十四章:朱元璋:给咱查查周云这人

第十四章:朱元璋:给咱查查周云这人

    朱元璋望着周云那副不怕死的样子。

    嘴里边也不由得从牙缝里挤出来了几个字。

    “好小子。”

    说完了之后,便转身离去,没有丝毫想要杀掉周云的意思。

    直接就把周云给搞懵逼了。

    其实要是周云刚才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如若说的是什么“燕王仁孝”什么的。

    朱元璋恐怕直接就将周云给砍了。

    自己一直没杀他的原因,那是因为周云是一个孤臣,他确实是在为自己这个皇帝考虑的。

    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的生死放在心上。

    如果到了临死的关头,反而变得谄媚了起来,那他就不配自己这么对待了。

    而且朱允炆本来就没有皇位的继承权,只是自己爱屋及乌之下强行赋予的罢了。

    要不是朱允熥实在是难堪大任,自己也不会想着立朱允炆了。

    而现在周云的话算是已经骂醒了朱元璋了。

    一言不发的走出了诏狱之后。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吩咐着蒋瓛说道:“给咱好好的看住周云了,要是他伤到了一根汗毛,到时候你们都跟他一起去吧。”

    听到朱元璋那冰冷的语气之后,蒋瓛也是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是!”

    此时蒋瓛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如此的看重周云,都这样了还没想着杀周云。

    ...............

    东宫里,原本想要给朱元璋去问安的朱允炆这会儿已经是扑了个空了。

    主要是朱元璋已经是昏迷两天了,朱允炆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看着的苦,于是便回东宫去了。

    但是他却已经是吩咐人了,等朱元璋醒了之后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

    到时候他便能够在朱元璋醒了之后过来表一下孝心的。

    谁知道朱元璋竟然醒了之后直接去见周云了,这就尴尬了.....

    一想到这里,朱允炆便不由得慌了神,连忙的叫来了自己的两个狗头军师。

    ------黄子澄和齐泰两人。

    两位听了朱允炆的话之后也是显得紧张异常。

    这两个人虽然傻了点,但是也是有点小心思的。

    知道朱元璋根本不想杀周云。

    不然的话岂能留他到现在?

    坟头草都不知道几丈高了。

    “两位可有什么计策?”

    “皇爷爷是不是已经动了要立四叔为储君的念头了啊?”

    沉默了良久之后,黄子澄便说道:“殿下,您要不直接去诏狱吧。”

    “去诏狱干嘛?”

    朱允炆有些不解。

    “到时候去看看能不能招抚此子,成了的话,那您的储君之位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若是不成,他只要言语之间有什么不敬之处,那一个行刺储君的罪名便会安插到他的身上,到时候他便是黄泥巴落到裤裆里了。”

    “到时候还能往那燕王的身上泼上一盆脏水,要知道陛下是最不喜那种手足相残的事情了。”

    黄子澄的话一出之后,直接听得朱允炆眼前一亮。

    “如此甚好,就听先生的了,咱们事不宜迟,现在就去吧。”

    说完了之后,朱允炆也是深深的对着两人作了一揖

    随即三人便结伴而行,也不去问安了,直接朝着诏狱便仆了过去。

    ..............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朱元璋回到了皇宫之后,也是想到了一个事情。

    直接打开了聊天面板给崇祯发过去了一个消息。

    太祖高皇帝:“小兔崽子,别装死了,现在咱交代你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办。”

    崇祯也是非常的敬业,直接秒回。

    思宗烈皇帝:“不知太祖爷爷要吩咐孙儿作甚?”

    “孙儿这边忙得很呢,马上鞑子就要退回去了,孙儿这边正准备昭告天下宗室进京呢。”

    太祖高皇帝:“行了行了,咱要你现在就去吏部那边调出来一个人的档案。”

    “请太祖爷爷吩咐。”

    太祖高皇帝:“查一个洪武二十五年的新科进士,具体的名次咱这边的可能和你那边不太一样,只不过名字就那一个,叫周云,看看他的生平是如何记载的。”

    思宗烈皇帝:“此人孙儿倒是没听过,只不过放心,孙儿这就去查一下此人。”

    看到了崇祯的消息之后,朱元璋此时才觉得有这个聊天群还是不错的。

    一些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自己就可以提前的知道了。

    不至于两眼一抹黑的干了一些无法挽回的事情。

    不多久,崇祯便从吏部调来了关于周云的人事档案。

    思宗烈皇帝:“太祖爷爷,孙儿已经查到了关于周云这个人的信息了。”

