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莫争长情留于心 > 第二章:轨道

第二章:轨道

    九月,校园的重生日,老生返校、新人入学,冷清的校园一下热闹起来。

    和大多数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一样,莫铮对这个四面环山以综合类专业出众的z大充满了兴趣。

    站在校园东门,应接不暇的迎接条幅、各色彩旗随风飘荡,连校园树上的蝉鸣都比其他地方来的更有诗意,莫铮站在校园东门,展开双手,闭上眼睛,回顾着苦尽甘来的历程,不禁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你好,同学”一位带着眼镜身材高挑的学姐出现在莫铮面前。

    “嗯?你好”

    “我是校团委,我姓董,你是新生吧?我来接待你”董学姐的笑如山间清爽的风。

    莫铮还没来得及同意和害羞,手里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被学姐抢去。

    “你叫莫铮哇,这个名字很特别”

    “有吗?”莫铮机械的跟着董学姐往商学院报名的方向走去。

    “你想啊,莫铮、莫铮,就是不要去争的意思喽”学姐转过身笑着对莫铮说。

    一阵风吹过,凉凉的,董学姐的连衣裙随风摇曳,原来,Z大里的女孩都和传说中的一样热情、奔放,不枉高中没日没夜的苦读,看来以后的日子会很明媚,莫铮欢喜鼓舞,对未来的四年更是充满期待。

    “学姐,你是商学院的对吧?那你知道我们学什么课程吗?”莫铮打算主动套近乎。

    “哇,小学弟果然勤奋好学哦”董学姐转过头,从上到下重新打量着莫铮“我跟你说,大学最重要的可不是学习哦”

    “哦?那,什么最重要?”

    “比如:提高情商也是必修啦,以后你会慢慢体会到的”

    “学姐,你平时怎么锻炼情商?”莫铮追上董学姐,并肩而行。

    “参加社团、郊游、一个人旅行,这些都可以”董学姐说话时候脸上都会带着浅浅的微笑,最重要的是那种知性不失活泼,明媚而略带暖伤的气质让莫铮流连忘返。

    一路上,董学姐讲了很多校园的历史,热情洋溢的指出很多适合情侣约会的地方,唯独没提到学业,莫铮觉得董学姐一定是恋爱达人。

    不知不觉便来到行政大楼,从外观看这是一座威严的建筑,董学姐说,最顶层绿色的玻璃屋里就是Z大校长的办公室,而这次的入学手续需要在三楼办理。

    莫铮认真的点着头,那时候,在莫铮眼里,在行政楼里工作的学生都应该和行政挂钩,董学姐既然这么熟悉这里的布局,想必是经常出去行政楼吧,想到这,莫铮再次像董学姐投去敬佩的目光。

    果然,董学姐用事实证明了莫铮的猜想:莫铮顺利的免去各种排队,一上午的功夫,莫铮就了结了入学前的手续,并领取了校服和军训服,虽然军训服极像农民工,莫铮还是很开心,毕竟能勾搭上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干部,怎么想都算是一种幸运,何况还是女干部。

    大学果然和高中不同,这里的学生仿佛拥有更多的权利,相比高中被老师各种管教,大学的宽松应该是很多学子的向往吧,至少,莫铮很向往。

    这短短两个小时的接触,莫铮已经和董学姐成了“知己”,虽然这个词目前所蕴含的分量并不重,甚至还不如‘朋友’这个词的分量,但是莫铮还是欢快的保存了学姐手机号,并认真的备注:知己二字,董学姐以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点了点头,捎带着邀请莫铮加入院团委,莫铮表示自己一定会考虑的。

