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浊溪之子 > 第七章 生活的不易

第七章 生活的不易

    01

    过了元旦,405又传来好消息。老六陈敬参与制作的《角落里的民工》,获得大学生电影节的纪录片金奖。

    这部片子,是2000年上半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几名学生,深入到BJ丰台、海淀两区的多个工地,拍摄了几十位民工的真实生活制作而成的。陈敬参与了这部片子的部分拍摄和部分后期制作。

    当405的兄弟们在寝室电脑上看完这部纪录片时,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们想不到,有这么一群人,吃着最差的饭菜、住着最脏的房间,干着最重的体力活,与亲人长年分离,只为了挣那点微薄的工资。

    董庆伟红着眼眶说:“我之前以为像我阿爸这样的农民最辛苦,没想到这些人更辛苦。他们住的那地方,简直是垃圾堆呀。”

    冷雪军道:“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新闻的生命呀。老六,向你学习了。”

    到了期末,大家都泡在图书馆复习。有了方桂语的陪伴,金问山觉得泡图书馆的日子没那么枯燥了。方桂语会给他带一些奇奇怪怪的零食,休息时,两人躲在图书馆二楼与三楼的楼梯间互相投喂。

    期末考考完后,方桂语要坐飞机回大连,金问山送她到了首都国际机场。过了安检口,方桂语冲他挥挥手,转身走了。金问山心里一阵落寞。

    02

    这学期回家,金问山和汪奇约好了一起坐火车。由于车票紧张,他们只抢到了一张硬座票。所以,两人只能共享一个座位。一个人坐一两个小时,再换另一个人。

    春运期间的硬座车厢,被挤成了菜市场。车厢里有做小生意的买卖人,有学生,有返乡的农民工。人体的臭味、吃食的气味在车厢里被混合,那味道甭提了。过道里挤满了人,连两节车厢的连接处都站满了。

    汪奇和金问山不敢吃东西,渴了只敢小口喝水——去厕所太麻烦了。从座位挤到厕所,再从厕所挤回座位,是个艰巨的工程。还有,由于用厕所的人太多,列车员来不及清理,那里面的画面,简直不忍描述。

    经过了30个小时,列车终于抵达喜州站。走出火车站,金问山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仿佛获得新生。他问汪奇:“你每次往返,都是坐硬座吗?”

    “哪有那么好。有时候买不到座票,就站过去呗。”

    金问山愣了一下,接着问:“我的意思是,你都没买过硬卧吗?”

    汪奇笑了笑说:“硬卧没有学生票优惠,我舍不得。问山,我的家庭条件你是知道的。”

    当金问山蓬头垢面地回到家中时,父亲金建库差点没认出他来。母亲潘新月心疼地说:“以后买不到卧铺票,就买机票。咱们家不算富裕,可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

    看着双鬓已略微泛白的父母,金问山心中一暖。金建库夫妇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对自己极省,对他这个儿子,可是非常舍得花钱。从小到大的玩具、书包、学习用品,金问山用的都是家庭条件允许内最顶的。

    03

    大三下学期,天子娇子们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未来的方向,无非三个选择:考研,出国,工作。

    405没人出国。考研的只有一位,老二冷雪军。

    老大董庆伟准备回大理,可能是大理州,也可能是剑川县。

    老三金问山要回三江省,他希望能进省会桑岭市的媒体。

    老四梁文辉准备去广州工作,算是跟了女朋友祝佳琪。

    老五张春耕说是要考公,考到哪儿就去哪儿,他说:“对我们山东籍大学生来说,考公比高考更重要。”

    老六陈敬是北京人,自然是要留京了。

    金问山和方桂语聊过毕业后的去向问题。金问山父母给他划的就业范围是上海或三江省,方桂语的选择范围更小——DL市——郊区都不行。

    方桂语说父母年轻时忙着搞服装厂,临近四十才有了她,所以特别宝贝。当年高考后填志愿,非要方桂语报大连理工,后来在班主任的再三劝说下,才报了人大。

    面对着“毕业即分手”的现状,两人选择了当鸵鸟,心照不宣地不再讨论此事。

    04

    四月,北京城莺飞草长,分外美好。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的汪奇打来电话,邀请金问山去昌平玩。金问山正盘算着带方桂语出门踏青,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到了昌平,已是中午。汪奇带两人去了亢山广场边上的东北菜馆吃了午饭,然后打的去十三陵水库游玩。

    十三陵水库树木葱郁,空气清爽,颇有老家喜州的感觉。方桂语大概是在北京城里呆太久了,来到这大自然中也很兴奋,走路蹦蹦跳跳,一路说个不停。

    三人来到一处亭子,方桂语去水库边拍照,汪奇和金问山坐在石椅上闲聊。

    汪奇说:“我本来有保研资格,但我们系里的辅导员暗示我放弃。”

    “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放弃了。据说这保研名额是一个官二代要的,我非要争的话,应该能赢,毕竟我有三年的奖学金。但这样做会得罪很多人,也会让辅导员下不了台。”

    “那你太吃亏了。”

    “我们得面对现实啊!能盯上我的保研资格,说明人家经过综合考虑,我是最软最好捏的柿子。辅导员说了,系里争取给我弄一个‘BJ市优秀毕业生’,作为交换。”

    金问山感慨这残酷的成人间的游戏规则,沉默良久。

    汪奇悠悠然问道:“问山,你知道为什么咱们浊溪的鱼,又大又好吃吗?”

    “为什么?”

    “因为水够浑浊。浑浊说明水里营养丰富,小鱼容易长成大鱼,也有更多机会逃过捕食者的追击,猥琐发育。”

    金问山点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汪奇说:“刚上大学时,我看不惯所谓的‘潜规则’。现在,我完全接受了。对我这种社会底层出来的孩子,浑浊的环境,可能更有机会。”

    “可我们没钱没权,拿什么和别人拼?”,金问山还是有些担心。

    汪奇咬了咬后槽牙,脸上闪过一丝杀气,“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拼是就是一股狠劲。咱们是浊溪之子,要玩浊的,怕谁?”

    金问山哈哈一笑:“浊溪之子,这名字好。我要用它当我的网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