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出许昌

    “嗯,可行,就这么说定。文远,你去找子瑜,然后你带一半兵马先行出发。此行目的在扰乱诸侯粮道,千万不可随意劫掠百姓。粮草不足可以适当找富户世家暂借。”华雄当下立刻决断。

    “对了,文远,一路上多多询问子瑜的意见。有任何想法,一定以自身安全为重!”华雄再次提醒道。

    “大哥,那我先出发了。”张辽郑重道。

    华雄看着张辽大步离去转头对郭嘉道“奉孝,咱们先去荀家。”

    两人来到荀家,荀彧看到两人带着酒气,眉头微皱好气有心疼道“奉孝,你的身体本不宜饮酒,之前你在我这里,不让你饮酒,你居然负气去客栈住,这一早就饮酒成这样,看你这样子,恐怕是早夭求死之像!”

    “文若,今日就算了,我本来准备去陈家的,路过遇到了,相谈甚欢,就饮了酒,结拜为兄弟,以后带在身边,让他少喝,甚至不喝,好生调理身体,应当无事。”华雄为郭嘉辩解道。

    郭嘉满脸感激道“对对对,文若,我大哥说的对,以前是无所事事,只得饮酒和逛青楼为乐,现今有事可为,日后饮酒之时,恐怕难矣!”

    荀彧看了看华雄,又看了看郭嘉道“你俩结为兄弟,属实缘分,彧本想等将军回返之时,再推荐奉孝给将军。谁知你们既然坊市相遇,还引为知己,结为兄弟。甚好甚好!”

    “文若,刚刚奉孝和我一番提醒,让雄冷汗满襟,几误大事也。此行凶险万分,宜速战速决,雄却因一路顺利,打算在许昌闲逛几日。取死之道!所以打算无后既行,兵分两路,一路着张辽领子瑜,直接东去徐州,寻觅战机。另一路我引高顺,奉孝往东北往青州方向。你觉得怎样?”华雄赶紧把来意说明。

    荀彧少一沉思点头道“嗯,此行主要目的是扰敌,确实不宜路上耽搁太久。那陈家你还见吗?”

    华雄郑重回道“陈家暂时不去见了,某午后便行。文若先生勿忘我等君子协定!”

    荀彧也郑重拱手道“彧谨记在心,本应随将军一起,奈何家中事物缠身。将军若能依诺进取,届时只需要书信告知,彧定来投。”

    “甚好,甚好!那雄就先整顿兵马,少时出发。奉孝你有事交代文若,随后缓行。我们在东城门门会面。”华雄先对荀彧说完又交代郭嘉两句,随后拱手和荀彧作别。

    荀彧再次拱手“将军保重!”

    等华雄走出府门,荀彧对郭嘉道“奉孝,以为奉起如何?”

    “此人虽然表面看起来谦逊随和,实则心有大抱负。出身低微,却见识渊博。此间种种都是矛盾对立的,但是在他身上都能看到。而且穿着打扮是武将,可能武力也不低。假以时日,必定在这乱世将起的时代有一席之地!”郭嘉回忆上午两人交谈的种种回应荀彧的问话。

    “嗯,昨日我和他交谈,就觉得此人不简单,我本来打算北上去投效袁本初的,但是他和我定下君子协定。说不满年余,就能一统西凉,并让朝廷能任命他为西凉太守。

    所以我决定接下来一年安心留在许昌,到时他如果能成,我就举家西向去投靠他。但是今日看到你和他如此投缘,恐怕得你协助,半年就可以拿下西凉了。”荀彧满脸沉思道

    郭嘉听后哈哈大笑“文若兄,也有今日意料之外的神情,让嘉大开眼界。文若兄,稍后我就随奉起赶往青州,嘉有两事相托。”

    “奉孝不必如此客气,你我本是世交,有事相托,但说无妨。彧必定不负所望。”荀彧郑重说道。

    郭嘉一脸郑重说道“第一事,就是要和陈家打好招呼,万不可让其去联军通风报信,到时候奉起兄和文远兄就深陷险地了。可着人往北,在去往虎牢关的必经之路上拦截陈氏。第二事,志才如若到许昌,一定要留下他,说我外出月余即回,让他等我。”

    荀彧看着郭嘉笑道“看样子奉孝找到人生目标了。难怪前面说以后会戒酒!你交代的两件事,我一定帮你办好!你放心随奉起去就是。”

    郭嘉点点头道“二十年来嘉混混沌沌,欲入仕,未逢明主。现今朝廷腐朽,诸侯各自为政,百姓民不聊生。得逢奉起,嘉意已决,此生定要助其成就一番事业。”

    “甚好,甚好!奉孝且去,彧等你们好消息。”荀彧深感欣慰,好友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郭嘉给戏志才留了一封信在荀彧这里,随后和荀彧道别。骑马朝东门而去。

    华雄这边带着亲卫汇合高顺在东门歇息。郭嘉那边赶到的时候,华雄正和高顺商量路线。看到郭嘉过来,立马起身来迎。

    “奉孝,快来,咱们出东门有两条路可行,一是往东北而去,路过开封到濮阳再转而向北。二是先往东而去商丘,再转北上。”华雄在地上写写画画。

    “兄长,嘉以为直接往东,避开诸侯联军,就算他们得到消息要来围剿我们,也需要时日。”郭嘉毫不犹豫道。

    “嗯,奉孝和孝父意见一致,那我们即刻启程前往商丘。华雄不再迟疑站起身,再用脚抹去地面画的路线。随即下令“探马先行二十里打探,其余人立即集合,然后往东。”

    “诺!”众将士齐齐上马。

    许昌距离商丘400多里,骑兵不惜马力,两日可以达。但是他们此行并没有那么紧迫,可以日行六十里,分四日而行。既可以保持战力,又不耽误行军。

    一连三日的赶路,路上很多农田的粮食都处于收获时节,很多大户人家催促着佃户和私奴在田间地头收获。零零散散有极个别农户在种自己的地。

    华雄越来越感觉王莽新政全书里很多以前理解不了的问题,渐渐明朗清晰起来了。

    这些大户人家买卖土地,再租给佃户耕种,上报土地的时候,隐瞒,谎报,良田改山地。这样国库少收多少应该收的税赋。难怪大汉几百年基业,到现在令不出都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