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当科幻遇到奇幻 > 《饮马西海》-17-新型盔甲

《饮马西海》-17-新型盔甲

    老者走后,李铭曾想通过天机阁中的墨家弟子向他转告,自己不想成为墨家巨子,但是经过一番犹豫思虑之后,此事便耽搁了下来。

    虽然成为巨子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未尝没有好处,此时正值天机阁发展壮大之际,急需各种技艺型人才,而墨家所有的能工巧匠,正好都能为自己所用。

    另外,在李铭内心深处,其实很不想墨家这一组织消亡在历史之中,毕竟无论是它代表的思想,还是推崇的技术,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就消失的话,着实太可惜了一些。

    “墨家内部手工艺人数量众多,若是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传授给他们先进的科学知识,很多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还真有可能变成现实吧?”李铭如此想着,内心渐渐充满了期待感。

    然而,数个月时间眨眼而过,一切都是风平浪静,老者没有再出现过,墨家弟子也没有人向自己提起过此事,忙碌中,李铭便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自从天机阁成立之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快速壮大,随着钢铁产量急剧提升,我们开始将部分多余的钢铁用于制作农具之上。

    农业是封建王朝国力的基础,因此天机阁先对各类农耕器具进行了大力的改良。

    由于钢铁产量提升了很多倍,所以精钢制造出的大量新型农具以很快的速度推广到了全国,使用这些改良的农具之后,全国各地的粮食产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人口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回升。

    只可惜当前这个时代没有什么高产农作物,那些玉米,土豆,马铃薯什么的,都原产于美洲,以当前这种简陋的航海条件,几乎不可能将这些农作物的种子运送回来的,不然的话,当前社会的人口,定还会迎来一波剧增!

    “心急也无法一口吃成个胖子,以后慢慢来吧。”每当遇到短时间内实在无法办到的事情时,李铭总会这样安慰自己。

    若说农业是基础,那商业则是国家兴盛的前提,在李铭魂穿之前,这个国家已经开始了盐铁专营,这就相当于最早国家企业的雏形,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

    而今,天机阁以国家的名义设立了很多工坊,这些工坊可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奇特之物,随之作为商品向全国售卖,有钱有势的人家自然是争相购买,通过此种方式,天机阁短时间内就获取了海量的利润!

    利用这些利润,天机阁一方面继续扩大各种工坊的规模,一方面将部分利润上缴给国家,如此这般,早已干涸的国库竟然渐渐开始充盈了起来。

    武帝知晓此事后,龙颜再度大悦!随即对李铭还有天机阁的成员进行了更大的褒奖!至此,天机阁几乎成了帝国内无数人无比向往的一个地方。

    在大汉国力快速恢复的同时,我们对匈奴的歼灭战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这数年的时间中,武帝先后派遣出好几支数千人的精骑轮番对草原上残存匈奴进行了灭绝性的打击。

    装备了新马具和铠甲武器的骑兵,战力得到了很恐怖的提升,一千骑兵就敢在草原里肆意横冲直撞,三千骑就敢直插数万人的匈奴队伍,若是数量达到了万骑以上,覆灭现今的整个匈奴族群恐怕都是轻而易举之事。

    不过现今的匈奴已经不敢再大规模的聚集,小一点的部落有上千人,大一些的部落有近万人,这些匈奴在广袤的草原中过着偷偷摸摸的生活,原本休养生息的谋划,全被汉朝不时出现的千人骑兵队伍给破坏了。

    这些仅有千余人的骑兵在草原中来无影去无踪,如鬼魅一般到处横冲直撞。

    开始的时候,匈奴部落还试着抵挡一下,可是当经历了几次数万人被对方数千人单方面疯狂屠戮的惨痛事实后,匈奴部落再也不敢与这些骑兵正面对抗,一般是有多远跑多远,或者是干脆投降归顺,再也不敢与大汉为敌。

    因此这数年多的时间里,残存的匈奴势力大部分已被剿灭,或者是归降,而剩余的一小部分王庭部族,则选择了向西方逃窜,再也不敢在大汉以北的广大地域停留片刻。

    然而,这些逃窜到西域之地的匈奴,并没有就此灭亡,反倒是凭借着强大的武力,渐渐有种要一统西域诸国的趋势。

    面对如此境况,武帝自然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开始精心谋划一场远征,想要借此完全消灭匈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筹备远征之前,武帝再一次参观了天机阁下辖的兵器工坊。

    “这些武器,都很精良,怕是已经没有多少提升的空间吧。”当武帝参观完刀枪剑戟,弓弩箭矢等各种各类武器之后,发表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得不承认武帝的眼光很准,眼前这些武器几乎已经快达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再往前走一步,可能就要步入火器时代了。

    若是按照历史正常发展,最好的冷兵器大概出现在唐宋时期,当时的唐刀以及各类兵器,还有明光铠几乎已是军队能够列装的最好装备。

    如今,在自己的搅局下,各种很先进的冷兵器提前出现,不知会对历史有多大的影响?

