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见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第38章 新的年号(求追读)

第38章 新的年号(求追读)

    对于群臣的反应,朱见深早有预料。

    仁宗皇帝和宣宗皇帝时期,封赏侯爵比较少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战争太少,甚至基本不打仗。

    没有战争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因为战功而封赏侯爵呢?

    朱见深倒是觉得,军队的战斗力逐步下降,出现很多贪腐,甚至出现吃空饷的原因,就是因为年久不打仗。

    常年不打仗,军队自然滋生出很多问题,不仅军营靡费,更会导致战斗力疯狂下降。

    如同后世的某个出名的军事强国那样,平时吹得震天响,一到战场上就拉胯。

    不过眼下不是说这个时候,朱见深很快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朝堂上。

    看了看朝堂上质疑的文官们,朱见深眯着眼睛说道:

    “将士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为的就是加官进爵。”

    “于谦在此次京师保卫战中,力挽狂澜,将蒙古瓦剌首领也先所率攻打北京的大军击退的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不仅加强了军营的战斗力,组成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机动兵力,使瓦剌军不敢窥视京师;而且还促进了边防建设,收复了许多要塞和重镇,大振我大明军队士气,如此功劳如何不能奖赏。”

    “诸位大臣认为朕封赏过甚,于尚书,其他人的意见暂且不论,你怎么说?”

    “陛下,此战乃我大明数十年之大胜,故臣认为,陛下后赏有功将士,有利于安定将士之心,也给百姓带来信心,无有不妥!”

    于谦拱手说道。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陛下给自己的赏赐这么丰厚。

    封忠肃侯,从文臣转为勋贵,这是陛下早就亲口告诉他的,所以于谦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封了太保不说,还赏赐给了世券,这就完全超出于谦预料了。

    他连忙俯首说道:“保卫大明天下安定,本就是臣子应尽的责任,怎么敢求取赏赐呢!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于太保莫要推辞,朕意已决。”

    朱见深直接拍板,而后笑着说道:“在朕彻底亲政之前,还要多仰仗于太保多多辅政呢,你是治国兴邦的好手,可要好好教教朕。”

    众臣看皇帝决心已定,况且太保只是一个虚职,而于谦本就性格刚烈,不是揣摩迎合之徒,想了想也就没有在反对什么。

    “臣,遵旨!”

    于谦听完后,行礼谢恩。

    作为一个从小读圣贤书长大的文人,以读书人自傲,但是皇帝偏偏给了他一个侯爵的位置,而且还是以京师保卫战胜利的名义给的。

    这是让他从此归属勋贵一方!

    让他成为勋贵,彻底割裂与文官之间的关系!

    不过好在做了太保,能够教导年幼的皇帝。

    这对于于谦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殊荣,更是一种莫大的责任。

    为大明培养出一名好皇帝,这是会影响整个大明未来几十年的国运,实在太过重要。

    封赏各个臣子的事儿,到此结束。

    朱见深正准备宣布就此退朝,却看到于谦再度并未归列,依旧身姿挺拔的站在大殿中央。

    “于太保,还有何事?”朱见深疑惑问道。

    “陛下眼下有两件事,需要你来裁定。”

    于谦十分郑重的说道:“第一件事,自太上皇土木堡被俘,陛下继承大统,登基为帝后,尚未取定年号。”

    “此事礼部怎么说的?”

    “陛下,礼部已经拟定好四个年号,景泰,成化,天武,永昌。”于谦深吸一口气,再度说道:“定下年号本由太上皇决定,但太上皇已经殡天,臣派人问询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称交由陛下决定。

    “不知陛下准备选用哪一个年号,以便礼部张贴告示天下臣民。”

    明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

    每一位皇帝登基都有年号的,而且每个年号都有其寓意。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

    洪武却是少数的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

    之所以取名洪武,是因为当初朱元璋尚未平定天下,而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

    而之后朱棣登基,年号永乐。

    是因为朱棣期望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更加拓展和稳固,国力达到鼎盛,百姓安乐。

    甚至永乐皇帝曾言:“斯民小康,朕方与民同乐”,就是对大明未来的一种向往。

    而礼部现在经由于谦呈上来的四个年号,也有各自的意思。

    听着于谦洋洋洒洒的话语,朱见深开口问道:“景泰,成化,天武,永昌,这四个年号是什么意思?谁来给朕解释一下。”

    朱见深说完之后,礼部官员很快站了出来解释道:“景泰是希望陛下登基之后,国朝泰康,再无战事……”

    “太上皇被瓦剌敌人杀死,做儿子的哪有不为父皇报仇的道理?”他的话语还没说完,就被朱见深直接打断,“景泰就算了吧。”

    别人不知道,朱见深可是知道,景泰是叔叔朱祁钰登基之后的年号。

    到了景泰八年,朱祁钰因为夺门之变的缘故,暴毙于深宫之中,死后连个好听的谥号都没有。

    朱见深想想都觉得晦气,太不吉利了。

    听到陛下不准备采用景泰,礼部官员也不废话,径直解释剩下的三个年号由来。

    “年号天武,寓意陛下登基后,效仿永乐皇帝,将文治武功,其中武治方面稍微偏重一些。”礼部官员耐心解释道。

    朱见深听到天武这个年号后,突然皱起了眉头,“天武这个年号也算了,朕听着很不舒服。”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天武这个年号,曾经在日本被某个天皇用过。

    不过在如今这个时代,日本那座小岛似乎还挺热闹,而且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银矿资源众多,最适合当前大明所需。

    看来得等到自己亲政之后,找个恰当时机把那座岛上面的生物,全部都给灭了,将历史上的成化犁廷多增添一次到岛国上面。

    听到小皇帝厌烦的语气,礼部官员不敢耽搁,赶紧将最后的两个年号由来解释了一番。

    “年号永昌,如同字面意思,表达陛下希望大明永远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成化取自《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化无穷。寓意陛下在国难之时继承大统,在新的年间励精图治,建立太祖太宗那样的功业!”

    “不知陛下准备采用哪一个年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