    临别前,董学姐表示,未来三年,一定会罩着莫铮,莫铮深信不疑。

    告别了学姐,暑意便长驱直入心田,仿佛刚刚的一切都像是做梦,梦醒以后便是残酷的酷暑。

    一会儿功夫,赶往宿舍的莫铮额头冒出很多汗,这更加快了莫铮的步伐,董学姐的陪伴果然是清凉和燥热的决定因素。

    好不容易挪到宿舍,莫铮拿出钥匙,推门而入,四张床只有一张放了箱子,莫铮选了一张对着空调的铺,简单收拾了下,便仔细观察宿舍环境:宿舍是大套间,最外面的套间有四张六成新座椅,用于学习,而中间的卫生间还不错,可洗浴,最里间是两张上下铺床位,其中一张床板上还刻了上一个学长留下大名——看来,这间屋子对上一个人有很重要的意义。

    莫铮参观完毕后,屋子一直没人来,既然如此,不如去参观校园,考虑到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得到董学姐的清凉技能的加持,莫铮特意换了一件乔丹的白色短袖、黑色五分裤,篮球鞋也换成了板鞋。

    没想到刚出宿舍楼,一股热浪还是差点把莫铮打回原型,可能是体质原因,从记事起,哪怕是冬天,稍微一动,手心、额头永远挂着汗滴。

    宿舍楼处于校园西北角,沿着宿舍楼门前的小路往东望去,树叶浓密寂静,这是一条被人遗忘的路,不过刚好符合莫铮的口味,由于今天主路上塞满了新生,这条幽灵的小路便是游园的必选,这是董学姐临走前随口说的,莫铮记下了。

    虽然空气中弥漫着夏季的浮躁,可莫铮心情出奇的好,今天也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告别枯燥的高中,迎接崭新明天,人生果然需要一些仪式,不然每一天都是平淡如水。

    小路曲曲折折的扭到主路,人开始多了起来,莫铮尽量让自己表现的像个轻车熟路的老人,以至于几次迷路时都是靠自觉选择路口的。

    好不容易找到学校超市,莫铮拿了一罐冰箱最里面的可乐,打开以后便迫不及待的喝了起来,炎热的夏季还是喝冰镇的比较痛快,莫铮的心情顿时又好了起来。

    莫铮站在超市门口,喝着可乐,望着行人,路边的学姐们手挽手路过,她们打量着新生,有说有笑,相比高中清一色的校服,大学女生的靓丽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莫铮一边喝着可乐,一边感叹着苦尽甘来的美好日子。

    忽然学姐们加快速度,路上的行人逐渐靠拢,前方仿佛发生了什么。

    莫铮随着人群加快了脚步,越来越多的女生向篮球场靠拢-----原来是一帮学长趁着小学妹开学之际,特意展开的篮球比赛。

    平日吃饭都得让舍友带的学长,此刻却像集体干了鸡血似的卖力的拍着,这下可吸引了莫铮,高三以后,莫铮几乎放下了心爱的篮球,拼命学习才来到的Z大,要是在高中,莫铮对这种低烈度的比赛是嗤之以鼻,更懒得观看,可放在五彩斑斓的大学球场上不同,场外围观的学姐、学妹毫无疑问的燃烧了莫铮的篮球魂,尤其是看到球场上这些年老体弱的学长后,莫铮油然而生一种可取而代之的优越感。

    “这种水平还打比赛”莫铮钻出人群,心里嘀咕着,“那我的技术岂不是能独占鳌头?”莫铮站在人群外,随手对着垃圾桶投了手里的易拉罐——果断没中。

    这并没让莫铮泄气,虽然自己一年没打球,但他有一种预感,未来的四年,他可以很高傲的主宰自己的命运。

    “下午六点,商学院202参加班级会议”莫铮看到一条陌生短信,“下手可够快的,这就是准班长喽”,莫铮苦笑下,对于痴迷于班级干部的人,莫铮内心是既鄙视,又向往的。

    回想自己辞掉班长后的倍受冷落,莫铮觉得,身居要职的人是不可能收获纯真的友情,但对于年轻气盛的大学生来说,在班级谋求一官半职还是集具吸人眼球的,尤其是异性眼光,因此莫铮知道有准班长这个人以后,心里还是不爽的。

