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箱子里的宋末 > 第29章:有朋自灵石来

第29章:有朋自灵石来

    万斤铜,可铸小钱一千六百贯,铸当十大钱价值五千三百余贯。

    灵石县几年的税钱也不过如此,这木神教说拿就拿,莫不是那陈家岭有品相极佳的铜矿?

    赵大知县当然没有现场拿到这么多铜,剩余的还得回初阳城拿。

    他的想法是铜到位立即放人,杜友荣却不想等。

    他提议道:“赵大人可修书一封,让俺带去给令郎。届时不仅能避免冲突,还可顺道把铜料运回。”

    眼见赵大知县有所顾虑,杜老二站出,拱手道:“大杜村杜家,愿为此事担保。”

    “杜主簿愿做担保,俺自不能拂了面子。就是不知你杜家,担得起这五千贯的保?”

    这是个很失礼的问题。

    被问之人答“可”,那就是露财。

    若答“否”,就是不自量力。

    一般大伙都会有默契,能主动站出来担保的,肯定有足够的财力或影响力。

    杜老二黑着脸,语气不显的回应:“乡野小家,砸锅卖铁勉强可保。”

    不过他此时低着头,无人能看到。

    赵大知县哈哈大笑,扶着自己的肚子去写信了。

    “多谢二哥了!”杜友荣拱手拜谢。

    杜老二却不领情:“这才当了几天神使,就与自家人生分了。”

    杜友荣尴尬笑道:“俺可不是神使,不过一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主任又是个什么差遣?”

    兄弟二人聊了一段时间,赵大知县才慢吞吞地派了个亲随过来,信在他身上。

    杜友荣调侃:“看来赵大人不大信任俺们。”

    “哪里,相公自是信得过郎君的。只是俺家大人想让俺去贵宝地看一看,是否与郎君在外传的那般让人流连忘返。”

    杜老八无所谓,多带个人而已。

    他对刚出狱的百三四十人说:“家就别回了,直接跟俺回初阳城。安置好之后,俺再派人去接你们的家人。”

    这事已经无人反对。

    当初顾虑木神那句“作奸犯科的除外”,现在还顾虑个什么劲。

    一边二话不说下狱,一边愿意用五千贯钱捞他们,还用选么。

    发派干粮和水给他们的时候,有人询问:“郎君,能否派人给俺家人报个平安?”

    杜老八看了眼自己带的人手,铁定是不够的。

    看到好奇望来的路人,新生一计。

    只见他对一个看上去比较缺钱的人大声说:“你想挣钱不?”

    那人先是一愣,赶忙跑过来,谄笑道:“郎君有什么吩咐?”

    “看到这些人没,他们需要认识路的人,帮忙跑腿报个平安。”

    接着他边走边说,把他们被当作木神教信徒被抓,再被五千贯捞出来的事避开关键人物说了一遍。

    “跑去报个平安,再从那边带一句能作证的话去俺们初阳城,就能得一贯钱,还有一斤肉和两斤干粮。”

    说的时候刻意提高音量,生怕旁人听不见。

    因为赵大知县这些天整出来的幺蛾子,不少人得知是“木神教”的事,躲得远远的。

    有些胆子大,就跟着旁听。

    有些特别缺钱的,机灵的已经自己找人揽活了。

    只是过于机灵,有点打乱杜老八的计划,使得他不得不临时加个限制:“这活只能一对一,你跑多了也得不到两份钱。”

    一时间机灵鬼们兴趣缺缺,优先挑选顺道的,其次是距离斤的。

    百三四十号人惦记的事,就这么轻松的给安排了。

    骑马随行的赵家亲随冷不丁搭话:“郎君好手段,某佩服。”

    杜老八轻笑一声:“这哪是手段,不过金钱开道尔。”

    “某家说是那便是,郎君不用谦虚。”

    杜老八拱手表示接受。

    “只是郎君不该诋毁我家大人。”

    “俺不点名不点姓,连官名都没提,何来诋毁。”

    那亲随不再言语,沉默一路。

    ……

    初阳城以南,五里外。

    临时充当斥候的乡勇们稀稀拉拉地回来汇报,全是在形容那座城如何如何的。

    气得赵小法曹想打人:“这是最新的舆图,只有村子,哪来的城!”

    “之前商量好了一股脑全跑回来,现在学聪明了懂错开时间回来了是吧。知道谎报军情是什么罪吗!”

    一群人瑟瑟发抖,只有几个人小声回答“不知道”。

    良久,派出去的亲随回来,看到他们像小鸡仔一样,就知道小郎君又发飙了。

    不过这不关他的事,言简意赅地汇报这次探查:“郎君,北五里真有一座城。不过人不多,俺观察了半个时辰,也不见半百。”

    “山上还有座城寨,他们的头目应该住在上边。想来里边若藏人,大抵能藏百十号人。”

    赵小法曹眯着眼看他,想找出他是不是别人伪装的。

    最后不得不接受舆图可能出错了的问题。

    “尸位素餐!难怪金军打得我大宋精锐节节败退,一定是他们导致的!绘制舆图的人应当拉去砍了!”

    总之千错万错,都不会是他自己的错。

    想到先前在心中想的那话,庆幸自己没有说出来的同时,也默默收起了舆图。

    李县蔚得知人数后,动了心思,问:“他们的装备如何?是否与先前说的那般警觉?”

    “装备不如何,守城门的与巡逻的都只有一根两头染红的棍棒。这样的人就十来个,其余的更像是些寻常百姓。”

    “山上的城寨不知,或许有精良的刀剑。”

    李县蔚踱步两圈,他看向赵小法曹说:“能打,不知小郎君意下如何?”

    “好!打!”

    李县蔚当即对几个指挥下令:“拔营,急行军。”

    呜啦啦一群人翻山越岭,出现在了初阳城的南边。

    然后集体惊呆了。

    虽然斥候们一次又一次强调这建在山岭里的城池有多牛,但李县蔚此前都没放在心里。

    “县蔚大人,这墙比县城的还高,您是要俺们飞过去吗。”

    赵小法曹看到不光自己失策,心理平衡不少,甚至还幸灾乐祸地调侃起来。

    李县蔚自己也懵啊,灵石县城墙也就高两丈,临时砍树做梯子悄摸爬上去是可行的。

    眼前这墙,怎么也得有五丈高了吧。

    这山旮旯的,造这么高的墙,图啥???

    就在他仰头发呆的时候,突出的女墙上,有人从孔缝对他们喊。

    “此方无进城之路,还请贵客移步,从山下的城门进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