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地底神兵

    这也是说故事的人,想说这个故事的原因,就是帮大家梳理清楚很多事件,之所以会出现的另一个有可能的原因。

    相信大家也感觉到了,为什么小四娘的未来,会发生在三娘的身上,不是应该是五娘才对吗?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两个人的辈分,还记得吗?子胥说过,他是小四娘的太爷爷,而小四娘说,她是子胥的姑奶奶。要想让他们成为同一辈人,就得让一个人的辈分提高一辈。所以四娘的未来,想让子胥来配合,就得回到过去的三娘。这个时候,她说是子胥的姑奶奶,子胥就只能说,我是你的爷爷了。

    但是我好奇的是,小四娘要说出那句,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子胥会怎么回答呢?

    好了,不再替说故事的人拖延时间了。我们接着回到堂上,看三娘和三郎是如何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吧。

    在齐三郎刚要跪下的时候,太后三娘就立刻抬手止住了。

    “齐将军免礼。”

    “谢太后。”话虽如此,但三郎还是跪下行了一礼。

    “将军一路辛苦了,此时回朝,可是前线有紧急军务,需要回来与哀家及众臣工一起商议。”

    “回太后,正为此事。不过请太后不必担忧,若是前线战事告急,无论如何在下也不会擅离职守。在下此次回来,不是告急,而是告捷的。”

    “果有此事?快快把话说明,给哀家及众臣工听。”

    齐三郎站在大殿之上,望向太后时,表情更加疑惑,“此次边关战事,得以告捷,难道太后不知?”

    听了这话,太后笑了,“听到齐将军有此言,哀家终于可以安心了。想必齐将军是依了哀家的计谋,哀家本想瞒下此事,让这个军功由齐将军及军中各参战将领及士兵所有。但齐将军既已把话挑明,那哀家就不隐瞒了。那条密道,的确是哀家在多年前就已得知。”

    听到太后这样说,大殿之上所有的人,全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因为这段话,虽然简单,可是他们却听不懂,更不清楚那条密道究竟是什么。

    太后将手微微一抬,似在示意齐三郎先帮她把话接下去。

    果然,齐三郎立即就开了口,“殿内之人有所不知,在下此次提前回朝,除了告捷之外,还是来向太后领罪的。在下领兵出发之前,太后曾招在下去后殿商议,不知殿内众人可还记得此事。”

    这句话说完,众人的脸上都出现各种不同的表情,其中一些人立刻就把头低下了,另一些人同时将脖子高高扬起。这两种不同的反应,也预示在当初,对太后把男人招进后殿时,两拨人不同的态度。

    一拨人坚定的认为,这只是边关战事在即,太后的一种示好的行为,希望领兵的统帅能感受到太后所给予的厚望,是真的将这个外族而来的将军,与本族人视为一家人的举动。更何况后殿之内,服侍的人众多,各班人马都有内应。太后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与统帅发生任何私通的关系。

    而另一拨人,也是很坚定的认为,一个寡妇带一幼子,想要依靠男人,除了用身体来交换以外,就别无二法。

    当时到目前为止,齐将军像是根本不知道有这两拨人存在似的,只是接着说道,“那日太后将我邀入后殿以后,就命人取来了前线的地图。她亲自用笔,在地图上为在下标出了一条路线。并且让在下途径某处时,留下二十余人即可。无需他们再往前进,只要将一个藏于粮仓之下的密道挖通,将那处守好,定会有人来救。

    在下当时,对此言并不十分确信,快到前线之时,接到密报,知敌人也由小路杀了过来。本来边关把守之人就已无多,又有粮草要运,故一意孤行,把人全部带去了边关。苦守数日,实在支撑不下去之时,才回忆起了出征时太后给出的应对之策。

    为防有变,在下亲自领兵数十人,回到太后当初所指之处,带队将密道挖通。谁知竟犹如神助,在密道挖通之后,竟有一支神兵早在此守候。只等这一段路途,就可从地底直接进入敌方阵营。

    在下同他们一起前往,亲眼见到已将敌人众将领全部杀死,夺其军营,砍下旗帜,挂上了我方统帅的军旗。这才策马扬鞭,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想向太后领罪,延迟了军务,就辜负了太后一片苦心。

    请太后即刻下旨,处罚我一人即可。”

    说完,齐三郎趴在大殿上,长跪不起。

    太后再次展露了笑颜,起身走下龙椅,径直来到齐三郎的面前,但是却没有先将他扶起,而是用一种怪异的目光,投向了众人。

    “想必各位此时定在猜想,那天地底神兵到底从何而来,而那条密道哀家又是如何得知的。齐将军请起,先站回原位去,接下来的问题,由哀家来为众人解释。”

    说完,她的手一扬,大喝了一声,“来人啊,将赵大人和刘大人先行拿下,取下他们的官帽,脱去他们的官服,着其跪在堂前,听哀家把话说完。”

    太后的话音刚落,大殿之外就冲进来一批黑衣武士,按太后的命令,将两人身上一切与官位有关的一切全部除掉,只留一身已经泛黄发旧的白衣,按到在了众人的面前。

    太后鄙夷地望着两人的衣服,同时再次发号施令,“接下来,将与这二人有关的人等全部拿下,包括我的亲儿在内。除去他们身上所有的一切,绑来跪在哀家的面前,好好聆听哀家的教导。他若不来,传哀家的话,就将他在后殿即刻杖毙!”

    这段话说完,大殿所有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包括那些没有牵连此事的人,也都是半天回不过神来。

    太后要将她自己唯一的一个亲生儿子,当朝小陛下杀死,简直是千古未有之奇闻。

    但是那些黑衣武士,可以说半分犹豫都没有,就即刻行动了起来,从后殿将已经吓得浑身发抖的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拖了出来,除去他身上的龙袍,丢到了太后的脚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