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器晚成之强秦 > 第52章 大王之治,何愁不能万年

第52章 大王之治,何愁不能万年

    蒙彰进入主帐后,发现帐内的人很多。

    他连忙朝着嬴政行礼道:“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众人纷纷看向蒙彰,神色各异。

    嬴政面色沉静:“蒙彰,汝落座吧。”

    蒙彰:“谢大王!”

    蒙彰起身,他抬头扫了一眼。

    他发现左右两边,都几乎坐满了。

    唯有左边最末的位置,有一张案几,挨着帐帘,空着。

    没有丝毫迟疑,蒙彰便向着案几走去,然后在案几旁跪坐。

    刚坐下,蒙彰便用余光仔细打量着帐内其他人。

    右边为首的人,是王翦。

    坐在王翦旁边的,是一个精神矍铄的男子,头发发白,他的目光一直看向蒙彰。

    蒙彰对上此人目光,却是不经意间将视线移开。

    他可以确定,此人,他并不认识。

    接着,他继续朝着其他人看去。

    蒙彰赫然发现,帐内除了王翦、王贲、杨端和这三人外,其他人他都不认识。

    就在这时。

    蒙彰听得嬴政开口道:“寡人将尔等召来,是有事与尔等商议。”

    众人纷纷沉默。

    嬴政继续说道:“寡人纳蒙彰之计,以重利诱郭开与赵太后,而劝赵王迁降了寡人。今日,方有眉目。”

    话音刚落,其他人都有意无意地朝着蒙彰看了一眼,目露诧异。

    “赵王迁心志不坚,意欲于明年一月而降了寡人。为表诚意,赵王迁欲下旨令巨鹿守将降寡人大秦。汝等说说,寡人可要答应他?”

    嬴政说罢,面色沉静如水。

    众人仿若沉思,而蒙彰则是目露诧异。

    他没想到,自己献给嬴政的计策真奏效了。

    不得不说,这赵国要亡,不在秦,而在赵。

    蒙彰刚想到这里,帐内便响起了一道声音。

    蒙彰望去,发现是王贲。

    “大王,臣以为宜当答应赵王迁请求。一者,我大秦不与邯郸守军交战而能得邯郸、灭赵国,此乃不战而胜。二者,赵王迁今日所为,必为今后大秦所灭国之国君效之,可令我大秦锐士少伤亡,此事,于我大秦有利。故,臣以为可。”

    王贲方说完,嬴政当即称赞道:“善!王贲所言,甚合寡人之心。”

    王贲面露喜色。

    帐内其他人,则是神态迥异。

    “此事,寡人会回复赵王迁,寡人允之。”

    “若灭了赵国,尔等说说,寡人而后当灭哪一国?”嬴政语气中轻描淡写,目光睥睨,仿若其他几国在他手中就是任他宰杀的鸡鸭。

    此话一出,众人神色微变。

    这赵国将灭,秦国就又要急着灭下一国,这种做法,对于秦国国力是有消耗的。

    众人心中对此都很明白。

    他们开始对嬴政的问题进行思索。

    而蒙彰,则是目不斜视,神色平静。

    这一幕,被嬴政看在眼中。

    嬴政心中感到诧异。

    他想,莫非蒙彰心中已有定计?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借机看在场众人,有无能与尉缭相媲美之人。

    至少,在战略上,要能基本吻合。

    当然,他主要的,还是期待蒙彰与王贲的回答。

    念及此处,嬴政看了眼王贲,见王贲仍在思索,他便将目光投向蒙彰身上。

    “蒙彰,汝来说说,寡人继灭赵之后,当灭何国?”