    李铭快速思考了一下,紧接着回道:“回陛下,这些确实已是我们目前能制造出的最好兵器。”

    武帝微微点了下头,然后问道:“之前你提到的盔甲防具,现在改良得怎么样了?”

    听到这一问话,李铭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随即回道:“目前刚刚改良成功,已经制备出几套样品,正想请陛下检验一番,如果合适,便可以大量生产。”

    “哦?快带我过去看看。”武帝瞬时也来了兴致,随后在李铭的引领下,快速向着下一个工坊走去。

    在这之前,李铭曾向武帝提起过改良重甲的想法,因为重装骑兵很不灵活,不适合长途跋涉,而轻骑兵虽然灵活,但防御力却太低。

    因此李铭想着若是可以制造出一种重量较轻,防御力却很高的盔甲,就很完美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天机阁的众多阁员进行了很多的努力。

    “这就是你们制造出来的全新盔甲?重量减轻了一半?防御力却是不降反升?”

    当两人走进制造盔甲的工坊后,武帝对着天机阁最新改良出的铠甲,发出了惊奇的疑问。

    李铭还没来得及回应,皇上却突然轻笑了一声,随之叹道:“你已经带给朕太多的惊喜,朕本不该对此有什么怀疑的。”

    “只是…朕还是想问,李爱卿你是如何做到的?”问完这话后,皇上眼睛直直地看向李铭。

    “其实这些都是王副阁主的功劳,他通过很长时间的尝试,发现向铁水中融入几种矿物质后,就可以大幅度提升钢铁的各项性能,硬度和强韧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年来,每次有新鲜物件出现或是对旧物件有新的改进时,李铭总会尽力将功劳推到别人身上,因为李铭若是全揽到自己身上的话,实在显得太过于显眼,也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猜忌。

    “哦?这么说你的手下还真是人才济济。”皇上摆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质疑着说道。

    “天下人才极其众多,不仅有陛下需要的治国人才,行军打仗的将才,其实也有很多心思灵巧的偏才。”

    “我就是想法设法在全国范围内搜集这类人才,为我朝廷所用,这才最终有了天机阁如今的成绩。”李铭很诚挚的回道。

    这些话很明显触动到了武帝,因为他在沉默了一会后,低语说道:“果真如此的话,看来以后还得加大对人才发掘的力度才行。”

    这时,李铭内心微微松了口气,因为承受一个强盛帝国皇帝的过多关注,终归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李爱卿,这种铠甲如果真的如你所说的这般逆天,那制作起来是否困难?”皇上突然又提出疑问。

    为了能直观地向皇上解释清楚,李铭向皇上回道:“陛下若是有时间的话,臣可以带陛下参观一下铠甲制作的过程。”

    得到皇上应允后,李铭即刻带着他向着后面的诸多工坊走去。

    两人首先进入的是一个钢铁轧制工坊,这个工坊内部空间极大,刚刚走到工坊的门口,便有一阵热浪迎面扑来。

    在热浪之后,是一个直径数丈长的巨型碾盘,而在碾盘之上,则有一个直径一丈有余的巨大圆形石磙,这个庞然大物在百头老黄牛的拉动下,吱吱喳喳缓慢转动着。

    在碾盘与石磙之间,则放着数块火红的钢坯,在巨力的碾压下,渐渐变薄起来。

    “陛下,在这里可以将刚出炉的钢坯碾压成薄板,之后再由铁匠使用铁锤继续捶打,最后加工出来的薄钢板大致与一层指甲盖的厚度相当。”李铭指着眼前这些巨物,向武帝解释道。

    而这时,武帝好像已深深地陷入进某种震撼的情绪之中,他一直都在注视着那个仍在缓缓转动的巨型石磙,良久之后才发出感慨:“人力竟能至此,当真算是一种奇迹。”

    “人力再加上脑力,若是运用得当,确实可以创造出很多奇迹。”

    李铭在一旁附和之后,接着又向皇上问道:“陛下,还要不要继续往下观看?”

    “你带路吧。”皇上深沉的目光从转动的巨磙上慢慢收回之后,随之回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