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交差

    用过饭。

    便有丫鬟们捧了热茶上来。

    秦可卿接过茶盏,与大家坐那闲聊起家常。

    不大会。

    瑞珠走进来,恭敬禀道:“太太,换洗的衣裳拿过来了,另外有小厮传了信回来,言说老爷年底到家。”

    “扬州的事情办完了?”

    秦可卿惊讶,“去时不是说要明年开春以后么。”

    “恪兄弟早回来还不好?”

    凤姐打趣道:“忘了最开始的几天,是谁搁在那儿哭天抹泪的,这听说要回来了,倒是拿捏了起来。”

    秦可卿顿时羞的脸颊通红。

    一把抓住凤姐,“好你个凤辣子,什么都敢往外倒,看我不撕了你嘴。”

    说着话,伸手便要去拧她。

    凤姐闪至贾母身后。

    笑着施令道:“好丫头,老祖宗面前还敢放肆,左右快与我拿了!”

    堂上众人笑的弯了腰。

    “凤丫头快住,我们肚子都笑疼了……”

    闹了会。

    直到尤氏说起年礼诸事,众人才回了各自的座位。

    贾母问道:“今岁庄子的收成如何?”

    “几个庄子都不大好。”

    尤氏叹了口气,“打从前些年,就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再赶上这两年天灾,更艰难了。”

    “近些年旱涝虽多了些,但金陵地处江南,尚还不止于此吧?”

    秦可卿惊讶,“可曾派人看过了?”

    闻言,尤氏愣了一下,“倒是不曾派人去金陵实地看过。”

    “这就是了。”

    秦可卿朝尤氏笑道:“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不曾派人去实地看过,收成还不是随庄头说了算?

    便是哄你,你也不知道呀!”

    上首。

    贾母赞同的点头,“恪哥儿媳妇说的在理,等到来年开春,琏儿和蓉哥儿他们回金陵祭祖的时候,顺带去几个庄子上转一转。”

    凤姐、尤氏二人忙的应了。

    然后请示分年礼。

    贾母道:“还是照往年的数量分,两府上各出一半。”

    众人又坐了一阵。

    见贾母脸上已经有些疲态,即告辞离去,好叫贾母尽早歇息不提。

    秦可卿、凤姐随黛玉回了梨香院。

    黛玉拉着秦可卿,“秦姐姐今儿你跟我睡一块吧,咱们俩好好的说几遭话,我那还有不少有趣的话本呢。”

    见状。

    凤姐笑道:“看来林妹妹是真稀罕你,那些话本全是她的宝贝,竟也能舍得拿给你看。”

    “我与林妹妹一见如故,说不得就是前世修的缘分,你这个凤辣子懂什么?”秦可卿笑着打趣凤姐。

    说着,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秦可卿朝黛玉道:“妹妹你的脾胃有些弱,平日里可得好生注意。”

    “我省得的。”

    “你下回再吃过饭以后,倒不必急着喝茶。”

    秦可卿教她,“先等上一时片刻,务待饭菜都咽的尽了,再吃茶便不会伤及脾胃,此乃养身惜福之道。”

    “平日里习惯了如此,倒是把林妹妹给忘了。”

    凤姐一拍头,“是我的过错!”

    “嫂子你不必自责的,我来这么久了,不也没事的?”

    林黛玉笑着,“从家里过来,处处都是琏二哥和嫂子帮我打理出头,妹妹心里边感激还来不及呢!”

    凤姐拉着黛玉的手,“哥嫂不帮你谁帮你?尽说些胡话。”

    随后。

    朝秦可卿道:“恪兄弟去扬州,也不直到能不能见到姑老爷。”

    “怎么会见不到?”

    “他是去扬州查盐税的,林妹妹父亲是盐政,说不定两人整天都是凑在一块的。”

    秦可卿白了凤姐一眼。

    “我还拖恪大哥帮我捎信给父亲,”林黛玉笑的眉眼弯弯,“不知道恪大哥回来时,父亲有没有给我带东西。”

    “当,当,当……”

    自鸣钟响起。

    见时辰已经不早了,凤姐即起身告辞。

    可卿黛玉两人又说笑了几句,遂各自梳洗不提。

    …………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眼年底。

    熙熙攘攘的神京运河码头,往来的货船和忙忙碌碌的力夫们,共同组成了一片繁华喧嚣的神京盛景。

    突然,远处几声号角。

    码头一片混乱。

    却是三艘巨大的楼船从远处开了过来,桅杆上迎风招展的金黄龙旗,昭示着王命钦差的身份,沿途船只急忙避让。

    楼船靠岸。

    把旁边货船衬的毫不起眼。

    先从船上出来的,是两队披甲执锐的府军卫士卒,随后李恪从楼船上缓缓而下,平安富贵持钦差节钺,亦步亦趋。

    最后,则是一辆辆装满金银的车辆。

    叫人回家给秦可卿报了信,李恪便押着车辆,直奔皇宫而去。

    待交了符节金牌,把扬州的事说完,已然是金乌西坠,最后再把抄家的清单对接无误,李恪披着如水月光,纵马疾驰。

    一时到家。

    秦可卿早带着下人候在了门里边。

    李恪笑着,“外边天冷,你怎么不在屋里等?”

    说罢。

    将手上拎着的小包裹递过去。

    “一点点冷算什么,”秦可卿接过包裹,“老爷你在外奔波数月,沿途风吹日晒的,比家里可是重多了。”

    “先回屋里。”

    李恪道:“叫厨房多做些饭食,吃惯了家里的饭菜,出门在外的这几个月,开始时还真有点不适应。”

    “饭菜正在灶上温着呢。”

    秦可卿即命,“快去叫厨房里摆饭,另外再添几样菜肴,多蒸些米饭。”

    “给平安和富贵也多送些,嗯,再添两坛酒。”

    李恪补充了一句。

    “是。”

    一个小丫鬟急忙跑去通知。

    不大会。

    桌上已摆满饭菜,秦可卿亲自盛了饭。

    李恪在皇宫里饿了大半天,这会接过了饭碗以后,一口气吃了四五碗。

    端起饭碗。

    李恪看了又看,“往后换个大碗罢,这么一丁点大的小家伙,光得去麻烦盛饭的人了!”

    秦可卿笑着应了下来。

    指了指包裹。

    李恪道:“怎么不打开看看?专程给你捎的。”

    “是什么好东西?”

    秦可卿笑着,小心翼翼的把包裹打开,露出里边一个精致无比的漆木匣子。

    再打开。

    却是一整套赤金镶宝龙凤呈祥富贵满堂的头面,足足三十七件首饰,把尺许见方的匣子装的满满登登。

    秦可卿一会拿起这个,一会又瞅瞅那个。

    不亦乐乎。

    李恪在旁边笑盈盈的看着。

    是夜,久旱逢甘霖,自不必细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