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弃女婴

    “想要百姓不弃女婴,还是挺难的。若是能改变婚俗就好了,哎,婚俗只是表象,如今这世道呀,为了标榜门第,嫁女娶妇的排场真是越来越大了,豪门巨富之家如此,贫苦之家亦受此风浸淫,为了不让亲家和乡里,觉得自家门第低下,世人也不愿简朴了,极尽铺张浪费,于是为了筹措嫁女娶妇的费用,不得不推迟婚期,以致嫁娶多为失时。”

    “哈,公休,你家是不是也是因此给你推迟婚期呀,你今年已经十九岁了吧!”夏侯玄说道。

    一旁的夏侯徽捂嘴轻笑了起来,诸葛诞很是尴尬地说道:

    “这,多少有点吧,之前我父母从琅琊来,带着的多年积蓄,都被徐州的乱兵截了去,哎!”

    你是不是看上我妹妹了,所以婚事一拖再拖……

    “还有此事吗?之前都未曾听你提起,早说啊,大家兄弟,往后绫机工坊多给你一些分成。”

    “我父亲至今还在叛军手中,这次去又是营救失败,我还真是无能呢!”

    夏侯玄和夏侯徽是想听这次的故事的,不过诸葛诞没有主动提起,他们也没有主动去问,既然诸葛诞选择没说,兄妹二人知道,那说明还是坏消息。

    如今看见他俩好奇地眼神,诸葛诞却是把这次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尤其是自己折损了三个门客的事情。

    “哎,还是不说我的烦心事了。咱们继续刚才说的弃女婴的事情。说是豪门世族有世系家谱来证明身世显赫,但是寒门庶族,就只能用子女婚嫁时的聘礼、陪嫁来证明自己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亦非寻常百姓人家可比。而平民之家,尤其是女方家长,当然也不愿意放弃以人换财的机会。久而久之,财产的多寡,便演化成为民间百姓评判婚姻是否匹配得当的又一标准了。”

    夏侯徽适时地总结道:

    “那按诸葛大兄的说法,婚嫁论财之风与倚重门第之风并行,讲究出身门第与计较财产得失,互为表里,如此两股社会风尚,正在挑战正统道德呢。”

    “徽儿妹妹说得没错,不过大魏此风现在还不算严重!”

    “如此还不算严重么?”

    “咱们来说的溺女婴的事情。无力负担子女的婚嫁费用,进而溺婴的习俗古已有之。《汉书王吉传》里说,‘聘妻送女无节,贫人不及,多不举子’,说的就是生而不养,多为溺死。如今社会婚嫁习俗多向奢侈、排场发展。平民百姓倾全部财产方可嫁女娶媳,致使众多家庭在婚嫁之后便日渐贫穷。”

    我就不跟你们说后世那些只要彩礼,没有嫁妆的,比古人过分太多了,真是世风日下呀……

    诸葛诞猛灌了一口几案上的茶水,又说道:

    “这样巨大的财力付出,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下,方还可以在娶妻后通过终生劳作得到相应的补偿,获得‘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心领慰藉。”

    后世很多年轻人,甚至是他们家里的老头老太太,都已经把有后代这件事情看淡了……

    夏侯玄接口叹说道:

    “哎,正是如此啊,而对于女方来说,虽然可以在嫁女的时候索取一部分的财物,但终究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无法收回了。所以养女儿成为了巨大的拖累?”

    “就是如此!”诸葛诞也叹道,心里则是在想,后世可不一样呢,儿子不如女儿的比比皆是,养老得要防儿,儿子娶妻的成本太高了,反而是很多女孩,把自己变成了商品……

    哎,甭管父母有多高的学历,家庭氛围有多么良好,一个孩子的长成,还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谁知道会不会变成坑爹的货色,孩子出色一生不惹祸事,只能算是家长幸运,谁也不敢拍着胸脯一定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夏侯徽开口说道:

    “听子夜姐姐说过,有句话叫做,盗不过五女之门!”

    “我也知道一个,养女太多一费也!女之为累,亦已深矣!话”诸葛诞叹息道。

    后世华夏简直就是反过来了,不过咖喱三哥那里还是这样,听说女方的嫁妆高的离谱……

    他又突然想到了邓艾邓士载,便开口问道:

    “对了,士载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么?”

    “已经出生两日了,现在尽量不要去探望,听说又是一个男孩子。”夏侯徽道。

    男孩,那这男孩就是他之后去征蜀,留在洛阳被杀掉的儿子吧……

    夏侯玄总结道:

    “士载听闻消息还不知该如何高兴,幸亏他又生了个男孩呀!哈,至少咱们这些权贵是不会弃婴的。怪只怪,社会风气如此,百姓认为养女导致家贫,所以对女婴有着极大的反感!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呀!”

    诸葛诞又喝了一口茶,也叹了口气,又悠悠开口道:

    “我说了这么多,泰初可要简朴地操办?”

    “那你可是说晚了,两家人都准备完了呢!”夏侯玄笑了笑,无奈地开口说道。

    如此严肃的问题,谈论了半天,三人不觉间都变成了正襟危坐,只有夏侯樱还在兀自摆弄着她的斗兽棋,不知道兄长和姐姐在讨论什么。

    之后三人不再谈论如此沉重的问题,换了个话题,又搬来了围棋,开始了今日的手谈。

    然后又在厅中投了壶,诸葛诞又陪夏侯玄练习了一阵子石锁,夏侯徽也拿出了小号的石锁出来。

    诸葛诞想起了后世一些练肌肉的动作,接过石锁就给兄妹三人演示了起来。

    不过他可没有某宝视频里那样运铃如飞的本事,只是练腿,练腰,练胸,练胳膊的一些简单动作。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大家少年一起闲暇的时光总是那么欢娱,不知不觉夜便深了,诸葛诞起身告辞,临走夏侯樱都没有忘记了再提醒逗猫棒的事情,诸葛诞摸了摸她的脑袋,便离开了。

    到家后母亲淳于氏埋怨了诸葛诞一番,说他这么些天去许都公干,回来也不在家好好待两天,整天不着家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