    莫铮顺便看了一眼手机,发现已经是下午两点,而自己只顾玩耍,忘记了吃午饭。

    具董学姐说,大学的几个餐厅是可以随时点餐的,所以不用担心饭点的问题,莫铮凭借着记忆便找到了5号餐厅,这所餐厅外形很独特,外表刷成了红色,这点的确很好认,虽然用于餐厅的仅有两层,但规模可以容纳千人,各种地方美食齐聚一堂,相比高中时食堂大妈“爱吃不吃”的傲娇,这里每一位厨师都异常的可爱、热情,当然,价格也很幽默。

    莫铮嚼着10元一份的酸辣土豆丝盖饭,喝着雪碧,就在这一刻,他领悟为什么大家挤破头也要上大学的原因,不仅是美女,还有美食。

    再踏入宿舍时,里面已经住满了人:首先,莫铮的上铺是个一个戴眼镜的胖子,并不是为了对应“每个宿舍都有一个胖子”的谬论,而是无论从哪种计量标准来看,都无法推翻他是一个胖子的事实:虽然他躺在床上,遮盖了大部分躯体,但莫铮坐在下铺看到略微压弯的床板,更坚定的判断,他一定是个胖子。另外一张床上是一个体型正常的男生,寸头、白T恤,干干净净,但眼睛比其他人活跃的多,从他热情洋溢的眼神中,莫铮读到了渴望。渴望哥上铺的是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看上去酷酷的,烫卷的几根黄发流露出放浪不羁,还有手里的一本类似于花花公子的杂志,他流露出的玩世不恭和Z大夜晚小树林风有点不谋而合,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为了迎合校风,他是真的玩世不恭。

    莫铮走到自己床铺,宿舍很安静,宿舍外面动静很大,但都是搬运东西引起的响声,并不是交流带来的喧哗,看来大家还都保留着高中时的羞涩,谁也没意愿打破这惹人焦虑的沉默。

    莫铮默默地躺下,只好拿出手机,上铺的胖子翻了身,咯吱咯吱——带来的动静更加让莫铮对他是胖子的推理深信不疑。

    渴望哥顺着响声向莫铮上铺望去,依旧没得到想要的反应,继而望向莫铮,莫铮推测,这哥们撑不过三分钟就要发言了。

    “咱们要不要自我介绍下?”卷毛拿着杂志,看不见他的表情,很巧妙的抢了头彩。

    “好啊”渴望哥微笑着歪着脑袋向上铺望去,同时露出迷人的牙床。

    莫铮上铺又是一阵骚动,“谁先介绍?”胖子探着头,盯着莫铮问。

    “我,吧”莫铮觉得这个答案应该符合胖子的预期。

    “好”卷毛放下杂志,漏出刘海,黑框眼镜遮盖了小眼睛的缺陷,因为眼小,所以情绪没办法通过眼睛传递,所以,莫铮没读懂他的热情,而渴望哥的眼睛冒着光,仿佛等待高考接榜。

    “我叫莫铮”

    “我叫杜子腾”

    莫铮差点笑出声,‘肚子疼?’

    胖子认真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由于是第一次见面,最起码的礼貌还是要有的,莫铮大脑里开始回忆各种悲惨的新闻,以防止自己真的笑到肚子疼,再看看其他人,都没被这个名字逗乐,莫铮继续回忆小时候被邻居小胖抢劫玩具的悲惨经历。

    “我叫刘显”渴望哥真的很渴望大家能对他的自我介绍流露出渴望。

    “我叫章一阳”----卷毛哥的名字的确很特别。

    一阵交流后,莫铮发现:刘显是年龄最大的,商学院,学市场营销,早在高中时便把自己推销给了一个女孩,目前有个女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心里活动像顺应名字含义似的显现在脸上。杜子腾是宿舍老二,外语学院,主攻英语和日语,这个专业在日后宿舍对日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大特点就是肠胃不太好,确实容易肚子疼。章一阳是宿舍老四,商学院,会计专业,性格是羞涩的张扬,就是时而羞涩,时而张扬,总体来看,一个人的名字会对其性格起到引导作用。

