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从写小说开始做导演 > 第十七章 采访进行时,陈轩上新闻联播了

第十七章 采访进行时,陈轩上新闻联播了

    “陈轩先生你好,我是RB东京电视台的记者。据我们收到的消息说陈轩先生将会在几天后到访RB,请问这是真的吗?”

    哇~,安倍升天坚持吃播的RB东京电视台。

    陈轩回答道:“是的,我将会在本月27日左右去RB游玩和举行签售会,也会参与《那人那山那狗》也就是《山の郵便配達》这部电影的宣传活动,还有索尼哥伦比亚和我约了一个剧本,由于时间问题,也在在RB交流这个问题。《山の郵便配達》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值得大家走进电影院观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噢,我还想在问一个问题。可以吗?关于和索尼电影剧本的。”

    “好吧,就这一次哈。”

    “请问陈轩先生,索尼影业为什么会和你约一个剧本,毕竟现在它们比较困难。”

    陈轩回答道:“之前我不会写剧本的时候,写出了两个优秀的电影故事,目前正在剧本化,并进行拍摄。还有我目前写出来的小说挺适合影视化的。这两个原因就是索尼影业找我约剧本的原因。现在我会写剧本了,昨天和今天,我已经写好两个剧本,今天下午也提交版权申请了,正好27号左右我要去RB,就约在RB交谈这件事。嗯,我写的这两个剧本非常好。”

    “谢谢你,陈轩先生。”

    “陈轩先生,你好,我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请问如何更好的进行科幻小说写作?噢,你目前的三篇科幻小说太优秀了。”

    陈轩回答道:“感谢你的赞美。我觉得科幻小说的写作,最重要的是灵感。灵感来了,下笔如有神。”

    我国华夏日报采访记者说:“陈轩同志,你好。你是我国第一个获得雨果奖的人,你觉得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拿到长篇科幻小说,拿到雨果奖最重要的奖项?”

    陈轩回答道:“科幻小说是灵感的语言,其实和我们的传统文学的写作技巧是一样的,也就多了一个作为支撑你的科幻小说的科学知识点。我还是那句话,下笔很难开始很难,当你一步一步走过来了,也就懂了。对于长篇科幻小说,获奖的这个问题,等我三五年,我需要锻炼文笔。5年内,我会把这个雨果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鱼鳍奖杯拿回家的。”

    特大新闻:陈轩豪言5年内要拿下雨果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项。

    在场的国内记者听到了一阵惊呼

    陈轩又有新目标了,盗梦空间可以抄了,赶在06年作家今敏的漫画前出版就好,和漫画有相同点。和小说比,就不能说陈轩抄袭了。

    “轩仔,你好,我是羊城日报的记者。对于拿下雨果奖两个奖项,你有什么可以和国内科幻迷们分享吗?”

    陈轩回答道:“如果你有想法,有灵感,加油写。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幻作家。”

    …………

    这个采访,持续到凌晨2点才结束,这么长的采访时间,陈轩觉得是真的累。

    不是身体类,坐着接受采访根本不累。累的是心,想出不会敏感的回答,是非常耗脑力的。

    陈轩觉得还是洗洗睡吧,明天有个活动,还有奥普拉脱口秀。得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听说挺刁难的。

    一夜无话,陈轩睡到11点多才起床,洗漱完毕正想出房门,就收到梁姐的电话:快下来餐厅,有好事。

    “我上联播了?”

    “是的,时间还挺长。”

    “多长时间?”

    “1分钟。”

    “这…好像不算时间长吧。”

    “你居然觉得一分钟还少?”

    “一分钟的联播就很好了吗?”

    “那当然,这是全国第一新闻节目,就广告都是天价,报道你一分钟了,你还想2分钟啊?”

    “2分钟更好啊。就是现在我更火了?”

    刘建忠主编说:“最好继续火下去,国内同事和我说,你的科幻小说合集,我们来美国前销量是260万本,刚才收到消息。加上40万本存货,和分销商的存货,现在全部卖出,正在赶200万本出来。单位机关学校国企,也开始采购了。”

    刘建忠主编继续说:“各地书商,也在不停催你的那些年,我们加急印刷,争取1号印刷出100万本。”

    陈轩着急地说:“刘哥,先停停,你先停一下。我想知道联播关于我的报道,梁姐能说一下吗?”

    梁姐笑着说:“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该怎么播放就怎么播放呗,就是说一下你的三篇科幻小说和雨果奖拿了两个奖。我国第一次有人拿雨果奖啊,报道也是正常的。”

    陈轩一行四个人不知道的是:陈轩是明天的头条啊,一堆记者编辑在加班,确定好排版,BJ时间10月22日凌晨3点多才开始回家,这时候陈轩才起床。(BJ和旧金山时差16小时)

    陈轩伤感地说:“真可惜,我应该叫我家里人看看的,太突然了。”

    梁姐说:“小陈,你是这边10月20日晚上10点拿到第二个奖,那时候BJ时间是10月21日下午2点。有好几个小时呢,做个1分钟的视频也不难啊。”

    罗江主任说:“好了,不要纠结这样的事情,我们吃完饭要坐飞机去洛杉矶。小陈,明天晚上的奥普拉脱口秀准备得怎么样?”

    陈轩回答说:“没有准备,随机应变呗。”

    想了一下那些年的事情,陈轩和刘建忠主编和梁姐说:“刘哥、梁姐,过几天去RB,我打算找个录音棚录两首歌,宣传那些年。歌词我都写好了。一首叫那些年,一首叫最初的梦想。”

    陈轩继续说:“最初的梦想是根据RB歌手中岛美雪歌曲“骑在银龙的背上”的作曲写的,另一首那些年我也想找她帮我作曲编曲。能帮我联系一下吗?她很有水平,七八十年代,养活了半个港台音乐圈。”

    梁姐说:“我可以帮你找我们国家的大牛和前辈作曲,这不更好吗?”

    陈轩回答说:“那些年说的是爱情,我是按照流行歌曲的样式,根据那些年这本书写的歌词。国内的前辈不一定习惯做流行音乐作曲编曲,他们更适合编气势磅礴的歌曲。张娅东虽然可以,但是我觉得中岛美雪阿姨更好。”

    作者君说:不找中岛阿姨,后面还怎样嘲笑港台音乐圈?

    刘主编说:“这些事找梁姐,我认识的出版商应该请不到你说的中岛美雪。”

    梁姐说:“我尽量,我联系我国驻日大使馆,让他们帮忙。”

    陈轩惊讶道:“太隆重了吧,层面上升了,会不会不好?”

    梁姐说:“这就是看你的两首歌的水平了。歌词是你自己写的,作曲找RB人,歌红了就是文化交流。你歌词写得怎么样?”

    陈轩想了想,说:“那些年这首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绝对火,我为了卖书的,不好的词也不敢拿出来。”

    早两个月发歌,应该能比朴竖的那些花儿和newboy好,当然最初的梦想可以忽略的,最初的梦想比不上朴竖的两首主打歌。

    陈轩也经常听朴竖的歌,好听是好听,也的确有内涵,就是总是觉得有一点点不好。

    嗯,就是觉得青岛高校版本比朴竖原版好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