    “周云,河东道人士,于洪武三年,被中山武宁王徐达北伐途中救下,因为是军户身份,故而履历不详。”

    “随后于洪武二十五年中新科进士,位列三甲第十名,但是由于其为人性子刚烈。”

    “同年九月被外放于太原府雁门县之中当县令。”

    “因其性子颇为秉直,多次的顶撞上官,弃置于雁门县不用十年数年。”

    “洪武三十二,呃,不对,建文元年,燕王于北平起兵。”

    “周云上表请战,帝不允。”

    “同年十二月,上表请斩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直言三人妖言误国。”

    “帝怒,褫夺其官身,永不录用。”

    “建文四年,燕王攻破金陵,庶人周云随来到帝陵之前自戕殉国,无妻无子。”

    ...............

    看到了周云的履历之后,老朱不由得老泪纵横。

    “忠臣,大忠臣啊。”

    最起码从这份履历上来看,周云确实是一个大大滴忠臣。

    即便是在被弃置十数年的时间,还是能够在燕王起兵的时候请斩。

    即便他之前是多么的瞧不上朱允炆。

    可惜的是朱允炆不用他啊。

    更是在破城之后,来到了自己的帝陵之前自戕殉国,这是一个多好的忠臣啊。

    “咱何德何能啊,居然能够在这么一大把年纪的时候又得如此大才。”

    朱元璋当即便给崇祯发过去了一个消息说道:“行了,别说他的生平了,说说他的政绩。”

    思宗烈皇帝:“太祖爷爷,您这不是在为难我吗,咱们的官吏制度还没有对一个地方知县记载到那么详细的地步,只不过到是能够在地方志当中查到一些。”

    “就上面记载而言,周云在雁门县任职期间,太原府的知府都是一年一拔擢的,理由皆是治理有方。”

    “但是有趣的是,太原府原本这几年的时候遭受了不少的饥荒,还有天灾的,”

    “在此情况之下,太原府几乎大部分的县城都遭灾了,只有周云所在的雁门县又没丝毫关于灾祸的记载,而雁门县周边的县城几乎全部逃往了雁门县去避灾.......”

    朱元璋看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不由得冷哼了一下。

    “这些个狗官们,一个个肯定是搞了什么张冠李戴,自己倒是一年一拔擢。”

    “让咱的大忠臣反而落得个被弃用的下场,真的是好得很啊。”

    “对了,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人干的怎么样?”

    朱元璋发消息问了一句。

    看到这个消息的崇祯不由得沉默了一下,想了一下他俩干的那些个事儿,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太祖爷爷能不能顶得住。

    而朱元璋好似是看透了崇祯的心思一般。

    便发消息说道:“赶紧说,咱还顶得住。”

    思宗烈皇帝:“那孙儿可就说了,建文元年,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三人联名上表,谏言欲要王政复古,恢复先秦之井田........”

    “还拔擢了一大批的文人官职,大大的壮大了文人集团...”

    看到了这个消息后的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大孙子竟然会那么蠢。

    读书真的是读成书呆子了。

    王政复古怎么想的?

    特喵的上一个想要搞井田制的王莽,他的人头可是被挂了三百年啊。

    而且他也算是想明白为何周云要说他们妖言误国了。

    但凡他们三人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冒出来一点王政复古的苗头。

    自己非要把他们给砍了不可。

    还壮大文官集团?

    咱苦口婆心的都交代了多少次了,文官不可轻信.......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决定了,这周云绝对不能被闲置了。

    不然的话有着黄子澄使绊子,搞不好这小子一辈子都别想着出头了。

    就在朱元璋在思考国本的时候,黄子澄三人已经是来到了诏狱大门了。

    .............

    诏狱大门口。

    蒋瓛一脸疑惑的看着黄子澄问道:“黄大人,不知道今天是吹的什么风啊,居然来我们诏狱了?”

    蒋瓛抓过很多人,但是自己头一次见这种自己来诏狱的人。

    黄子澄此时也是鼻孔朝天的说道:“你当本官愿意来你这诏狱啊?”

    “要不是今天有贵人来探监,谁来你这里?”

    “速速将诏狱的大门打开。”

    听到了黄子澄的这话之后,蒋瓛才注意到了穿着黑衣兜帽的朱允炆。

    “这是......太孙殿下?”

    “不行,哪怕是太孙殿下来此,也不能进诏狱!”

    蒋瓛想也不想就给拒绝了。

    黄子澄听了之后也是大气,当即便上前大声说道:“狂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