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异能穿越之北境王妃 > 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秋十月

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秋十月

    于是很多人开始思考了,想着想着就卖了身,主家仁慈,从来不把他们当奴隶看。他们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于是更多的人开始争先恐后的卖身,也包括她的爹娘。

    翡翠收回思绪,朝萧文彬行了礼便转身走了。萧文彬三人倒是有些莫名其妙,怎么小丫头一阵开心一阵忧伤的。

    云熙坐在软罗汉榻上,手里拿着这个月的账本,一边吃着糕点。

    “还不行,的改进。”

    云熙合上账本,海产品作坊是主要盈利作坊,纺织品是利润率最大的作坊,水泥作坊还在执行辅助功能。不过各路商人对此的兴趣最大,这里面多少有些窥探的意思。不过经过和寒王的商议,还是决定暂时只在凉州府的大户人家售卖。

    听了翡翠的回报,云熙满意的点头。妙玉和妙风果然是最适合小三叔的,有他们在,事情会顺利很多。

    且说另一边,靠山村,村长带着小村子开心的回到了村子里。大毛手里还紧紧的攥着那个鸡蛋,他要留着回家跟二毛一起分享。

    村口老槐树下的铜锣被敲的震天,一百年来的传承,只有在村子里有重大事情的时候,铜锣才会被敲响。

    村民很快都聚集在老槐树下,村长站在最高处,看着村民,卖了个关子。

    “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们着急来吗?”

    没想到真有人回答“为了旱灾的事情吗?”

    村长摇头,又点头。村民纳闷,这村长先是摇头,后有点头是个什么意思啊。

    村长摆摆手,让村民安静下来。

    “知道卧龙村不?”

    “那现在谁不知道卧龙村啊!全北境都闹旱灾,很多地方都逃荒,死了多少人了。就这卧龙村不但没有挨饿,还家家有酒有肉,很多人家还建了青砖瓦房。”

    “就是,那是富得流油啊!”

    一个常年在外走商的说道“何止!卧龙村作坊出产的东西,哪里都是供不应求。”

    众人七嘴八舌的诉说着,同时言语中带着不自觉的羡慕妒忌。

    老村长听了之后不但不上火,反而笑呵呵的。

    “你们知道就好,老村长我今天可是给大伙谈了一笔大生意。”

    众人面面相觑,“什么大生意?”

    老村长得意的捋着胡子,“看见那漫山遍野的山葡萄了吗?”

    刚才说话那个跑商的村民眼睛一亮,“叔,您老不会是和卧龙村谈成了山葡萄……”

    “对,就是和卧龙村谈成了山葡萄收购的事情。”

    村民一下子被巨大的惊喜砸中了,人群开始发出热烈的讨论。

    “了不得啊,这卧龙村收那没人要的山葡萄,卧龙村作坊收购价格是一文钱一斤。”

    “一文钱一斤,咱们山上那么多的野葡萄,那得值多少银子啊?”

    “村长竟然谈成了这么一大笔生意。”

    村长看着村民欢欣鼓舞的讨论,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黧黑的脸庞笑成了一朵菊花。

    过了一会儿,村长见讨论的差不多了,就开口说具体的事宜。

    “大家安静下来,这扇葡萄的收购,那也是有讲究的。这大户人家做事,都是有条有理的。

    咱们必须和人家签订协议,咱们村子一共有四百多户,人家每日的收购量只有四万斤。也就是平均每一户分到一百斤。价格也是一文钱一斤,咱们距离卧龙村比较远。能给这个价格,而且还上门收购。这是人家萧家给咱们村子的恩惠。

    滴水之恩到涌泉相报,在这样的灾害年头。咱们村子能够得到人家的帮助,那就是救命的大恩。

    老夫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敢以次充好,往里面夹杂不该夹杂的东西。连累了咱们整个村子,都没有山葡萄卖。这就是断了村子财路的大罪,老夫身为村长,就要把他逐出族谱。”

    村长看着下面的村里,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才满意的继续说道。

    “当然我们村子每户人家的人口不一样,为了让每一户人家都能吃饱饭。这四万斤的葡萄我们要按人头分配。你们要是谁有意见,现在就提出来。等过两天协议来了,每个人都得签。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都觉得村长的话很有道理,村长一直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从来不会徇私,处事公道。

    这一次更是在旱灾年头,给大伙带来了一条生存之道。

    村民都大声的点头称是,这么好的待遇,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谁要是敢从中破坏,那就真的是村子的灾祸

    靠山村这边如火如荼的商议着,萧文彬那边也把具体事宜委任给妙玉处理。这妙玉也是奴才出身,能够得到主子的青睐。当然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但是他真的是沉着冷静,但是手段却果敢凌厉。很快,在刚柔并济的手段下,将那些人治理的服服帖帖。也再一次向萧文彬证明了他的才华和能力。

    红酒作坊被命名为酒仙庄园,第一批葡萄酒已经开始生产。相信不出一个月就会上市。不过久酒嘛,毕竟是时间越久越醇厚浓香。

    越往后越能酿造出更好的酒,云熙命人继续挖掘地下酒窖,用来窖藏更多的美酒。

    时间过得很,赈灾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进入金秋十月。北境绝大部分地区终究没有等来老天爷的恩惠,超过一半以上的土地绝收。也只有御龙河附近是用水车的土地,保住了粮食的产。

    但是这些农民种的是麦子,产量非常的有限。云熙和轩辕澈的实验田进入了二次收割。

    一百多亩地,金灿灿的稻子一望无际,像是低沉着头,尽情深思的学者,又像是含羞待谢的姑娘。但无论如何,沉甸甸的麦穗让人民心里踏实。

    这一次轩辕澈带了军队过来帮忙收割,士兵们望着金灿灿的麦田,心里像打了胜仗一样喜悦。

    五十亩麦田平均亩产八百斤,四万多斤的麦子。这在平时的好年头,也不过亩产四百斤,一倍,整整一倍,很多农民感动的热泪盈眶。

    二十亩地瓜,亩产一千斤,一共两万多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