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家师诸葛亮 > 第十九章 大汉必胜

第十九章 大汉必胜

    姜阳与赵融带兵四千,走陆路沿夷水南行;廖化带兵一千乘竹排,带着辎重,沿夷水顺流而下,两部互为引援。

    大约一个时辰后,天色大亮,行军差不多六里,一队探马来报。

    “禀军师,前方五里,发现吴军行踪,看旗帜,应是孙桓部,约有五千众。”

    “辅匡别都大军在何处?”

    “吴军身后约四里。”

    昨夜戌时(晚上七点),姜阳在说服诸将后,就立刻派了一百军士抹黑过河传令,让辅匡缠住孙桓,为消灭陆逊争取时间。

    “好,再探。”

    “喏。”

    为了避免与孙桓部错过,今天姜阳一共派了十队探马出去,呈扇形搜索。

    “传令兵,命廖化别都舍舟上岸,与我部合兵一处。命辅匡别都紧随吴军,与我部夹击孙桓。”

    传令兵分头而去,姜阳转身看向赵融:“别都,野外大军对垒,非末将所长,此战,劳烦别都领军,末将愿作先锋。”

    他对自己的指挥水平还是有清醒认知的,打点偷袭,用点奇谋还可以,这种万人规模的两军对垒,他连怎么布阵都不知道。

    这不仅是他的知识盲区,小书童的记忆里也没有相关经验。

    专业人干专业的事,姜阳不想因为自己的狂妄无知害死兄弟们。

    “军师过谦了,融敢不从命。”

    姜阳自称末将,赵融不能真把他当下属,仍以军师尊称。

    他也没有过分谦虚,军师一般是运筹帷幄的,打仗嘛,还得是他们武将来。

    观察了一下地形后,一条条军令从赵融口中发出,不到半柱香,大军就调整完毕。

    一千六百精锐在前,以盾车和盾刀兵为主,对敌时在大道上列阵;

    左右各有八百兵马,以弓箭手为主,战时将占据侧翼浅丘;

    姜阳部八百人被安排做了后军,作为预备队压阵。

    “别都不愧为当世名将,末将佩服。”

    这话姜阳发自肺腑,如果让他来,勉强应该也能有这么个样子,但阵型绝对没有这么严整,各部的调度也没有这么顺畅,时间更是不知道要多久。

    “雕虫小技,雕虫小技。假以时日,军师必胜融十倍。”赵融抚了抚须,十分受用。

    布置完毕,大军继续向前行进。

    只是前进不到两百步,又一队探马来报。

    “禀军师,吴将孙桓已带兵撤退,看方向,应是向夷道城而去。”

    姜阳与赵融对视一眼,都有些震惊孙桓的果断。

    他俩很确定,孙桓是没收到陆逊战败消息的,不然他早已撤退。

    可他得到姜阳大军的消息,竟然立刻就判断出陆逊部已覆灭,直接放弃援救。

    这份决断,无愧东吴有数的名将。

    更关键的是,快,没给姜阳任何留住他的机会。

    “辅匡别都可有追去?”

    “不曾!大军停在原处。”

    姜阳轻叹一声,也不能怪辅匡,带着溃兵,士气低落,能跟在孙桓身后已是不易,要他带兵去追,确实是有些难为他。

    “别都,请领兵与辅匡别都合兵一处,在后追击孙桓,若让他逃回夷道城,后果不堪设想。”

    “我领本部兵马,与廖化别都汇合,走水陆到前面阻击孙桓。”

    “喏。”

    廖化刚收到上岸的命令,正选好登岸位置,就看到姜阳领兵前来,几句话说清楚情况,两人率一千八百兵马向下游疾驰。

    竹排虽没有船快,但顺水而下,仍比走陆路要快很多。

    一个多时辰后,终于在下溪口的位置发现了孙桓大军的踪迹。

    姜阳看了看身后两里处的孙桓大军,再看看堪舆图上那一个巨大的回弯,再继续走水路已来不及。

    他立刻派了一队兵马继续沿水路去给傅肜报信,请他带兵过来围堵,然后指挥着将士们登岸。

    这一次,将士们登陆作战已经非常有经验,都不需要姜阳指挥,盾车兵先行上岸布置防线,盾刀兵和长枪兵紧随其后,弓箭手最后上岸,竹排上的投石机也做好准备。

    一切有条不紊,非常迅速。

    孙桓还没品尝过这一套先进战法的滋味,也同样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见姜阳不知死活的登岸,立刻带兵前来,要把他们赶下水去。

