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绝境通知 > 第十五章 潜移默化

第十五章 潜移默化

    赵凡星开始准点上班之后,于超和韩晋阳就变成了自愿早到晚退的积极分子。

    之前江默和杜总商量过,技术部这帮人全都是夜猫子,睡得晚起得晚,而且来那么早也没意义,不如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保证工作时间即可。

    于是大部分人选择九点左右到岗,虽然只是半小时差别,但这明显与他们的生物钟更匹配。

    于超和韩晋阳已经能精准踩点。江默发现了好几次,两人或其中一人和赵凡星一起走进公司。

    绝了,赵凡星是开车来的,会从地下停车场上电梯,江默不禁深深佩服舔狗们对时机的拿捏。

    中午于超照例有一句重复的台词:

    “凡星姐,我们下去吃饭,要不帮你带上来?”

    一律婉拒,理由是自己也想下去走走。

    赵凡星看来不是吃货,除了偶尔和杜总赵总一起吃饭,她的午餐非常简单——三明治加咖啡,就在窗边的小圆桌旁解决。

    江默吃完午饭,也顺手买了咖啡上楼。寒冷的冬日,来一杯滚烫的榛果拿铁,暖胃又暖心。他看到,赵凡星的那杯是加冰的美式咖啡。

    年轻人的胃真好。

    对于美式咖啡,江默一向敬谢不敏,不就是浓缩咖啡加水吗?如果非要说喜欢咖啡豆的本味,直接选择意式浓缩Espresso好了,那个的本味更纯更真。

    网络上关于那家连锁咖啡店的段子,最出名的肯定是中杯、大杯、超大杯,几个演员硬装成强迫症患者,被缺失的小杯折磨得痛不欲生。

    其实小杯是有的,当然,是曾经有;可能因为选择的人太少,后来就取消了。杯型和二两的酒盅差不多,只用来喝意式浓缩。现在明面上的菜单一般是没有浓缩咖啡的,但可以要求店员直接给你不加奶不加水的萃取液,实际上那个就是Espresso。

    尝试过一次后,江默果断选择放弃,即便加了糖,对他而言也太苦了,喝完直想吐,还是花式咖啡更适合他。

    江默搭了句话。

    “这不苦吗?”

    赵凡星不置可否地看了一眼江默手上的咖啡杯,江默瞬间醒悟——这是两个对立流派之间的相互鄙视。

    “有时间吗?请教几个问题。”

    当然有时间,请教就见外了,探讨。

    还是昨天的话题,根据赵凡星的了解——江默猜测源自赵总——于超所理解的智能交易系统是存在的,在海外应用很久了。

    “是有的。”

    江默想了想,给出了肯定回答。

    “不过其中比较有效的,都是基于语义理解的量化交易。”

    “也就是说,用计算机分析财经新闻、重要发言甚至是社交网络中的文章,以此判断多空方向;确实有一定可靠度,这方面计算机的处理速度比人要快得多。”

    “普遍还是分析英文文本,中文的现在还不行。”

    后来中文也很行,科技确实一直在发展。

    “主要还是外汇短线交易,特别是重点经济数据公布时,可以直接观察到算法交易的操作痕迹。

    “能占到外汇交易的……很大一部分。”

    后来至少八成,目前应该不到五成,江默选择了保守的说法。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欣赏一下,比如——每月第一个周五的美国就业数据,还有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决议,以及之后美联储主席发表的讲话。

    “美联储那个不推荐,时间太晚,影响睡眠。

    “在数据公布后的一瞬间,价格就会剧烈波动,大多数情况是上蹿下跳,明显带有自动化交易的特征,一般能持续两三个小时。

    “如果数据没有在根本上改变基本面,行情可能会恢复到公布前的状态,就当什么也没发生,只是冲动了一会儿。”

    注1:美联储相当于各国央行。

    类似于ONS,江默的思维又被自己带偏了。

    赵凡星表示会去看看。她又问:

    “有什么参考书推荐吗?”

    江默愕然:难不成你是真喜欢学习?

    “人工智能或者算法方面的书,可能不太适合你看,这都需要一些前置知识;科普读物的话……说实话我不太清楚。”

    主要是记不住书名。

    赵凡星表示经济或金融方面的也行,自己最近比较感兴趣。

    江默回忆了一下,这倒有不少。

    “《非理性繁荣》,看过吗?”

    没有。

    挺好,这书还挺经典的,作者在未来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江默印象颇深。

    回到工位,韩晋阳很快在聊天软件上询问:

    “你们在聊什么话题?看上去挺投机的。”

    有吗?江默没什么感觉;倒是赵凡星用的香水闻起来挺舒服,像新鲜的橙子。

    “聊了一会金融和交易。”

    过了几分钟,韩晋阳挪了半个身位过来。

    “老江,我能做期货交易吗?”

    这取决于你有没有钱。

    “不是,我是问,我适合做期货交易吗?”

    江默从漫不经心的状态中切换出来,略做思忖,然后诚实地回答:

    “我不知道。”

    话说你为了和赵凡星找个共同话题,也真够拼的。

    适不适合,口说无凭,得在实践中验证。有些人自认为智力过人、处事冷静、逻辑严密,但放到期货这个残酷的市场上,可能还不如普通人。

    “你可能有一些优势。”

    不是博士学历,也非数学天赋。

    “你应该不是单纯地想赚钱,倒是能避免一些患得患失的情况……”

    韩晋阳顺坡下驴地回应:

    “对对对,我主要是想体验一下你们这些赌徒……你们这些投机分子的心理,输赢不会太在乎。”

    TMD装什么大尾巴狼,江默顿时火大,他最看不得这副嘴脸。

    未来有个期货圈的名人,号称致敬交易大师利弗莫尔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写了本名字相似的书。开篇就是——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做期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做期货,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TM不是《北京人在纽约》的台词吗?

    随后宣称自己财富自由后精神空虚,经高僧点拨后决意布施世人,江默读到这里果断弃书:装腔作势,三观还不匹配。

    这本书出版后没几个月,作者跳楼,原因就不用说了。

    确实,操盘手是个高危职业,职业病是抑郁症,不得善终的概率比正常人类大得多。

    江默想到这里,把身体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

    “我有个老乡,现在是期货公司的小领导,找他帮忙开户有优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