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双抢

    时光就这么悄悄流逝。

    湖中的野生荷花是粉色的,长出来的莲蓬也很小,还没拳头大。

    莲子也是,少,小,一粒带壳往往也就花生米那么大点,但是真的很嫩,很甜,剥开连芯一块吃都没有丁点苦味。

    同样的,菱角也不错。

    菱角分两种,一种家养的,个头大,呈牛角状,市面上售卖的一半都是这种。

    一种野生的,个头小,或两角,或四角,显著特征就是角极其尖锐,亦即有刺。

    而湖里的菱角,一大片一大片,普遍都是野生的,当下来说也不怎么需要担心扎手。

    因为此时的菱角跟莲蓬一样,还嫩,刺不坚硬,皮未老化,正是鲜食的好时候。

    而随着日头渐渐偏斜,这场临时起意的泛舟之旅也正式宣告完结。

    带回来的东西有点多。

    起堆的莲蓬,起堆的菱角,起堆的藕肠,靠岸,连竹筏一起抬回家。

    主要是孩子多。

    暑假了,上学的都回来了,万一有人调皮捣蛋划出去,没出事还好,出事了真担不起责。

    接下来就是晚饭了。

    很简单,就是稀饭配泡菜,外加几个咸鸭蛋,饭后闲着无聊,剥着莲蓬菱角,沿着湖岸抓萤火虫。

    睡觉也简单,竹床,门板,以天为被,沐着星光,聊着聊着就睡熟了。

    是夜十分安宁,半夜下雨这种事并未出现,到第二天,该学习学习,该上班上班。

    到第三天,中午饭过后,便该返校了,如往常一样,陆岩准备了菜,一路送到学校。

    不过这次是三份。

    接下来迎接三个女孩的便是中考了,这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战,哪怕早了三十年,依旧足以决定她们的命运。

    关于这件事,他既没有施加压力,也没有加油勉励,这其中固然有让她们轻装上阵的考量,但归根结底,是有了试错的成本。

    是的,有了试错的成本。

    说白了,有钱人家的孩子跟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即便中考失利,高考失利,依然不愁出路,而这三人,应该可以算作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回到家,他也不再考虑这些,舒舒服服睡了个午觉,醒来,继续琢磨厂房的规划布局。

    这事倒也不难,毕竟东西就那么些,怎么摆都是摆。

    只是还需要做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改造,比如清洗,光有动力搅拌轴不行,还得修造砌筑清洗池。

    原本这是一套,搅拌轴,动力器械,清洗桶,构成一套完整的清洗设备。

    只是考虑到体积,运输,等方方面面因素,故尔选择了拆分,用土办法。

    好处是不用花钱,不用考虑运输,直接拉点砖头水泥自己砌就行了。

    不好的是固定,没法移动。

    此外,水电也需要考虑。

    电好说,自己就能搞定,包括那台小发电机,利用现有的设备接入也不是问题。

    水则要复杂些,从便利卫生的角度,不但需要考虑上水,还要考虑下水。

    甚至于还要修建厕所,修建化粪池,这些东西他虽然不专业,却也懂个大概,并非一无所知。

    关键是没有自来水。

    时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很落后的,截止目前,区域内来讲普遍还没有自来水塔,日常饮水不是挑就是手压井压。

    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小规模的作坊生产固然没问题,可一旦扩大,就会很麻烦。

    总不能依然用肩挑,用手压。

    “要不还是建在外面吧?”

    “就跟泵房一样,建在湖边靠水的地方,在那边粗洗,回来再精洗一遍,或者直接刨子刨皮。”

    杨雪便提议道。

    其实陆岩也是这么想的,一来洗不干净,后续必然还要人工精洗,削皮。

    二来水不好解决,就算直接取外界的水,也还涉及到排水,且需要水泵,管道,继而又要考虑为水泵提供动力。

    此外,清洗出来的泥沙也要考虑排放,这个比单纯的排水麻烦多了,若在厂房内,大概率又是靠人挖,用肩挑。

    便点头道:“也好,不过井还是要打,厕所还是要修。”

    不容易。

    打井靠人工,选好位置,用工具一点一点往地下钻,而这样的井,多的不说,四口是要的。

    如果说这还好,那么厕所绝对是一项大工程,因为作为一个重生者,陆岩实在是难以接受随便挖个坑玉米杆或者树枝竹子随便一围就是厕所。

    再怎么样得有一个封闭的,肉眼看不见的,离生产场所远点的化粪池。

    此外男女要分开,坑位不能少。

    好在是不着急。

    大致规划好,一年一度的双抢时节也到了,天不亮便开始催促的喇叭声中,所有注意力都开始往稻田转移。

    厂里也不例外。

    鳝鱼泥鳅收购暂停。

    收蛋制蛋暂停。

    杨雪回老杨家,帮父母,帮兄长,陆岩这边,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先去外公外婆家,顺便把张梅那点收了,完事又赶往姐姐姐夫家。

    很吃力。

    机械化作业的年代,这些都是不怎么需要人力的,且很快就能搞定。

    可当下来说能有个拖拉机来帮忙拉就很不容易了,当下普遍是人力收割,打捆,往后往板车独轮车上挑,然后回家连盖拍打,打完要晒……

    真心不容易。

    这也就罢了,关键后面还有。

    双抢双抢,一抢早稻收割,二抢晚稻种植,两项工作一共只有十五天左右。

    否则时间一过,晚稻收成堪忧。

    所以才叫抢。

    这一时期是没有休息的,人均脚不沾地,早出晚归,抢收完毕,又要忙着耕地,育秧,插秧,

    好消息是,那都是别人家。

    杨雪也好,老陆家也罢,都是没有早稻的,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收割已经后续的耕地,插秧。

    这段时间忙固然也忙,累固然也累,但相比之下要好得多,因为只需要在收割和插秧的时候帮帮忙,其它时候都可以休息,做自己的事。

    而随着双抢步入尾声,终于,一年一度的中考也开始了,这一日,天还不亮,急促的哨声便吹响,此后不久,汽车鸣笛开往城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