    嬴政的话,让所有人都再次注意到了蒙彰。

    众人纷纷下意识地看向蒙彰。

    蒙彰听到嬴政问话,神色微怔。

    未几。

    蒙彰便回道:“禀大王,据臣所思,以我大秦之国力计,灭赵之后,臣以为当灭魏国。而灭魏之后,宜灭楚,灭楚后再灭燕、齐。先近后远,逐个击破,则六国必亡。”

    嬴政的目光骤然一亮,心中微喜。

    他看向蒙彰的眼神,充满了赞赏。

    帐内其他人,纷纷面露惊意。

    嬴政闻蒙彰之言,又扫帐内其余臣子,目露浅笑:“蒙彰之言,寡人以为甚善!灭赵之后,先灭魏,继而灭楚,再灭燕,后灭齐,此略,尉缭早与寡人言之。今日,寡人能闻蒙彰言此略,与尉缭所言丝毫不差,寡人心中甚慰。蒙彰,汝今后宜当多向寡人上书言略。”

    蒙彰听到嬴政这么说,他只好起身,躬身答道:“唯!”

    尔后,蒙彰继续坐下。

    嬴政忽地又说道:“灭魏主将......”

    王翦忽然出声道:“大王,灭魏一事,可否在赵国灭后赵人皆臣服大王再论?当务之急,灭赵之后,大王宜思虑何以治之?赵土新获,若不能治,叛乱之事,恐不能止。”

    王翦的话,让嬴政沉默了。

    他沉思片刻,方道:“上将军所言极是,是寡人心急了。灭魏一事,延后再论。”

    王翦目露欣慰,而后,保持沉默。

    “赵土新获,蒙毅,依汝之见,寡人如何治之?”

    听到嬴政的声音,蒙彰对于‘蒙毅’这个人名,那真是太熟悉了。

    他目中余光扫了在场众人,试图找出蒙毅本人。

    须臾。

    与蒙彰同左,而离他不远处的一个青年男子,留着短山羊胡须,面色板正,气质儒雅,他开口道:“回大王,臣以为治赵土,宜用赵人。但这赵人,不能有悖我大秦之心,当慎而选之。”

    嬴政:“赵人治赵......此事,再议。”

    蒙毅目露失望。

    “如何治赵土,寡人以为蒙彰之策,倒可一用。”

    嬴政的话,再次让众人吃了一惊。

    若是他们所记没错,这蒙彰,不是一个在军事上初露峥嵘的人吗?

    怎么,他还在文治一道上,竟然也有不错的能力?

    这怎么可能呢?

    “蒙彰,汝可记得先前对寡人所言之计策?”

    听着嬴政这话,蒙彰当即起身回道:“回大王,臣记得......”

    “那汝当着众臣的面,再说一次。”嬴政嘴角微扬。

    蒙彰面露苦笑。

    随后,蒙彰便开口道:“治驰道,缓刑罚,薄赋敛,以爱秦人之心爱赵人,得众之心,万民戴主,则秦国无乱而大治。”

    “所谓治驰道,乃从咸阳修驰道至赵土,可使大秦能早日收赵人之心,而对大秦之风爱之,甚而甘愿臣服大王。”

    “至于缓刑罚,薄赋敛,以爱秦人之心爱赵人,则得赵人之心以向大秦,且以秦人自居之,长久以往,大秦永治。”

    随着蒙彰的话落下,场中众人若有所思。

    “亡韩者,韩也。灭赵者,赵也。韩人而韩不爱,赵人而赵不爱,故有此亡。若韩人、赵人,吾大秦皆爱之,试问韩人、赵人如何不心向我大秦?如何不臣服大王脚下而甘为秦人?今后若大王相继灭其余之国,皆爱之。大王之治,何愁不能万年乎?”

    蒙彰终究还是没忍住,将心中之言道出。

    嬴政听后,目光有些闪烁。

    其他人缄口不言。

    忽然。

    嬴政:“寡人大秦灭韩人之土,灭赵人之土,韩人、赵人焉能不恨秦?焉能不怨寡人乎?其余之国,若寡人大秦灭之,六国之人焉能不恨不怨?唯有严法以治,方能大治。”

    蒙彰:“大王,臣以为......”

    嬴政:“此事,寡人意已决,无需再言。”

    蒙彰见嬴政面有不虞,便保持沉默,不再多言。

    但他心中,则是想着还可以挽救一下。

    若是大秦继续走上老路,迟早还是避免不了灭亡之途。

    唉......

    愁煞人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