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36章 京兆即将大治

第36章 京兆即将大治

    夏侯玄、诸葛诞又和这两个农夫又闲聊了两句去年收成如何、家里粮食够不够吃之类的话后,便带众人打马回了客栈。

    至于农夫说的,自从十三年前马超攻破京兆郡后,百姓的日子便不好过了,众人也没有太过在意。

    台阶好赤松,郡府背青峰。

    京兆太守府的后院中,此时正有身穿吏服的几个赤脚汉子,在挥汗如雨的播种,旁边还有个两千旦穿着的官员在给他们打着下手。

    赤脚的汉子们闲聊道:

    “太守,您用心良苦,可惜啊,现在的政令下去,不是一年便能见效的。”

    “朝廷不会诘问太守您吗,我们几个倒是明白了您的目的,可是现今百姓多有怨言。”

    那太守摇了摇头,叹气缓声说道:

    “哎,慢一点也没关系啊,只要百姓将来能过得好,我现在被埋怨又能如何呢?朝廷如果来人,本官自会解释的。”

    他又说道:

    “咱们要抓紧时间了,不能耽误了公事,也不能耽误了你们下值,这院中的三亩田,还得不误了农时,定要在二十日之前播种好。”

    一个汉子抬起头来,用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说道:

    “太守您就放心吧,这些地也是给大家种的粮食果蔬,我们晚点下值也没关系的。”

    长乐宵钟尽,明光晓奏催。

    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日的清晨,客栈中的四人带着六个甲士吃过早饭后,又要去拜访鲍出了。

    鲍出家中,八十余岁的老母,在吃过鲍出媳妇给她端来早饭后,缓缓说道:

    “昨日文才,饮酒后又胡言乱语了,看他今日如何收场。”

    鲍出的妻子说道:

    “母亲,他难得能饮一次酒,就当是说大话吧!”

    “文才可以抵赖,说是醉酒,可你我二人并未饮酒,你我亲眼所见,那后生昨日可是磕头拜了师的,哎!”

    这时候鲍出在院中劈好了柴,进了屋来,却是听见了磕头拜师之事,赶忙追问:

    “母亲,是谁又磕头拜师了?”

    “是那昨日来人中的一个后生,拜的可就是你啊,文才,你不该喝那么多酒的!”

    鲍出拍着腿叹道:“唉呀,真是喝酒误事啊!这可如何是好?”

    老母缓缓叹道:“唉,你那师父佺期真人,可能已经如为娘这般老迈不能行动自如了,他有十年未曾下山了吧,但若是你那同门三人下山来,发现你违背誓言,咱们家就要遭殃了呀!”

    鲍出转身对妻子说道:

    “孩儿他娘,你带着母亲去二叔家避一避吧,我还是和那后生推说昨日酒醉,当不得真的吧!”

    鲍出母亲缓声斥道:

    “儿啊,人无信不立,我们娘俩哪也不去。前些年州郡要举你做茂才,你推说田舍郎戴不惯冠冕,到如今,田舍郎也不能言而无信啊!”

    “是啊,孩儿他爹,你再斟酌斟酌吧,”妻子也劝道。

    井邑枌榆社,陵园松柏田。

    鲍出点头出了门,向村落不远处的田地走去,昨日正好是他忘带了水回来拿时,碰见了那群后生,今日他可得多干点农活了。

    鲍出出了门一个时辰之后,诸葛诞一行人又打马来到了他家。

    诸葛诞来的路上说这鲍出有本事,夏侯玄、许仪却不以为然,说那鲍出也许只是年轻时的英勇罢了,邓艾被忽略此刻沉默不语。

    得知了鲍出去春种了,众人又往循着鲍出妻子指的方向,向田地而去。

    远远的,诸葛诞望见鲍出,便大声呼唤着:“师父!师父,我来了!”

