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封神之万雷之祖闻仲 > 第三十八章 夔牛鼓阵

第三十八章 夔牛鼓阵

    坚硬程度胜过绝世盔甲的蜈蚣甲壳,竟然被闻仲这举重若轻的一掌,一触即碎!

    雷法本就克制妖怪,又何况这一掌是由闻仲打出?

    狂暴锐利的雷法就如切豆腐一般,顺着闻仲的掌心直接拍碎了蜈蚣外壳,拍进了吴龙的脑子。

    闻仲杀他,容易过杀一只鸡。

    聒噪暴躁爆照的吴龙再也说不出任何的话语,蜈蚣妖身如秋天的落叶般轰然落地,正好与杨显的头颅并排摆在闻仲面前。

    只是在这顷刻之间,三妖之中的两妖便已经被闻仲轻而易举地斩杀在眼前!

    墨麒麟踩过吴龙的尸身,来回溜达着把杨显的脑袋当球踢,它甚至还一脸鄙夷地望向常昊,那意思是:

    你看,我就说了,你们仨都是垃圾。

    常昊不敢动,一动都不敢动。

    随着闻仲将平静的目光转向了他,这毫无表情的一撇,让常昊立刻就像是中了定身咒一般,数丈长的白蛇妖身僵直成了一根长棍,直挺挺地立在原地。

    就连呼吸,都分外小心,一口大气都不敢出。

    哪有棍子能呼吸的,绝对没有;只盼望这位杀神就当他是一根没得生命的棍子,忽视他的存在。

    常昊心中如是作想。

    “你还算是有点脑子。”

    闻仲轻飘飘的一句话,差点让常昊吓破了胆!

    这句话乍听之下像是夸奖,但又何尝不是在描述此时的事实。

    三妖之中,杨显的头颅被墨麒麟踩在脚下,吴龙的脑子直接被他轰成了豆腐渣,只剩常昊的脑子还好好的架在脖子上,但现在也是任凭闻仲随意处置的状态。

    他俩确实已经没有了脑子。

    所以这句夸奖的话听在常昊的耳朵里,却成了这世界上最恐怖的威胁。

    “你吃了那么多人,本太师就是杀你一百次也不足以抵罪;只是我还需要一个人传话给袁洪,就暂且就留你一命。你回去告诉他,早日向本太师投降,那就还有他的一条生路;如若不然,在这北境每惨死一条的人命,我都要记在他的账上!”

    “听清楚了没有!”

    闻仲最后一声大喝,吓得常昊浑身一哆嗦,直接被吼成了一团烂泥瘫在地上,只剩下脑袋点头如小鸡啄米:

    “记……记住了!”

    “很好,那你走吧。”

    闻仲挥挥手,便不再看他。

    常昊强行拖着被吓软了的身体,慢慢地朝远处蛇行;离去的这期间还不忘一步三回头,唯恐闻仲改变主意,追上来反手就取了他的小命;

    直到两人离得有些距离之后,常昊这才敢长出一口气,随后再也不敢飞在半空,只敢贴着地面飞速逃命。

    眼前的危机暂时解除,差点丢了性命的余化赶紧下拜向闻仲请罪:

    “老太师……”

    闻仲不等他把话说出口,就直接点评道:

    “为将者,不懂得分析敌我态势,不懂得进退取舍,这是大忌!今日你虽然轻敌冒进,险些折了性命,但看在你舍命拖延三妖有功,最后临死之前所展现的气节也颇为忠勇,暂且就功过相抵。你今后,更要懂得吸取此次教训!”

    余华没有被论罪,不由得感激涕零,对老太师的敬畏也愈发深入骨髓:

    “多谢老太师宽佑!”

    “我话还没有说完,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稍后自行去找杨司马那里领军棍!”

    余化一听,要把他送到剃刀杨任那里受罚,不由得脸上苦得扭成了一团,后悔自己为什么下山前不跟老师好好学学钢筋铁骨的本事,否则也至少能免了这一顿屁股板子的苦:

    “末将,遵命!”

    闻仲骑着墨麒麟飞到半空,观察黄飞虎大军的形势。

    三妖虽然或死或走,但喷出的毒烟毒雾已经在山岭中累积了十几天,将整个黄芽岭里里外外都已经笼罩得严严实实。

    整片山林寂静无声,其中的活物早已死绝,到现在只剩下黄飞虎的几万大军还在苦苦支撑。

    “我一人可以凭借道法穿梭在毒气毒雾之中如履平地,但要想带出这几万凡人大军,将此处恢复成原本适应生灵存活的好山好水,还得彻底清除这些毒气毒雾才是!”

    闻仲想了想,立刻就有了主意。

    “余化,命伱迅速回到中军,传令余庆让他将夔牛战鼓队调到这里来。”

    “末将这就去办!”

    余化干脆利落地翻身上了火眼金睛兽,按闻仲的吩咐前去调兵。

    闻仲将八十一面夔牛战鼓交给余庆吉立,余庆吉立则迅速调用了军中的鼓号手,专门成立了一个战鼓队,昼夜练习如何用夔牛战鼓敲出种种军号军令,操练到如今已经卓有成效。

    不多时,余庆就风尘仆仆地带着一队背负夔牛战鼓的精壮大汉,前来向闻仲复命:

    “太师,您有命令要交给末将执行?”

    闻仲看着战鼓队,这些人以三人一面鼓的编制组成,算上后补足有三百人整,各个生得是板大腰圆,且精通各种鼓号军令,都是军中各部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

    夔牛战鼓不比寻常战鼓,上面蒙的夔牛皮远比普通的牛皮鼓面更加厚实沉闷,如果鼓号手不够孔武有力,甚至都敲不出响声来。

    “余庆,这北伐的第一战就交给你的战鼓队!对准这一片毒烟毒雾,立即奏响夔牛战鼓!”

    “末将领命!”

    余庆拱手领下军令,随后朝身后发出指令,三百鼓号手立刻训练有素地解下奎牛战鼓,现场搭起鼓架,两人扶着鼓,一人举着槌,只等将军一声号令,就可以敲响北伐的第一阵战鼓声!

    “敢问太师想要传什么样的战鼓号令?”

    闻仲一指前方,目光笃定,战意凌然:

    “就给我敲,冲阵,杀敌!”

    “是!”

    余庆回头对战鼓队一声大喝:

    “传令,冲阵,杀敌!”

    所有鼓号手一得令,立刻抡开膀子,将手中的鼓锤抡圆了往鼓面上猛击!

    “咚,咚,咚!”

    鼓声以一声巨响为开始,随后便以缓慢且低沉的急促鼓点拉开序幕;

    随着时间的推移,鼓声渐渐变得愈发急促且高亢,逐渐鼓点与鼓点之间紧密相连到几乎听不出间隔,直至最后连成了一片!

    “咚咚咚——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