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华雄之五五开系统 > 第四十八章,受降

第四十八章,受降

    戏志才立即起身拱手道“先生大功一件,此间事了,在下定转告主公。”

    “无妨无妨,某只是举手之劳,大部分还是张绣将军和戏先生的功劳。”杨松微笑着道。

    戏志才陪笑道“先生,三日后一早,张辽将军前来受降,如何?”

    “如此甚好,在下这几天也好安排一下。”杨松点头道。

    两人在帐中聊了一个时辰,戏志才和庞德返回阴平关上告诉张辽,张鲁已经答应投降。

    张辽伸出大拇指对着戏志才道“戏先生果然大才,汉中军能降,我军可以少很多伤亡,此战佑维头功,戏先生也是大功一件。”

    “张将军,志才此事怎可能和佑维争功,在我们来进攻汉中之前,主公已经派人联络汉中杨松。所以此事才如此顺利。”戏志才谦虚道。

    随后关中军给士卒们加餐庆祝。

    第三天一早,张辽带着魏续,庞德,戏志才四人一起前往张鲁营帐受降。留张绣守阴平关。

    张鲁带着张卫,阎圃,杨任,杨松一齐出营前来迎接张辽等人。

    张鲁双手奉上汉中州牧的印玺下拜道“张辽将军,这是汉中州牧的印玺,鲁代汉中军士前来迎接张将军。”

    “使君治理汉中有功,此次我等前来,也只是因为使君不愿入长安叙职。既然使君愿意上交印玺,择日使君领全家前往长安,届时我家主公有重任需要使君担任。”张辽伸手扶起张鲁,再接过印玺道。

    随后张辽让庞德和魏续带人去接管汉中军营,自己和戏志才等人在张鲁营中歇息。

    受降和交接兵权都很平稳,得知张鲁让葭萌关守将都来驰援了。张辽让庞德带着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前往葭萌关。

    整顿兵马的同时,让人给阳平关的杨昂去信,让其带兵返回汉中,阳平关那边只需要驻守五百兵马即可。

    如此这般月余的时间,张辽顺利把汉中的兵马整顿完成。

    192年就这样的过去了,193年的到来,张鲁,杨松,杨卫,杨任等人离开汉中前往长安之后。张辽和戏志才开始在汉中实行改革,两个月的时间,汉中的虽有土地全部统计完成,户籍人口也都统计到位。

    按照人口比例,除开军屯用的田地,其他田地都安排到位。关中那边在收到张鲁投降的消息的时候,华雄把郭嘉整理后的优种之法让暗卫带来了汉中,交到戏志才手里。

    在张辽和戏志才对汉中进行改革的时候,当地世家豪强联合起来叛乱。张辽毫不客气的把所有参与的世家全部抓获,壮丁全部修路,一段汉中前往长安的路,直接在阳平关开始开山。

    未婚女眷全部婚配给未婚的士兵,采取抽签的形式,一时让军心得到很大的激励。

    这些都是在张辽来汉中的时候,华雄就交代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张辽也是给长安去信,然后照华雄的意思实行。

    一年无事,等到中秋的时候,华雄让汉中,关中,西凉张贴榜文,并且让刘协给天下发招贤纳士的榜文,来年三月三再次取士。

    此榜文一出,天下震动,虽然华雄在西凉开了科考的首例,但那时候,关注的人也少,消息闭塞,除了在西凉和靠近西凉的地方有点风波,其他地方根本不受影响。

    袁绍那边正在和公孙瓒激战,没有把这个招贤纳士榜文当回事。

    曹操眉头紧皱,这天子在手,确实好使,直接下诏书就行。随即曹操也在兖州张贴榜文,直接招贤纳士。不需要考试,只要自问有才的人都可以前来应榜,有数十官员当面询问之后,适合不适合任职,所任何职,基层官员直接任命,有特别才华的人再由曹操的谋士们面试。

    袁术,刘表,陶谦也齐齐跟风。

    孙策在袁术手下任职,得到关中已经被华雄拿下的信息的时候。此时孙策正在自己府上生着闷气,独自饮酒。

    周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立马来到孙策府上。

    “伯符,怎可如此颓废?”周瑜劝阻道。

    孙策抬头看着面前的周瑜道“公瑾,来,陪我痛饮一场。”

    “伯符,你我皆有凌云之志,切勿借酒消愁。某有一计,可让伯符如蛟龙入海,猛虎归山。”周瑜再次劝阻道。

    孙策摇摇头叹息一声道“公瑾,我现在无兵无将,可怕此生难成大事。”

    “伯符,弟听闻昔日伯父得传国玉玺,可有此事?”周瑜问道。

    孙策起身走到旁边的书架上,拿起一锦盒,随手打开递给周瑜道“看吧,这就是传国玉玺。”

    周瑜伸手捧出传国玉玺,看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连连点头道“伯符舍得此物否?”

    孙策摆摆手道“公瑾若想要此物,且拿去吧!”

    “伯符,我不是那意思,我们不如把玉玺送给袁术,让其借一万兵马给我们,那时候我们直接出兵庐江,拿下庐江郡,丹阳,鄱阳郡。到那时伯符岂不是如蛟龙入海,猛虎归山。”周瑜再次开解道。

    孙策眼神渐渐变的神采奕奕起来,原来他孙策的路还没有全部被堵死。还可以用玉玺换取兵马。

    “公瑾,明日我就去找袁术借兵。只要能借到兵马,咱们的大业可期。”孙策满脸的酒意全消。

    周瑜笑着看孙策斗志回来了,也就不再说话,伸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次日一早,孙策求见袁术。袁术心情还不错,直接让孙策陪他一起用早膳。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袁术开口问道“伯符贤侄,一大早找我,所为何事?”

    “主公,今日我找到父亲遗物,特前来进献给主公。”孙策道。

    “文台的遗物进献与我?何物?”袁术疑惑问道。

    孙策双手奉上锦盒道“请主公观之。”

    袁术伸手接过孙策的锦盒,打开看到玉玺,拿出来仔细一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了一般,呆立当场,久久不能回神。

    孙策也没有打断袁术的意思,就静静的看着袁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