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夺嫡 > 第八十一章 放毒药为谁而来

第八十一章 放毒药为谁而来

    涂承钰第一眼看过去真的被吓到了。

    从涂承钰的这个角度看去,义孝亲王的身体好像没有一点力气一般,软趴趴的搭在他的贴身太监的身上。

    若不是接下来,涂承钰看到义孝亲王的手还能动两下,眼睛还会眨,都以为他挂了。

    可是看他现在的样子,跟挂了也没什么区别,两个人搀扶着才能坐到椅子上。

    如此看来饭菜中的毒,还是挺厉害的,这么短的时间,就让义孝亲王成了这个样子。

    看到这里,涂承钰又担心起老三来了。

    老三可是和义孝亲王一样,同样吃了一口,同样也将东西吐出来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义孝亲王吃下去的时间比老三的要长。

    涂承钰赶紧转过身看向老三,发现老三也软趴趴的坐在椅子上,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难道是毒发了。

    涂承钰赶紧想过去看看,就被老二拦住了,他说道:

    “戴总管刚才看过了,说你三哥没事,现在只是被吓到了。“

    没事就好,一个义孝亲王趴在那里已经让人够受的了,这要是再趴倒一个,大家都别活了。

    涂承钰好奇的问道:“戴总管还会看病?”

    老二说道:“戴总管来的时候,带着宫中御医。”

    涂承钰听完很诧异,竟然还带了御医,而且已经给老三看过了,自己刚才只是观察了一会儿义孝亲王,竟然错过了这样的事。

    涂承钰问道:“太医呢?“

    老二看着义孝亲王的方向说道:“去给义孝王兄瞧病去了。”

    涂承钰再次转身看向义孝亲王那边,果然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在翻看着义孝亲王的眼睛。

    太医的出现,出乎大家的意料,却也让大家都安心下来。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太医那里,想看看义孝亲王到底是什么情况。

    太医翻看了眼睛,又把了把脉像,神情竟然渐渐严肃起来。

    看太医这个样子,大家刚放下的心又不由的提起来。

    太医看完脉象,就对义孝亲王旁边的杜太监问道:“王爷今日有没有吃其他药物?“

    杜太监回答:“吃了几粒滋补的药丸。”

    太医说道:“既然还在吃药,为什么又要喝酒呢,王爷的药都是忌酒的,你不知道吗。”

    杜太监说道:“这事也不怨王爷,是唐太医说,王爷的病已经好了,现在只需吃滋补药丸便可。”

    “也不用忌讳别的东西,再加上今日日子喜庆,所以王爷就吃了几杯酒。”

    听完杜太监的话,太医问道:“唐太医真的是这么嘱托的?”

    杜太监说道:“千真万确。“

    太医听到这话,沉默片刻说道:“王爷的病,一直是唐太医在治疗,他肯定比我了解,既然唐太医这般说,也许有他自己的判断。”

    这个太医知道,唐太医已经给义孝亲王下了医嘱,他就立刻直接退一步,将自己摘得干净。

    太医这样说,杜太监急了,他不管谁的判断准确,他只知道,自家王爷现在还昏迷着呢。

    所以他问道:“今日喝的酒会不会影响王爷的身体?王爷中的是什么毒啊?“

    太医说道:“王爷并没有中毒。”

    这话听得大家一愣,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义孝亲王就是吃了刚才的菜,才这样的啊,没有中毒难道是喝醉了?

    杜太监问道:“王爷既然没有中毒,为何现在昏迷不醒?”

    太医说:“王爷只是受了惊吓,再加上酒和药物不合,这才昏迷的。”

    杜太监问道:“怎样才能将王爷叫醒。“

    太医说道:“此事简单,你叫人端一杯热茶过来,让王爷喝几口,在这里休息片刻就好了。”

    杜太监听到此言,立马让人端来一杯热茶,亲自给义孝亲王喂着喝。

    半杯茶下去,过了一小会,义孝亲王果真就清醒过来了,不过神色看起来还是有些萎靡。

    既然一杯热茶就能让义孝亲王醒来,那么义孝亲王的昏迷,就不是中毒了。

    而且其他两个吃了饭菜的人,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中毒的迹象。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毒性太弱,还是饭菜里根本就没有下毒。

    戴权出面说道:“娄太医,伱看看这些饭菜里面,有没有被人下毒。”

    娄太医走过来,拿着银针将桌子上的饭菜都试了一遍,然后又闻了闻,看了看,说道:

    “依着我看来,这些饭菜里都没有毒,不过保险起见,可以找几个活物,让它们吃了再看。”

    找活物的事情,自然有府中的下人去安排。

    下毒的事情可能是子虚乌有,但是王府的下人却公然喊出饭菜有毒,这也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如果不当场弄清楚,后面也会有麻烦。

    杜太监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刚才他只是被义孝亲王的昏迷吓得失去心神,现在看到义孝亲王恢复过来,他也从惊慌中缓过来。

    然后,他将刚才跑来说饭菜有毒的下人叫到大家跟前,问道:

    “你为什么要喊叫,说饭菜里有毒?”

