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婚礼下

    金钗照耀衔云发,新人穿着新嫁衣,夏侯玄掀开盖头,隐隐觉得她有一些英气,不像寻常女子那般娇柔,李惠姑正紧闭着双眸,她已经紧张到双手都搅到了一起。

    空气似乎凝固了几秒钟,等夏侯玄轻声咳了一声,李惠姑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室内烛火摇曳,两人四目相对。

    夏侯玄进来之前想过,自己是男子汉,要幽默风趣一些,说些简单而自然的话题来掩盖彼此的紧张和无措。但片刻之后,他就发现自己张口结舌的,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

    还是李惠姑比较勇敢,先开口了。

    “泰初?”

    “嗯?”夏侯玄已经有点微醺了,回答的时候眼睛时睁时闭的。

    李惠姑见夏侯玄懵懵地,她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夏侯玄也跟着笑了起来,他又利落地一个回身,坐在了李惠姑的身旁,接着酒劲说道:

    “那个,我听人说起过你!”

    “哦,说妾身什么呀?”

    “说你武艺精湛,不输父兄。”

    “哎呀,没有的,妾身在家,曾经和父兄学过几天,只能算是粗通拳脚而已。”

    “那大舅哥,二舅哥武艺如何?”

    “他们呀,大哥倒是不会坠了父亲的威名,我觉得兄长枪法练的不错,听说旁人说他,已经有些父亲和族中长辈们当年的风采了。”

    玉步逶迤动罗袜,李惠姑起身,双手提着裙摆,在夏侯玄的目光注视下,走到了新房窗边的几案上,拿起剪刀,开始剪起了已经燃烧了很久的灯芯来。

    “二哥他不喜欢练武,读书也不刻苦,不过他颇为擅长管理家中的产业呢。”

    烛光经过修剪,室内比之前明亮了许多,李惠姑放下了剪刀,又朝着夏侯玄缓步走了回来。

    “我记得陛下让大舅哥继承了岳丈的爵位,又赐二舅哥为关内侯,二舅哥喜欢做生意,我有点生意,总是弄得我不胜其烦的,往后看来有的倚靠了,你可得让二舅哥得帮我的忙呀。”

    这夏侯泰初,说起我父亲来,改口的还挺快的呀……

    “那妾身可做不了他的主,要你去我家的时候,你亲自与他说,他该不会不帮忙的。”

    二人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显得府内的酒宴声更突兀了起来,夏侯玄静耳细听了好久,又有点含糊地说道:

    “是昭伯表兄劝人喝酒呢,今日除了亲戚外,来道贺的朋友也特别多,有琅琊诸葛公休,驸马何平叔,南阳邓玄茂,南阳李公昭,沛国丁彦靖,河内司马子元,颍川荀奉倩,东阳陈休元,都是我的好朋友,哦,对了,陈休元他弟弟陈小二也来了,这小子……”

    我的夫君,大喜的日子,谁要听你说这些有的没的呀,天色不早了……

    偏厅的酒宴上,诸葛诞正劝着曹睿的小舅子毛曾多饮一些,还和他吹说自己在许都开了口味多么独特的酒楼,有空一定要毛曾来找他吃饭,又吹嘘随陛下去征讨江南的时候,迁来的江南的妹子有多好看,可惜毛老弟没赶上云云的。

    “毛老弟,听说你驾车技术相当了得,得到了你父亲的真传!一会酒宴散了,咱们去街上赛上一圈!”

    毛曾又喝了一觞,舌头都有点卷了,也不忘豪迈地吹嘘。

    “公休老哥,不是我毛曾吹啊,这偌大的洛阳,要说驾车吗?我还真没有服过谁,我家那是祖传的驾车技术,跑起来那是呼呼的快啊!”

    “那好啊,就让仆人、门客们去清道,咱们一会看谁跑得快!”

    “可有赌注呀?光跑没有赌注多没意思!”

    诸葛诞其实没喝醉,他说着话,还有空看旁人呢。

    荀奉倩这个大情种,听说他已经快要和曹子廉家的女儿定下了亲事啊,这小子上午还郁郁寡欢的样子了,这会却换了个脸孔,谈笑风生了起来,遇见什么好事情了么……

    一旁的荀粲如今已经抛去了上午心事重重的样子,早已融入了年轻人们的谈话之中。

    他在宴会开始之前,见过了他未来的岳父骠骑将军曹子廉,还远远地瞥见了曹芷在女眷那边风姿绰约的说笑着,当时女眷那边还对荀粲这边指指点点,之后她们捂嘴轻笑,弄得荀粲登时有点不自在,只好赶紧去寻别的年轻人去说话,不再多想,不再多往曹芷那边看。

    他倒是没有找诸葛诞,他知道诸葛诞这一天光忙乎着招待商贾家的年轻人了,还知道他后来又逮住一个平原王的小舅子毛曾不撒手,和荀粲他一同来的老六荀顗荀景倩,还有大侄子荀霬,三个荀家的年轻人凑到了何晏、司马师他们附近。

    这里的年轻人,谈论的可不是诸葛诞此时说的那些俗不可耐的美食、赛车之类的事情,开始谈论经典和辩论的一些趣事了。

    洛阳东北方向,诸葛诞新营造的村子中,此时都能够看到城里的动静,正准备吃饭的大牛媳妇从屋中出来,远远地望着洛阳的方向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好像是……在办喜事?”

    “嗯,听公子说,今日是夏侯泰初的大喜日子。”

    他们在村中也安排了一所小小的宅子作为自己家,今日诸葛诞让大牛他放假,他便带着媳妇来了这里。

    随着天空的愈发黑下来,步广里那边烟花爆竹升上天空,一片火树银花,城外也能够看到,村子里也热闹了起来。、

    来自河北的百姓,如今已经不是逃荒时候的模样了,一家家的大人小孩们,今日饭后出来消食、玩耍时,都会时不时地会朝着洛阳方向的夜空遥望,有的小孩子在烟花升起时候还会许下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村民们都是很珍惜如今的生活的,在这个村子好啊,不仅可以吃饱饭,还有地可种,甚至还有工可以做,有报酬能拿,生活有了希望,日子有了盼头。

    洛阳西城,一所幽静宅子里,一位身穿玄色衣冠的老者从房中走了出来,他看了一阵子东面的天空,然后问身边的年轻人道:

    “那边是怎么了?”

    “回先生,听说是夏侯家的公子今日大婚,洛阳许多达官显贵都去道贺了。”

    “哦,这样。老夫倒是孤陋寡闻了,只想着为大王做事,却是没有留心这些小事,嗯,早知道我们应该趁此活动一下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