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阴珠

    这次寻找纳瓦霍的队伍一共9人,除了我们三个摸金校尉、三个美国雇佣兵外,还有罗老板夫妇二人以及作为雨林向导的奎帕。等到明天天一亮,我们这9个人就将分乘两条装有变速发动机的小游船,从水路出发,先去当初纳索别克人初次发现纳瓦霍的神殿遗址,看看能否发现新的线索,如果还是和罗老板以前的历次探索一样并无收获,那就将由我领队,施展寻金定穴的手段继续寻找方向。

    据奎帕说,那座神殿的位置其实不算偏僻,到这座工厂的直线距离也并不算远,只是它位于一座名为“胡松”的高山上,那座山的地形很不寻常,东西跨度极长,南北跨度却又很短,山的南面形成了一道连绵十多公里的崖壁,海拔虽不到千米但坡度却接近直角,若要从南面爬上山壁怕是比登天还难;而要是从东西方向走缓坡上山,则要绕上十多公里的路,又得多消耗不少时日。

    不过,奎帕知道一条上山的“捷径”:这座山南面的崖壁虽然难以攀爬,但山崖底部却有一条纵向贯穿的狭窄山隙,足以让我们由南向北从山体内部穿过,再从山的北面上山,省时又省力,可说是绝佳方案。

    在当晚的践行宴上,我们就敲定了初步的行动路线。宴席间,罗老板还向我提起了一件事物:

    “胡兄弟,你们摸金校尉对墓葬之事一向知之甚广,不知你可曾听过一种很少见的陪葬物,叫作‘阴珠’?”

    他所问的阴珠,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鬼字篇中,涉及殉葬的部分里确有提到,我虽不知他为什么问起此物,但也还是努力回忆起书中内容,答复他道:

    “我确实听说过,但并未亲自见过。据我所知,阴珠是一种减缓尸体腐坏的器物,一般放在尸体口中,其质似玉,大小不一,有的只有黄豆粒那么大,有的能有拳头那么大,性极阴,可凝水为冰,虽然防腐的效果不错,但因为阴盛阳弱的性质,被古人视为不详,很少应用在墓葬中。哪怕到了解放后,咱们国家的考古队一共也就采出过两颗,还都很小。”

    Shirley杨补充说:

    “罗老板是想说纳瓦霍与阴珠有所关联对吧?这倒确实是一个可供思考的角度。中国历史上,对于阴珠这种陪葬物的由来并无可信的记载,但却有很多野史、志怪传说与其相关。我以前在唐代文学家段成式所写的《酉阳杂俎》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三国时期,孙策打下江东后,驻屯于吴。当时有个年长的道士,名叫于吉,往来于吴郡、会稽之间,修筑精舍,焚烧香火,诵读道书,制作符水,为人治病,当地人多尊他为仙。

    因为百姓对于吉的爱戴不下于孙策,令孙策颇为恼怒,于是他下令逮捕于吉,枭其首丢入东海。斩首于吉不久后,孙策伤病发作而亡,民间皆称其是因弑神才遭此报应。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在孙权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怪事:某夜,东海之上漂来一具巨鲸尸首。当时正值盛夏,夜里闷热非常,但这鲸尸竟通体覆盖冰霜,稍一靠近便有寒气逼人。

    这引来附近渔民上百人围观,大家都觉得此非凡物,无一人敢上前触碰。天亮后,还是官府派人来解剖鲸尸。鲸尸的皮肉被冻得极为硬实,用刀斧凿劈,如凿冻土。最后,20余名官兵花了两天时间,才终于把大部分尸身凿碎。在鲸尸的肚中,人们发现了一件奇物,竟是于吉的人头!他依然面容安顺,黄发垂髫,只是结着一层厚冰,远远看去好似一个冰球。这于吉的人头正是寒气的来源。

    此闻一出,震惊了吴王孙权。于是他命人将于吉人头带至殿上,烧铁鼎来烹烤,但竟依然无法解冻。为替兄长孙策雪恨出气,孙权又命猛将太史慈以重锤砸击人头,没成想,这人头虽能耐烈火,但却并不坚硬,没出几下就被打成了碎块。

    据说,于吉的人头碎作整整三百六十块,每块都保有不散的寒气,因此散落民间后就成为了阴珠的原料。唐朝平边将军赵集为保自己死后尸身不腐,私藏了一颗于吉的牙齿,打算百年之后用以陪葬。他与作者段成式交好,正是他告知了作者阴珠的由来。”

    胖子听了有些不屑,说咱们哥们平时自认吹牛已吹出了门道,没成想古人扯起淡来更是没边没沿,看来要比吹牛还得是老的辣。Shirley杨却说,中国古代典籍虽多有夸张虚写,但应该不会凭空捏造,同样是记载古代的大洪水,中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西方也有诺亚方舟的传说,说不定这阴珠真是和纳瓦霍同源,只是同样在东西方产生了不同的流传背景。

    Shirley杨嘴角粘了个饭粒,我一边帮她擦掉,一边对她说,这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说的可能是同一场世界级的史前大洪水,但这阴珠却几乎不可能跟纳瓦霍有什么关联,那东西很可能就是一种品性极凉的玉石,不像纳瓦霍这样,随便一个碎片都能复活生命。要是阴珠真有这种功效,古代那些渴望长生的帝王早就把它奉为神物了,绝不会像今天这样,连史册上都没几句记载。

    听了我们的话,罗老板未做回应,只是把桌上的白酒一饮而尽,辣得直咂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