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路远,我自逍遥 > 第6章 成名的背后不止有荣耀,还有枯骨

第6章 成名的背后不止有荣耀,还有枯骨

    剑,始终还是到手了,莫不凡不是食言而肥之人,说比武满意了就送剑绝不含糊,但这把剑和祁天想象中的绝世好剑之间,大概是缺少了绝世二字。

    平平无奇的三尺青锋,宽二指有余,按照祁天的要求,重量是足够了,但质量甚至比不上莫五手上那柄。

    没办法,谁让你把人家府门的牌匾砍了呢?

    虽说是无心之举,终究已成事实,大门外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人家莫庄主好歹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家,不要面子的吗?能送你剑就已经算得上脾气好了。

    莫不凡把剑交给祁天时的原话是:“既然你都这么能打了,兵刃之利于你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这柄青钢剑足够你闯荡江湖。”

    祁天还想争取争取所谓的绝世好剑,被莫老头直接轰出了名剑山庄......

    待祁天离开后,名剑山庄贴出告示:闭门谢客三日,理由是:修葺匾额。同时在府门口单独立起一块木牌,木牌上刻着八个烫金大字:祁天于狗不得入内!

    名剑山庄前厅,莫不凡拿起下人端来的茶水,轻轻吹开茶杯口的茶沫,用他那根如厕后不知道洗没洗过的手指,在杯口旋转一圈,拂去茶沫弹到地上,才慢慢饮用茶水。

    老门房进入厅堂对着上座的莫不凡施礼道:“老爷。”

    “嗯,人走了吗?”

    “走了,走的南边那条大道,我亲眼看着他下的山。”

    莫不凡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走了好!走了好啊~”

    “老爷,您真的和这少年的师父相识?”

    “嗯,相识,想来应该是我猜想的那个人。”

    “那个人是?”

    “不该问的别问”莫不凡语气突然冷了下来,老门房连忙称‘是’低头不敢再问。

    不过片刻后莫不凡又恢复了之前和蔼的神态:“老莫啊,你也跟了我这么多年,这么跟你说吧,当年剑圣柳云在尚未成就剑圣之时,曾败于那人之手。”

    老门房心下一惊:“难怪会教出这样的徒弟。”

    “嗯,当年他一个人就把江湖搅得天翻地覆,要不是事情闹得太大惊动了朝廷......罢了罢了,不提也罢,一晃三十年光阴,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他了,他的徒弟......呵呵,这个江湖又要不平静咯~”

    莫不凡面带笑意望着远处天边的云彩,思绪已然不知飞去了何处。

    祁天离开名剑山庄后就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要去哪?按照老头子的吩咐已经“借”到了一把剑,接下来只需要在七月前赶到燕州城就行。

    可这里就是云、燕两州的交界处,不骑马光用脚走都花不了十日,这多余出来的好几个月时间老头子可没给他安排。

    官道之上永远少不了歇脚的驿站和茶肆,这不,走着走着就看见一间用木头搭起来的茶肆,从木头腐朽的程度来判断,已经有了些许年头。

    “老板,来一壶茶,再来半斤牛肉!”

    “好嘞~客官您稍等。”

    茶肆内三三两两的过路客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官道上开店的好处就是永远不会缺客人。

    茶肆老板是个满脸横肉的大光头,肌肉虬扎,生的那是孔武有力,如果有当差的官人路过,估计都能拿着通缉画像看个半晌。

    祁天选了一张还算干净的长椅坐下,才坐下没多久,就陆陆续续经过两队人马,马不停蹄奔着官道尽头而去,尘土飞扬,好几个没来得及护住吃食的客人碗里已经是全是灰尘。

    “呸呸呸,走那么急赶着投胎吗?”

    “呵~也就是他们走了听不见,你才敢发发牢骚。”

    隔壁被污了一嘴的客人开始发起牢骚。

    “听说静心师太回庵了,要在水月庵开一场法会,这些人恐怕是奔着静心师太去的。”

    祁天耳朵动了动,水月庵?静心师太?是有名的江湖人物吗?反正老头子从来不给他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静心师太飘渺出尘,岂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觊觎的?”

    “嘿,你别说你不心动?”

    “我...我也是凡夫俗子,我也想一亲芳泽,奈何没有那个实力啊。”

    “唉~”

    “唉~”

    这人的话好像突然引起了共鸣,旁边好几桌的客人都同时叹气起来。

    祁天撇了撇嘴:“不就是女尼姑嘛?头发都剃光了你们也有兴趣?”

    “少年,你怕是外地来的吧?如若见过静心师太本人,你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这倒是勾起了祁天的好奇心,当即向这些本地人打听:“这水月庵很有名吗?静心师太又是何许人也?”

    这一问仿佛洪水开了闸,那人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

    原来静心师太早年间也是一名江湖侠客,善使一条蟒皮长鞭,鞭法以灵活多变著称,经常帮助官府捉拿一些要犯,一时间声名鹊起。

    要知道这样的事是最容易得罪小人的,兴许是被师太抓过的贼人报复,有一日趁着静心师太远行,贼人将师太一家人满门屠戮不留活口。

    待到师太返回,见到的已经是一地的腐肉和枯骨。

    静心师太一夜之间白了头,多方打听终是寻到贼人山头,以一人之力杀掉数百名贼人,连山下的小溪都被染成了红色。

    那一战杀出了一个白发女魔,也杀出了一位静心师太,至那以后她不想再留着三千烦恼丝,自行剃度入了佛门,建立起了水月庵,弃了蟒鞭,改用了拂尘。

    水月庵一开始招收的都是一些身世凄凉无家可归的女人,静心师太教她们习武,和她们一起修习佛经,经常帮助附近的百姓,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水月庵从救济性质的尼姑庵变成了有名的江湖门派,很多女子慕名而来想拜入门下。

    祁天听完不由感叹:“真是位奇女子~”

    相比静心师太的长相,祁天对她的武功更感兴趣,鞭法用于拂尘之上,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光景。

    于是祁天接下来的目的地就有了。

    啪~祁天一拍桌子:“我也要去水月庵看一看。”

    “吁~~~~~”旁边众人嘘声一片。

    这时候光头茶倌走过来,用他那高出祁天一个头的身高,居高临下的看了看桌子,又看了看拍桌子的白衣小哥,不满的说了一句:“客官唉,桌子不经拍,您轻点~”

    声如洪钟,吼得祁天脑瓜子嗡嗡的。

    好半晌祁天才恢复过来,尴尬的对着茶倌拱手笑了笑,再看向光头茶倌时眼中多了几分恭敬,高手在民间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