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天死谏,老朱竟不杀我? > 第十九章:朱元璋:“你个小兔崽子,好好看,好好学”

第十九章:朱元璋:“你个小兔崽子,好好看,好好学”

    周云木然的跟着茹太素喝完了酒宴之后。

    茹太素也是双眼放光的看着周云,把其看的一阵的头皮发麻。

    只不过周云可能是误会了。

    茹太素只不过是在周云身上看到了一种很多年都未曾见过的东西了

    那就是独属于儒生的刚烈。

    “周大人啊,那日在朝堂之上的言论实在是振聋发聩啊,只是多了几分的稚嫩,实在是太过于鲁莽了啊。”

    茹太素开口说道。

    “不知大人何出此言?”

    听闻此话之后,茹太素当即对着自家的下人使了个眼色。

    两名家丁当即便将所有的门窗全部打开,而此时所有的外侍也是纷纷的退到了大院之中。

    “你可知道如今黄子澄、齐泰等一众文臣全部都将宝压在了太孙的身上?”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老夫都有着这些的期许。”

    “但是你不仅将太孙贬的一无是处,还又提起了燕王。”

    “燕王何许人也?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

    “孤而你不过是孤掌难鸣罢了,也就是老夫看好你身上的品性才会救你的。”

    周云听完了之后便想开口。

    只不过茹太素却打断了周云的发言,噤声状继而道:“你是年轻人,胸有抱负我可以理解,哪个读书人当初的理想不是能够一展胸中才华呢?”

    “但是朝堂不一样啊,你要圆润,圆滑才行,你有抱负也行,但是你要让朝臣们看到你的抱负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如此这般,他们才能够策应于你,不然的话这群文人定然是与你作对,甚至是恨不得食汝肉啊。”

    周云听了之后也是一愣,自己之前光想着气老朱了。

    竟然把士大夫这群文人给忘记了。

    要是自己恶心恶心他们,到时候自己没队友了,再加上自己一激怒老朱,那自己不就成功回去了?

    想到这里,当即周云便端起了酒杯:

    “多谢大人不吝赐教。”

    茹太素看到周云如此的识趣,也是笑着举杯说道:“孺子可教也。”

    随后两人也是在推杯换盏之中,以周云不胜酒力结束。

    看着不胜酒力的周云,茹太素仿佛是看到了大明的未来一样。

    他对周云示好,没有其他的意思,单纯的就是喜欢他这个人的品性。

    ..........

    周云在这边沉沉的睡去,但是另一边的朱老板却是一刻都没停歇下来。

    这几日本来老朱就在思虑储君的事情,但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崇祯是一刻不给老朱休息的时候。

    不断的给他来着信息轰炸。

    “太祖爷爷,孙儿已经诏天下宗室进京了。”

    “太祖爷爷,孙儿的兵马又打败仗了........”

    “太祖爷爷...........”

    ............

    看似是一朝天子的朱元璋实际上每天都要处理两个朝代的事情。

    关键是洪武朝老朱自己还心里有数。

    所以有些政策老朱说推行就推行了。

    但是崇祯那边他是一点儿都不了解啊。

    这让老朱怎么办?

    太祖高皇帝:“你个小兔崽子没事儿别成天的跟咱叽叽歪歪的。”

    “无论如何咱都不能够一直帮你治理天下。”

    “明日上朝之时,咱亲自的教你如何的统御群臣,咱记得这个群聊不是有个什么语音通话吗?到时咱俩就开着。”

    “你就好好的跟咱学学如何的收拾你手下的那帮人。”

    翌日。

    崇祯早早的就换好了自己那打满了补丁的龙袍,同时也向着朱元璋发去了视频通话。

    很快老朱就接通了电话。

    两个人都能够看到对方周遭的环境。

    朱元璋看到了一瞬间就是一愣,虽然是一模一样的龙撵,一模一样的龙袍。

    但是差距却是天差地别的。

    甚至是崇祯身后的宫阙都充满了荒草。

    这一幕幕无不昭示着老朱自己亲手建立的大明王朝已经是走到了生命的陌路。

    这一幕对于朱元璋的冲击力不可谓不大。

    上朝的路上,朱元璋一言不发,脸色却是阴沉不定。

    看到自己太祖爷爷不说话,崇祯也是心情忐忑无比的。

    到了奉天殿之后,随着百官的祝贺也算是正式的开始了。

    但是老朱明显的感觉到了崇祯那边百官的敷衍。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中不杀周云的想法更加的坚定了,只因为此人能够不畏惧自己直言指出大明的弊病,其他的人都是畏惧自己根本屁都蹦不出来一个。

    老朱现在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大明了,他不想让自己的大明成为崇祯那样走入末路。

    因此只能是接受周云的谏言,再加上崇祯对于未来事情的告知,将问题在自己这开国皇帝的手里全部给解决掉。

    只不过朱元璋不知道的是,自己看着崇祯那边的画面脸色逐渐的凝重。

    搞得底下的官员心中忐忑不已。

    心中在想着今天是咋回事啊,又是谁惹到咱朱老板了啊。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今天大概率的是有人要倒大霉了。

    “你小子好好看好好学,咱就好好的教教你.....”

    说完,朱元璋便对着自己底下的臣子们说道:“自去岁胡案告结以来,朝中无事,诸卿以为咱今日大明天下,何事才能够称得上是头等大事?”

    此言一出,朱允炆就闻到了能够给自己皇爷爷拍马屁的味道了

    当即便走出一步说道:“大明天下在皇爷爷的治理之下,四海之内无不臣服,天朝上邦,威盖四海,朝中子民无不富足,海清河晏,足以当得起后世之君的典范了。”

    朱允炆的话就好似是给群臣们开了个头一样。

    底下的人一个比一个夸的离谱。

    什么洪武之治远超盛唐,四海之内,万邦来朝,全都给吹出来了。

    虽然是有些吹牛,只不过洪武之治确实是让大明的经济实力恢复了不少的,万邦来朝是在永乐继位之后才真正的有了这番景象。

    .........

    朱元璋看着下方的人拍着马屁,当即脸色便冷峻了起来。

    “小兔崽子,看到了吗,像这种话,就不能.........”

    朱元璋的话还没说完呢,便听到了下方一阵大笑声响起。

    顷刻之间,所有人便找到了大笑声的“源头”,看到了这人的身影之后,所有人的脸色无不骤变。

    而此时的周云像是根本没注意到众人的目光一般开口说道。

    “自胡案之后,开国公爵六位,陛下便不得不处死了两位。”

    “淮西二十四将士,陛下便处死了七位。”

    “一品大员也是处死了五位。”

    “这还叫海清河晏?尔等的眼睛都是瞎的吗?如今天下脚下的流民成片,尔等全然是视而不见啊。”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