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公元200年,时空不散 > 第十四章 漫漫归秦路(一)

第十四章 漫漫归秦路(一)

    老秦王已经近迟暮,他躺在床上,浑身已经没了力气,再也回不去昔日的光彩。他想起自己曾经和母亲在他国做质子的日子,想起那时母亲为了护着他,在那苦寒之地节衣缩食的讨生活。

    母亲生的貌美,性格又十分泼辣,但那段时光,她却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性子,好好的护着他,直到他回到了秦国,成为秦王。

    “传秦王孙来见寡人。”老秦王喘着粗气起身,冲跟了自己半辈子的太监吩咐道。

    “诺。”

    老秦王轻咳几声,要起身出门,内侍宫女便赶紧小跑过来,为他更衣,批上披风。“昨日,寡人梦见太后了,太后责怪寡人,她说,你这孩子在他国吃尽了苦头,却又将我秦国的孩子送到白国受苦。”

    老秦王叹口气,继续说道:“你若没有入宫,最期望的是什么?”

    身边扶着他的小太监,答道:“奴婢卑贱,若是从未入宫,可能只是想娶妻生子,一家人团团圆圆。”

    “团团圆圆。”老秦王再次叹了一口气,轻咳两声道,“是啊,不求富贵显赫,只要个团团圆圆。”

    “奴婢身份低微,不敢多求,王上您是一国之君,自然同奴婢不同。”小太监垂着头,低语道。

    老秦王却苦笑道:“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寡人此生被架到了这个位置上,所情所感的便都应是秦国的子民,和秦国的未来。”

    小太监听他这么说也不敢吭声,只是静静扶着他,见这小太监许久未说话,老秦王又叹了一口气说:“你瞧,寡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能聊聊天的人都没。”

    “奴婢……”那个小太监生怕老秦王会责罚他,赶紧就想说些什么,却被老秦王阻止了。

    他拍拍那个小太监扶着自己的手说,“你没错,只是寡人老了,人老了,总是有点伤春悲秋怕。”

    “王上您不老,您是要千秋万代的活下去的。”

    “哈哈哈……”老秦王轻笑两声,说,“哪有什么真的千秋万代,我又不是小孩子,听了一辈子这句话了,不也还是从年轻走到了今天,难道还能不明白?”

    这时秦益已经被传唤到了宫门外,太监来报,老秦王便拄着拐杖,走到了门口。

    “王孙,见过王上。”秦益见到老秦王,赶忙先鞠躬行了一礼。

    老秦王道:“都退下吧,让寡人和寡人的孙子说几句话。”

    “诺。”

    还没等周围人退下,老秦王便招呼秦益到自己身边来。“益儿,他们都走了,你来扶着寡人。”

    “好。”

    秦益有些紧张的扶住老秦王,其实他并没有太和这位祖父有过解除,大部分时间都是听其他国家的人评判他是“虎狼之君”,说他生性残暴,好战喜宫。

    有时候也有秦国大臣所言,会说,老秦王英雄善战,一生赏罚分明,足智多谋。任用良将,启用忠臣,带领秦国一步步走向今日的强大。

    在秦益心中是仰慕这位曾祖的,但自己却鲜少有机会能见到他。因为自己母亲身份地位,才选得自己却白国当质子,若不是走了大运碰见了吕起,而父亲的正妻又无子嗣,这才让他捡了个漏。

    老秦王一路被他搀扶着来到了一处亭子,这时的老秦王已经很累了,他转头对秦益说:“就在这歇歇吧。”

    “嗯。”秦益听话的搀扶他坐下,而自己却站在老秦王旁边。

    这让老秦王逮到了机会,打趣道:“我这孙儿难不成目标不是当君王,而是当一个护卫?”

    “额……这……”秦益有些尴尬的挠挠头,不知道如何回应老秦王的玩笑话。

    老秦王看孙子局促的样子,会心一笑问道:“益儿,我听说你有个儿子,现在孩子白国。”

    “是。”提到赵政,秦益微微一愣,这个孩子出生没多久,自己就抛下他回到了秦国,现在也不知道多大了。

    老秦王从怀里取出一密信递给秦益,“两个月前,有一封白国来的密信,说是白王苛待我的曾孙,还把他关入水牢。”

    听到水牢,秦益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他赶紧打开信,看到最后写着已无大恙才稍稍冷静了一下。“政儿,为我大秦基业,在白国受辱,是我的骄傲。”

    老秦王白了他一眼,说道:“这么小小的孩子,当什么骄傲,白国的日子你也过过,我也待过,我那时都还没下过水牢。”

    秦益低下头不说话了,其实他知道那边日子过的清贫,更何况现任的白王脾气大,心眼小,不是个有章法的人。再退一步说,两国交战,没死的质子都算是命好的,被提到城楼上当众挑衅的也比比皆是。

    只是他不能反驳什么,政儿的苦,和一个国家的兴衰相比,落差太明显了,太难比较了。

    老秦王长吁一口起,拍了拍腿说:“近来秦国连日胜仗,其余五国皆惧我秦军,便是要联起手和我秦国死磕到底。依你看,寡人应该如何?”

    秦益抬了抬眼皮,偷偷的看了看老秦王的表情,在考虑要怎么说,才会既不触怒这他,又让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可造之材。

    他这种小动作,早就尽收老秦王眼底。“你就直说便好,寡人喜欢听实话。”

    “是。”秦益顿了顿答道,“孙儿以为,以秦现在的兵力,不宜与其余五国强硬抗之,不如退一步,方可修身养性。”

    “为何?”老秦王接着问道。

    秦益答:“我秦国长久征战,虽骁勇,但有一个硬伤,便是粮草不足。一直是以战养战,难以修内和巩固自己的政治稳定。”

    “如今,秦必须逐个击破其余五国,用争得的土地和粮草,再征战下一个国家。可是若五国联手,那秦国将因粮草不足,而吃亏。但其余五国目前的实力,即使联手抗秦,最后谁胜也是各占一半。所以五国之人也未必真的想战,倒不如坐下来谈谈,给我们自己一个喘口气的机会。”

    老秦王深吸一口气,面色沉沉的问道:“你的意思,是我秦人会因粮草而畏战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