    毫无疑问。

    头破血流。

    不一会儿就丢下两百多具尸体。

    孙桓不愧是名将,见事不可为,立刻放弃,留下一部兵马断后,自己扬长而去。

    姜阳用望兵术看了一下,孙桓只带走了大概三千五百人马,看来他路上已经这么干过一回。

    只是,姜阳岂能让他如愿,同样留下三百兵马,自己与廖化带着一千五百大军继续追赶。

    蜀军由于在竹排上休息了一个多时辰,又吃饱喝足,体力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大约一炷香之后,再度赶到了孙桓的前面。

    可孙桓毫不纠缠,直接扔下一部兵马,再度逃循。

    姜阳无奈,只能继续分兵。

    明明是应该很激烈的阻击战,活生生打成了马拉松比赛。

    双方的行军速度都极快,打着打着,已能远远看见城池的虚影。

    两军再度相遇。

    经过数次分兵,姜阳和廖化身边已只有五百兵马。

    可这一次,孙桓不跑了,带着两千兵马就向他杀来,杀意滔天。

    看样子,他认为夷道城就在眼前,已经安全了。

    只是他不知道,傅肜早就在城外等他。

    看着杀过来的吴军,姜阳颇为无奈:大意了,我可没想着为刘备尽忠啊,诸葛丞相还在等我辅佐,关家虎女还在等我迎娶,大好的河山等着我去欣赏,我还有好多事没干呢。

    “军师,那边有个水泊。”

    姜阳第一次觉得,刘义的公鸭嗓竟如此动听。

    “将士们,到水泊边列阵。”

    蜀军依靠盾车的防护,且战且退,终于退到了水泊旁。

    姜阳看着远处骑在马上的孙桓,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下子,孙桓你该退了吧,放心,这次我一定不追。

    可让他傻眼的是,吴军居然在列阵,而且是最有穿透力的箭矢之阵。

    看着那充满肃杀之气的吴军战阵,姜阳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

    穿越过来这一天,他虽一直在打仗,也颇有战果,可基本都在取巧。

    这种硬碰硬的阵地战,他还真没打过。

    好在,现在他身边是从绝壁之战就跟着他的白毦兵精锐,刘义、何勇、王老三、杜泼皮......

    傅肜那边也是他的亲兵。

    转头向袍泽看去,所有人也都盯着他,无一人露怯。

    感受着袍泽的信任,姜阳的战意也渐渐充满全身。

    “别都,此战,你来调度。”

    “喏!”

    说完,姜阳接过马槊,直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将士们!你们也看到了夷道城的城墙,傅肜别都,很快就会来救援。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三十多架盾车,很快被分成五个方阵,三个在前,成品字形,把战阵牢牢护住;两个居中在后,守住三个方阵之间十多米的间隙。

    姜阳在第一排最中间的方阵里,直面吴军阵锋。

    只要他战在这里,军阵就不会崩溃,所有人,就有机会活命。

    那孙桓没有废话,长剑一挥。

    “杀!杀!杀!”

    吴军喊着整齐的号子,踏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杀过来。

    不快!

    却压迫感十足。

    这一幕,昨晚姜阳领教过,不过当时他兵力占优,又有投石机,很快就让吴军丢盔弃甲。

    今天,除了勇气,什么都没有。

    双方很快进入弓箭手的射程,蜀军被彻底压制,姜阳再次感受到了在竹排上面对吴军战船的感觉。

    令人窒息。

    好在盾牌数量足够,双方都没有给对方造成多大的伤害。

    数十息后,吴军的长矛撞上盾车,白刃战,正式开始。

    一个吴军小校,见盾车没有如往常一样动摇,居然扛着盾牌,就往盾车撞来。

    “咚!”

    巨大的撞击声吓了姜阳一跳,盾车摇晃了一下恢复原样,那吴军小校的盾牌则掉到了地上,姜阳没有客气,从缝隙里一马槊捅过去。

    透心凉。

    如此的撞击声不时传来,盾车被撞得摇晃不止,没想到吴军的战斗力如此强大。

    只是,注定没什么效果。

    天上的箭矢也一刻不停地乱飞,姜阳只能与其他人一样,猫着头,躲在盾车后面,从缝隙里寻找不要命的倒霉蛋。

    这样的战斗没进行多久,吴军很快改变了战斗方式,从盾车之间的间隙进攻。

    这一下,就变成了盾兵与枪兵之间的较量。

    不过,蜀军仍然占优,冲进来的吴军,将面临三个方向的攻击,很快就败退回去。

    “怎么样,一点点小发明,就让你们毫无办法。”

    姜阳正在洋洋得意,只听“咚”的一声巨响。

    一辆盾车,被撞翻在地。

    那车前的盾牌碎成了数块。

    盾墙之间,出现一个两米多宽的豁口。

    而盾墙外面,已挤满了吴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