    这个年轻的下人,低着头回答道:“是厨房的赵总管让小的来喊的。”

    杜太监问道:“赵总管呢?他为什么不来?”

    下人回答:“赵总管跑的慢,还没到呢。”涂承钰听到这话心想,这里都已经闹腾半天了,这个赵总管还没有到,这是跑的有多慢啊。

    涂承钰正想着,就听到刚才回话的下人,指着那场那边说道:

    “赵总管来了。”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就看到一个胖子,迈着比走路快不了多少的速度,朝这边跑来。

    就他这个速度,等他跑到这里,估计还要一盏茶的功夫。

    杜太监看不下去,就指着几个强壮的下人,让他们过去将这个赵总管抬过来。

    这个赵总管最终被抬到了高台上,等他将气喘匀,杜太监问道:

    “你为何要派人前来说是饭菜里有毒。”

    胖子赵总管说道:“总管您昨日就吩咐小的,说今日来的都是贵客,让小的千万要注意吃食的安全。”

    “所以,今日小的就派人紧盯着饭菜,就在刚才,发现有一个下人,在送菜的途中,偷偷往饭菜里放东西。”

    “小的就派人将他抓住,然后就在他端的菜里检查出下了毒。”

    杜太监问道:“抓到的人呢?”

    赵总管说:“已经押在花园门口了。”

    杜太监说:“将人带进来。”

    杜太监话一说完,亭子下面就跑出去一个下人,不一会就领着两个人,押着另一个人过来了。

    等他们将人押到亭子上来,涂承钰一眼看过去。发现这个人还挺熟悉,再看一眼,顿时坐不住了。

    这个下人不就刚才给自己上菜的那个吗。

    这样看来,刚才放毒,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涂承钰认出了此人,却没有声张。

    杜太监就开始审问此人,问道

    “你为何要往菜里放毒药?”

    被审问的下人,看起来战战兢兢的,却还在给自己辩解:

    “小的没有放毒药,放的是泻药。”

    听到他这么说,胖子赵总管急了,说道:

    “你分明放的是毒药,泻药怎么可能被银针测出来。”

    但是被审问之人,却一口咬定自己放的就是泻药。

    杜太监知道这时候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他问道:

    “你为何要在饭菜里放泻药?”

    听到不是毒药了,被审问之人才说:“是袁师傅让我这么做的?”

    杜太监问道:“他为什么要让你这样做?”

    此人回答:“袁师傅没说,他只是说,只要我做了这件事,就给我二十两银子。”

    “总管,我本来不想帮他的,可是我爹病了,没有银子他就会死的,我也是没办法啊。”

    杜太监没有理会他的哭诉,问道:“你说的袁师傅,可是府中姓袁的那个厨子?”

    此人点点头,确认了。

    杜太监听完,立马给府中的护卫说道:“赶快去厨房,让人将这个姓袁的抓来。”

    审问到这里,事情也逐渐明朗了。

    不过此时却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件事发生在义孝王府,做事的还是王府的下人。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义孝亲王到底有没有牵扯进去。

    这个问题,实际上比下毒本身还重要。毕竟下毒没有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却有可能让一大波人掉脑袋。

    义孝亲王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挣扎着站起来,问道:

    “这个姓袁的是什么时候招进府里的?”

    杜总管是王府的大总管,对这些人都比较清楚,他答道;

    “回王爷,这人是原来永王府上留下来的,王爷当日搬过来的时候,手底下没人可用。”

    “奴婢就做主将他们留下了,没想到今天却闹出这样的事情,这都是奴婢的过错,请王爷惩罚。”

    义孝亲王骂道:“若是惩罚你,就能将事情挽回,本王恨不得现在就处置了你。”

    “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调查清楚这个姓袁的为什么这么做?”

    “既然他是以前留下来的,你就从留下来的人中找一下,看有没有人了解这个姓袁的。”

    经过义孝亲王这么一提醒,杜太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说道:

    “王爷,城外庄子上的老常,和姓袁的相熟,说不定知道他的情况。”

    义孝亲王说道:“这个老常现在在何处?”

    杜太监说道:“老常昨日来王府送菜,今天还没走呢,奴婢这就打发人将他叫来。”

    说着他就又派人去找老常。

    恰巧这时候,前去抓姓袁的那些护卫回来了。

    不过这一次,他们带回来的却是一具尸体。

    他们将尸体放在台下,为首的护卫说道:

    “王爷,姓袁的在他的房间里服毒自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