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帝王的烦恼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扩张史不仅刺激到了嬴政,也刺激到众多想要建功立业的帝王。

    汉

    汉武帝刘彻最近真是春风得意,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难得的武将,还是他的外甥霍去病。

    从他主动请缨带着八百人,就像装了定位一样直捣匈奴大营,活捉几个匈奴军官后,汉武帝就激动的睡不着觉。

    这样痛快的胜利好久没有了,对匈奴如此的痛击更是之前完全没有过的。

    当初霍去病跟他申请八百人去打匈奴时,刘彻心里是有点打鼓的,因为看眼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怎么也不像会打仗的。

    虽然平常打架厉害了点,但是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是去匈奴大营。

    如果没有当地的向导,在匈奴迷路几乎已经成为了汉军的宿命。

    李广将军带兵如神,但是每次去攻打匈奴总是晕头转向的,关于他的军报大部分都是:

    “报,李将军带的队于迷路了!”

    “报,李将军失去联络了!”

    “报,李将军又没有准时汇合!”

    次数多了,匈奴地形的变幻莫测已经在整个汉军中成了魔咒,谁都不敢去攻打匈奴。

    可是刘彻作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帝王,从他登基那一刻“让匈奴臣服于大汉”这个信念就已经在他心里扎根了。

    如果因为迷路就让他放弃,实在是心中不甘。

    好在他的皇后卫子夫有个能干的弟弟卫青,本来只是去试试,没想到首次出征便大胜而归。

    这场胜利不仅给了他信心,更是打破了匈奴有神灵保佑的魔咒。

    而皇后的外甥也是他的外甥霍去病更是做到了用最少的兵力、最短的时间可以直接找到匈奴大营,这无疑给汉军打了强心针,对于击败匈奴的前景越来越有信心了。

    汉朝现在的领土已经要达到2500万平方公里了,东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流球群岛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包括九州岛,北至北冰洋,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现在唯一不听话的就是匈奴,根据现在的局势,拿下他们也是早晚的问题。

    疆域如此辽阔,汉武帝刘彻的内心极其的痛快,他看着天幕中叶卡捷琳娜大帝打下的领土,内心过了一下自己打下的江山,感觉好像自己的疆域更加广阔。这么一想心情更加的好了。

    刘彻有点希望仙人可以盘点一下中国最牛的帝王,那他肯定是第一名。

    不过当他看到沙皇俄国的海军,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陆地上百战百胜,海洋上却还没有自己的军队。

    不过没关系,他已经让画工把天幕中出现的巡洋舰画下来了,他打算找几个工匠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成功了,那自己大汉天下会不会更大呢?

    这么想着,他便有点迫不及待了,趁他现在风华正茂,得赶快研究出武器,好去海上看看。

    唐

    李世民不羡慕叶卡捷琳娜大帝拥有那么大的领土,毕竟自己创建了他这个年代最强大的国家。周边邻国纷纷纳贡,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文化上更是人才辈出,达到鼎盛。

    他唯一羡慕的是这个女人没有选王位继承人的烦恼,而他那些儿子,真的被他的父亲李渊说中了:“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他的儿子不是因为能力不行选不出继承人,而是因为各个都很优秀,导致兄弟之间不睦,谁也不服谁。

    不和睦,他调和调和也就罢了,可是他们居然把算盘打到他的头上,堂堂太子,他和长孙皇后的儿子,他那么的疼爱他,他居然举兵谋反。

    当李世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把自己关进御书房,一下午都没有出来。

    自己明明已经立他为太子了,等他百年后,皇位自然是他的,为什么他就不能等一等,那么着急的带着明显儿戏一般的军队来谋反呢?

    明明是以卵击石,为何偏偏要去做呢?

    他不明白,他不理解,他不愿想。

    难道他被自己的父亲一语成谶了吗?

    自己的儿子都要效法自己谋反吗?

    他活在愧疚中还不行,还要用一个个儿子的谋反来提醒自己这个皇位得到的名不正言不顺吗?

    外面还在等他下发对太子的处罚,

    那可是他和最爱的女人生的第一个儿子啊,自己手把手教大的,他满足了自己作为父亲的所有骄傲,但是最终却成为了伤自己的刀,他痛啊!

    可是他终究说不出那句“谋反当诛”,他狠不下心来,如果真的杀了太子,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皇后,更不知道以后自己会不会夜半惊醒,悔不当初。

    或许他老了,心软了,终究只是把太子贬为庶人,流放到偏远的黔州。

    他很羡慕叶卡捷琳娜大帝,明明她的帝位也是抢来的,可是她却坐的那么安稳,那么理直气壮,或许夫妻终究是没有办法跟父子比的吧。

    不孝,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狠的批判。

    元

    此时的忽必烈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从父亲成吉思汗开始,他们家族就是大蒙古国的真正统治者,到自己手里,南宋已经成为了囊中之物,自己拥有的领土达到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庞大的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领土在他眼里就是小国。

    可是他终究不能小瞧这个女人,因为自己虽然东征西讨,但却有一个致命的不足就是文化水平有限,只会打仗,不会建国。

    可是他是大汗,在子民面前可不能承认,只能跟大家一起来取笑南宋的迂腐和软弱,但是见到文天祥那样的铮铮铁骨,内心还是羡慕不已。

    在思想方面,叶卡捷琳娜二世提倡“开明专制”,而自己只想要“专制”。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于文人推崇备至,甚至负责推广他的书籍,而自己则恨不得多杀一些顽固不化的读书人。

    叶卡捷琳娜还兴办学校,提倡文学创作,而自己则更看重子孙后代是否能马上打天下,打起仗来是否英勇。读书这事,那是弱者去做的事情,他们即使想读,也没有那耐心和基因。

    忽必烈虽然这么想,但是他内心却开始觉得读书有用了。因为当他开始治理国家时,才发现跟打仗是两回事,武力只能让人恐惧,但是终究不得民心。

    遇到不服气的,他就杀,导致现在的人口越来越少,子孙后代为了皇位也总是大打出手。

    李世民的子孙还只是偷偷的造反,而自己的都是明目张胆,甚至赢了还要四处昭告天下,一点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理的。

    老板姓更是过得民不聊生,名字都是最低级的不说,连读书都要被人鄙视。

    这样的国家,跟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的沙皇俄国比,忽必烈实在不敢说自己是强国。

    从现在开始,从上到下效法宋朝学习儒家文化,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