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杜衡在锅中倒入了一些荤油,这是用山膏的肥膘熬出来的猪肉,冷却之后洁白如玉。

    荤油遇到热锅就慢慢的变得透明,然后变成了水一般的颜色。

    等到油温合适,杜衡将盆中的蟹肉和蟹膏倒入到锅中翻炒了起来。

    大块的蟹肉和蟹膏被搅碎,变成了一团金灿灿的蟹糊糊。

    等到院中飘着一股海鲜独有的鲜香时,杜衡将蟹糊糊盛入盆中。

    蟹黄汤包的馅儿已经完成了一半了,此时要上汤包中最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了。

    杜衡院子外头的熏蒸炉上方取下了一个竹篮,竹篮上盖着一片纱布。

    等他提着篮子到家里的时候,景楠他们都伸长了脖子道:“里面是什么?”

    杜衡笑吟吟的揭开了纱布,篮子中的东西露出了真容。那是一盆放在木盆中的黄白色的东西,像是汤凝固了一样。

    杜衡笑道:“这是皮冻。”

    皮冻是杜衡用山膏的皮做出来的,做这东西特别费时,要先放在锅中焯水,焯水后去除上面的毛发和多余的油脂。

    然后切片清洗干净放入锅中炖煮,炖煮的时候杜衡还加入了撇去了油的鸡汤。

    经过半个时辰的熬煮,才能得到一盆猪皮汤。

    然而想要形成皮冻,还需要自然冷却。

    为了加速冷却,杜衡做好了肉汤之后就放倒了屋外去了,外头温度比家里低多了,这会儿盆中的皮冻倒出来之后已经成了碗状的果冻状的东西。

    因为加入了鸡汤熬煮,皮冻的颜色比起直接炖煮稍微偏黄,达不到晶莹剔透的感觉。

    摁一下还抖啊抖的,挺有质感的。

    其实这时候的皮冻就能直接吃了,切成小片蘸上调料就是一道不错的凉菜。

    杜衡本想切了让大家尝尝,可是看到满桌子的蟹壳,他还是忍住了。

    吃了螃蟹之后再吃别的东西,嘴巴里面会感受不到鲜味的。

    杜衡切了一半的皮冻出来,他将另一半皮冻放到了碗中送到了冰箱中。

    案板上放着的皮冻凝结得很好,能看到里面一条条的微微卷曲的猪皮。

    用鸡汤熬煮的皮冻闻着没有一点异味,只有肉的鲜香。

    杜衡将皮冻切成了小粒,然后放入了装着蟹糊糊和山膏肉的木盆中。

    此时的馅料就能进行最终的调味了,杜衡在盆中放入了少量的胡椒,细盐、白酒。

    搅拌好这些馅料后,杜衡怕他掌握不住咸淡,他就卷了一块馅料按扁了放在了锅中。

    锅里还有方才炒蟹黄留下的油,趁着锅里还有温度,杜衡很快就煎好了馅。

    美中不足的是皮冻受热,汤被煎出来了,馅料不能像蒸熟的那样汤汁四溢。

    杜衡用锅铲将馅料铲起来,他用筷子夹了一点尝了尝。

    嗯!

    不错,咸淡合适滋味鲜美。

    看着锅铲上剩下的大半馅料,杜衡夹起来走向了笑笑道:“笑笑张开嘴巴。”

    笑笑闻言转过头对着杜衡张开了嘴巴,杜衡在他的口中放上了这块馅料道:“咸淡如何?

    好吃吗?”

    笑笑抖抖翅膀发出了颤音,杜衡满意的笑了,看来这个味道应该是没错的了。

    馅料准备好了,杜衡就可以准备包蟹黄包了。

    早在他准备馅料之前,面就已经揉好了。

    揉好的面团光滑洁白,像是一个巨大的馒头一般乖乖的窝在木盆中。

    凤归感叹道:“自从杜衡到了玄御家,玄御家里最多的就是这些锅碗瓢盆了。”

    哪哪都是木盆,玄御现在做木盆,一做就是一打,大大小小的摆开来能摆上半个院子。

    杜衡笑道:“这不是食材多了么,总要准备存放的东西。”

    生食材也就罢了,随便堆放在储物袋中就行了。

    他做好的食材却不能这么随意。

    要是一个不小心,会串味的。

    杜衡将面团揉成了长条,他揪成了一个个的面剂子。

    做蟹黄汤包的面剂子比起做包子的面剂子要小多了,之前包包子的面剂子一个就有一个巴掌大,而做汤包的面剂子只有小小的一团,和之前做的小鸡酥差不多大。

    就这么小的面剂子,杜衡却要将它擀成直径有十五寸的皮,还要擀得中间厚边缘薄。

    要不然做出来的汤包会漏。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