    鲍出挺直了弯腰播种的后背,笑了笑,对他招手,喊他近前。

    诸葛诞跳下马去,缰绳交于身旁一甲士,便匆匆跑到了鲍出的身旁。

    “你是诸葛公休对吧,唉,我昨日是酒后妄言啊,都是些大话,你不要当真啊。”

    诸葛诞心里苦啊,你这老家伙,我给你磕了三个响头,这可是前世爸妈都没得到的待遇啊,你想不认账,想的美啊,跟定你了……

    他带着委屈哭诉道:

    “师父,我给您老人家,头也磕了,敬您的酒也喝了,咱们昨日也已经师徒相称了,你我二人名分已定,岂能做那出尔反尔之事!”

    鲍出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况,他就是一个本分的种田汉子,憨厚也写在了骨子里。

    诸葛诞见他有难言之隐,也不催促他,说道:“师父,我今日陪您种田!”

    他又跑到夏侯玄身边,让他们先去见太守,他留在这里陪师父种田,约定明日下午诸葛诞再去京兆治所寻众人汇合。

    夏侯玄留下了一个甲士给诸葛诞,好看守诸葛诞的马匹和行李,也好留下保护他。

    种田的诸葛诞暂且不提,到了中午,夏侯玄一行人赶到了太守府上。

    夏侯玄与太守互通姓名后才知道,眼前这中年的京兆太守,乃是济北人颜斐颜文林,他倒是听父亲夏侯尚提起过和颜斐是认识的,所以他执子侄礼拜见了颜斐。

    昨日没想起来的原因,只不过是不知道农夫们说的颜是颜、延、阎、严、言中哪个颜而已。

    这颜斐家世显赫,为复圣颜渊二十三世孙,少有才学,先帝在时便任命他为太子洗马。

    夏侯玄刚坐于案后,便开口道:

    “颜世叔,小子想请教,我昨日游于京兆,闻百姓多有怨言,对郡府借贷颇有微词呢。”

    颜斐笑着叹了口气,道:

    “世侄有所不知啊,自十三年前,马超破京兆以来,京兆乃至于整个三辅的百姓,都不好好地种地、养桑、织布了,然后十余年间朝廷先后派了四任太守来,这些太守啊,不客气地说,他们只是图一时的政绩,不为了京兆百姓做长远打算。我到来后,遍访州里,想到了几个长久之计,现在刚过了几个月,收效没那么快而已。”

    “哦?世叔说说那借贷养猪狗之事,桑树、果树侄儿倒是能够了解用意。”

    “我是看百姓大多没有耕牛,对了,这个颁布政令的时候有提到过得呀,没有耕牛,就先养猪狗嘛,等猪狗大了,再卖了换牛!”

    “哦,世叔原来是如此打算的,想是百姓口口相传,有人不慎或者故意忘记了叔父的初衷,真是以讹传讹了呢。侄儿还有一事不明,为何春天到了,还督促百姓上山砍柴呢?”

    颜斐见夏侯玄理解了自己的用心,便笑着说道:

    “我是让他们先准备木材,等风干后,好叫工匠教授他们如何制作车辆,有牛无车也是不行的呀。”

    夏侯玄起身,走到堂中,一揖道:

    “有世叔在此,京兆百姓真是有福了。”

    颜斐会心的笑了笑,接受了这个小辈的恭维,之后他起身过来,拉住夏侯玄的一边的衣袖,说道:

    “贤侄不必如此多礼,我再带你看两个地方。”

    他又带夏侯玄参观了太守府后园的三亩田,还有在府内的小学堂,说是官吏百姓,有愿意读书的人,能派给他们较轻的劳役。

    夏侯玄复又称赞、恭喜颜斐不久便会大治京兆,得到百姓的称颂。

    颜斐谦虚了几句,又说是为天子守一方百姓,理当如此。

    视线拉回到鲍出的家中,诸葛诞此时已经用他的斧子砍了不少木柴放到院中,又在院中把大木劈成小段放好。

    之前诸葛诞陪着鲍出播了会种子,鲍出无奈叹息地说出了原委,诸葛诞很是理解这种敝帚自珍的传统文化,他和鲍出说自己理解,不想让师父为难,他只在这待上一天,并不会长久的留下来修习武艺,以后能不能来也说不准。

    鲍出放了心,还说傍晚要传授他秘法,要他保密不可外泄云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