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43章:货币的五点作用

第43章:货币的五点作用

    陈平安真心实意地回道:“陛下,臣以为,许敬宗就算是一位奸臣,却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了他的能力,越是这样的臣子,陛下用起来,其实更为得心应手。”

    不需要说太多,李世民是一位深谙帝王心术的皇帝,自然是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嗯,朕明白了。”李世民点了点头。

    然后,又问道:“上一次,朕想要任命你为将作监监正,管理好整个将作监,你拒绝了,今日,朕想要任命你为治水主官,好去治理好水患,获得声誉,你又一次拒绝了,这是何意?”

    李世民在当时,也想通了,要把陈平安留在京师,留在身边,好随时能问政,让他离开京师,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妥的办法。

    那一刻,他还有一些后悔,竟然有着想要让陈平安离开京师,去地方治水,获取功绩。

    以陈平安之能,他根本就不需要这一点功绩。

    而且,把他留在京师,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不过,李世民还是想要听一听陈平安为何自己不愿意离开京师。

    陈平安早就想好了答复,这时候,也就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回道:“陛下,臣在大殿之上就有言,才疏学浅,臣就是一普通人,无用人之能。让臣去治水,怕是一两年都治不好,遇上一些别有用心,耍小心思的官员,臣可能就束手无策了。”

    “还有一个,臣留在京师,专心钻研,拿出一些可以提升大唐实力的物件,要比去治水还要好一些。”

    “臣觉得,臣可以当一个军师,专门给陛下提出一些见解和策略,陛下想采用就采用,不太适合大唐就不去用,但是也能从中借鉴。”

    “就好比这一次的以工代赈、小农经济等想法,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多的想法,甚至是可以把唐朝之后的几个王朝的制度都讲解一番。”

    “所以,臣谢绝陛下之好意,愿于京师,多一些建树。”

    李世民听完,点了点头。

    陈平安说的也不错,他既然没有用人之能,那就不能担任有实职的官职,去做事情。最好,还是留在他身边,当一个谋士,一个给他讲解各种大道理的谋士。

    李世民开口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以后,你就留在这京师,留在朕的身边,当一个军师。”

    “今日,你就再给朕讲一讲,这货币的价值。”

    陈平安抱拳,然后思索了片刻,开口道:“陛下,在千年之后,有一类学者,专门研究经济学,他们分析所得,有着几条定义,其一,就是货币拥有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以及世界货币几个内容。”

    “首先,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能够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

    “比如,三文钱一碗的面,也就代表着,这碗面就只值得三文钱,卖低了,东家亏本,卖高了,食客亏钱。”

    “流通手段是指……。”

    这又是一个庞大的议题,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新颖。

    陈平安之所以能够记得这么多,也是因为在毕业之初,他本打算走上考公之路,想要成为一名公务员来着,可惜,他的专业不太适合,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去考研读博,然后进入了大企业。

    只不过,陈平安也有一些意外,自己竟然还能娓娓道来,而不是把这些知识点还给了书本。

    李世民依然是云里雾里,却也听得津津有味,收获不少。

    原来,一个铜钱竟然也蕴含着如此多的大道理,并且,还如此之重要。

    这才是真正的治国理政之道。

    同时,也感慨,一千年之后,竟然有着如此多的人才,能够把一个铜钱分析的头头是道,还能让人信服。

    陈平安是一股脑把自己记忆中的知识点,都给说了出来,一点儿私藏都没有。

    李世民听完,沉默了好一会儿,似乎消化的差不多了,才抬起头。

    “好一个货币的价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未曾想到,一个小小的铜钱,竟然也蕴含如此多的大道理,也十分贴合国政民情。”

    “以你所讲述的货币的价值来看,朕若想要让民富国强,首先就要让货币流通起来,而想要让货币流通起来,就要让人更多地去消费?”

    “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平安抱拳道:“是的。”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道:“而想要人消费,就需要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首先,这丝绸、布匹之类,已经是那些富商们的专属,他们的手中就有很多染布作坊;其次是吃,什么酒肆樊楼,这些也都有着富商掌控,何以让那些人去消费?还有这住房,京师之地,确实是寸土寸金,想要在京师买上一套宅院,花费不小,到如今,有一些四品官员,都只是租住小宅院,最后是行,什么牛车、骡子、肩舆,这些……又如何让他们消费?”

    在陈平安讲述的策略之中,有过想要让那些有钱人消费,先可以从衣食住行上下手。

    可李世民思来想去,也想不出,该如何出手。

    陈平安解释道:“陛下,凡是物以稀为贵,而有钱人的追求和贫苦之人的追求是有着区别的。”

    “普通大众想要的是吃饱穿暖,而有钱人早已经不需要为吃饱穿暖而发愁,他们追求的自然也就是高质量、高品质、高规格的生活质量。”

    “比如,肩舆,这个就是普通百姓连摸一下,都是不太可能的,属于有钱人的出行工具。”

    “臣之所以说从衣食住行上下手,因为千年之后就有着很多很好的例子。”

    “陛下也听过,臣有言,千年之后的人为了出行,可以造出日行千里的汽车,而这汽车就有着从最低价格到非常非常高的价格的等级划分。”

    “我们就拿肩舆举例,可以让将作监改造肩舆,打造出来更舒适的肩舆,又或者是各式各样的肩舆。”

    “比如,人力拉动的,有钱人想要从崇仁坊前往建业坊,不愿行走,那就可以乘坐人力拉动的车舆,给车夫几文钱,就能到达建业坊,还不必走路,速度还比较快,有钱人,也就不在乎这几文钱。”

    陈平安打算先弄出一个车行来,而且,这个车行还是李世民手中的富商去管理,也就算是变相的国有资产吧。

    门阀世家手中掌握着很多商队,作为同样算是门阀世家的李家,肯定也有很多商队。

    李家得了天下,这些商人摇身一变就成为了皇商。

    李世民听完,立即道:“既然有想法,那就去做,你写出一个章程,朕看一看。”

    陈平安抱拳道:“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