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我想要写后记。或者说,我必须、不得不写后记。

    这本书虽然有自传体性质,但只有初中三年和高中的前一年半的内容讲述的是完全真实的事情,之后的内容主要是虚构出来的,所以这本书也最终归类为小说。

    所以,我想在后记里先简单地说明一下真实情况,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自我救赎。

    高二那年的第一个学期,我以学校足球队主力守门员的身份代表学校参加了市足球比赛,随队时隔六年再次打入决赛。虽然最终输掉了决赛,但我的表现获得了队员和教练的认可。我还以学校篮球队替补的身份参加了市篮球比赛,但发挥不佳,在小组赛就被淘汰。但这些比赛经历让我在各个年级都认识了很多人,以至于我不论走到哪里都经常会有同学喊我“鸟哥”。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也算是学校的半个“风云人物”。哈哈,我为自己加冕。

    但我确实是有抑郁症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吃“舒肝解郁胶囊”,但也说不清楚他到底有没有用。我只知道。在我检测出抑郁症后,我父母跟我的争吵减少了很多,但每次争吵无一例外都和学习、成绩有关。每次想到这层关系,我都“感动”至极。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忘了吃药,发现自己似乎没事,也就把药停了。我觉得我现在大抵也还是有抑郁症的,只不过在人前不会表现的特别明显罢了。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还是很可怕的——我确实是只INFJ啊。

    高二的第二个学期开学的联考中,我考了年级五十一名,许多考了年级六十六名,分数上差不了几分。这让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紧迫感,让我格外努力的学习,于是在月考中考出了年级第八的成绩。但是,就在月考之后那个星期,我惊讶地发现,许多谈恋爱了,经常和她男朋友一起出现在学校超市。没错,虽然在正文部分中,许多就是在这个时期找的男朋友,但是,我构思和打下那一段草稿的时候还是高二那年的寒假。换句话说,我精准地预言了许多找男朋友这件事情的发生,只不过事实上我并不认识她男朋友而已。

    这件事让我感到了一种一事无成的挫败感。于是,之后的期中考试上,我又掉到了一百名开外,时候也再没能考回年级前十。而且,那次月考之后没有开年级大会,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我曾考过年级第八。渐渐地,那次月考也就跟做梦一样不真实了,没人再会提起它。

    然后,高二学年结束前,我提前被省内一所新办的大学录取了,所以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读过高三。我的高中生涯也就这样匆忙的结束了。可惜了,我没有体会到中考出分时的焦急与紧张,也没有感受到高考出分时的不安与激动,我的人生注定是不完整的。

    够了,我不想再提考试什么的了。

    事实上,我跟父母的关系也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我觉得他们确实直接导致了我抑郁,但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作为高中生的家长,让他们闭口不谈学习和成绩是不现实的,我只是觉得他们不懂得在正确的时候提起这些话题——虽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正确——让我觉得他们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当然也有我自己的问题,但凡我成绩再好再稳定一点,可能也就没这么多事了。一次考试六门科目,就算有一两门没考好倒也没事,可是我一般都只有一两门是考好的,有时甚至一门考好的都没有,这让我怎么和他们讨论这些话题呢?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如果我从小就没那么聪明,他们对我的要求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高了呢?当然,在我检查出中度抑郁的时候,他们也终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像正文中的那样“认为我是故意的”。曾经有过的杀死他们的计划自然也就停止了。

    我和邻居之间的关系也很不错。我住的这幢楼里就有很多校友,正文部分的邻居就是其中之一。初中毕业以后,我的一部分资料也送给了他们,不过我和那位女生却从来没有讲过话,我“辅导”她数学也只是把解题过程发给了他父亲。还有很多邻居,有些是同学,有些是老师,还有些是在小区里打球认识的球友,见面了都会打招呼。

    在正文部分中,出现的人物很多,但都被我改动了姓名,或使用绰号代替甚至直接不出现姓名。这些名字有些是他们自己取的,也有些是我自己改的。如果她们碰巧读了这本书并认出自己的话,希望他们能对这个名字满意。

    在正文部分里,我们称我的高中班主任为“谢特”,但这绝对没有贬义在其中。恰恰相反的是,其实我非常感激她。她不仅把我年级五百多名的语文提高到了年级前十,还在我心理出现问题时及时给我疏导。虽然说我和她确实也爆发过一些争吵,但不可否认她对我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另外,在正文部分中没有出现我的物理老师,但我也非常感激他。高一第二学期,就在我物理不及格之后,我一度想要放弃学习物理,但他给了我极大地鼓励,甚至牺牲他的午休时间来帮我分析试卷、答疑解惑。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有今天。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但准确的说,其实有一个人的名字我没有改动,相信智慧的读者们已经猜出来是谁了吧。她的名字真的不太好改,我也不好意思问她让她自己改。算了,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不少人都叫这个名字吧。虽然说正文部分有一部分是虚构的,但我曾对她的感情和我与她直接发生的大部分事情却都是真的——当然,梦境除外——只不过在时间上换了以下顺序而已。我在离开高中之前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表白,但说起来真是可笑,我到现在都还没有跟她面对面地说过一句话。也不知道她跟她男朋友分手了没有(感觉这样想有点小邪恶)。我对她的感情确实来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尽管我现在已经没有像以前那样喜欢她了,我也还是希望她幸福。

    另外,我想我还要跟读者们道个歉。有一个词这本书中反复出现,但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其他方式来描述我的这种经历。所以“可笑”一词在此前一共出现了二十六次。请宽容大度的读者们也一笑而过。

    在后记的最后,我还是想说,命运是必然的。我坚定不移相信这一点。我不认为这是逃避现实、“摆烂”“躺平”的表现,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能平静接受、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的态度。我写这本书,确实有想简单揭露和批判一下这个现实,但在此之后,我不希望有人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对生活失去希望,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然后满怀希望的,“在光阴的长河里,做一个惯看秋月春风的白发渔樵”。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我不确定我会不会顺着正文部分的故事叙写下去,就算写了,大多也是虚构的故事。所以就算有读者喜欢这本书,也还是请他不要期盼下一册了。指不定真的就只有这一本呢。

    感谢你读完这篇不知所云的后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