    莫铮读的是商学院金融专业,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听上去很有钱的样子,如果硬说这是莫铮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也并不牵强。

    四个人从对z大的感受聊起,再到校服,再到军训服,老二表示自己的体型恐怕不太乐观,于是跳下床试穿军训服,这下可惊呆了床上的三个人,没想到胖子也有灵活的一面,真是人不可貌相,只不过,落地的声音仿佛有人故意往地板上摔了一袋面粉一样厚重、沉闷。

    果然,军训服质量很差,布料不柔和,尺寸也不合身,尤其是那绿色的帽子,被老二歪着戴上以后,有点像讨债未遂的民工,这下可把刘显乐坏了,为了证明自己的颜值能够驾驭这下等布料,刘显试穿了军训服,可毕竟,人靠衣装,刘显穿上以后像个刚来工地的小工,无奈的摊了摊手,章一阳也跳下床,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军训服,虽然合身,但卷黄的头发和玩世不恭的气质,让他给人的感觉像个流窜的逃兵,莫铮则死活不愿试穿,他觉得绿色的帽子不吉利。

    哒哒哒……

    敲门声优雅而又清脆,四个人环顾下,这个时间应该不会有熟人拜访才会。

    哒哒哒……

    门外那个人依旧锲而不舍。

    “谁?”

    “我”

    如果是一个男生憨厚的声音,你可以尽情的把以上一切对话理解成恶搞,可偏偏是一种略嗲的女声。

    这下可慌了正穿着军装的三个人,于是一阵骚动,争分夺秒的换衣。

    莫铮跑到门口,他是充满期待的,万一是董学姐呢。

    开门以后是个娃娃脸的小女生,莫铮有点泄气:“你找?”

    “你好,我是你们的学姐,我姓董,我能进去吗?”学姐看得出莫铮的泄气,冲着里面喊到。

    莫铮一时没反应过来,难道大学里的学姐都姓董?怪不得多少年以后,有个姓宋的胖子写了一首董小姐火便大江南北。

    里屋的三个人早已迫不及待的邀请了董学姐进来,她也没犹豫,只是莫铮在门外恍惚了许久才关上门。

    “大家好”董学姐弯着腰微笑着跟大家打招呼,长发飘飘,可爱的发卡居然是Hellokitty的,大学女孩的风格真是缤纷多彩。

    “学姐好”三个人并排坐的很齐,异口同声、嗷嗷待哺的回应着。

    莫铮看着他们觉得好笑,抱着手靠着门。

    “我是给你们推销英文学习报的”

    窗外蝉鸣悠扬悦耳,一阵热风穿过玻璃吹了进来,学姐黑色短裙一阵摇曳。

    “欢迎,学姐”

    莫铮看着迟疑了三秒钟的三个人才明白异性相吸的口诀绝不是空穴来风,这是对生活的领悟。

    学姐最终推销掉一份报纸,还是杜子腾、章一阳、刘显三人合买的,虽然,他们谁也不需要报纸,但考虑到以后每周董学姐都会春光明媚的出现在宿舍门口,亲手递上带有墨香的英文报纸,那种如期而至的约定只需要这点钱便能维持一年,况且还是打着学习的名号,天经地义、合情合理。

    最终三人热情洋溢的送别了董学姐,连关门都流露出太多的不舍。

    这前后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莫铮看了下时间:“我们有班会,我要走了”

    其他人也纷纷梦醒,表示今晚也有班会,刘显、章一阳、莫铮都在商学院,好在杜子腾外语学院和商学院是邻楼,于是四个人一起出发。

    一路上,刘显兴奋不已,几乎对路边所有有点姿色的女生点评了一遍,比较对象则毫无悬念的是董学姐,显然做为高中时便背负早恋罪名的他也更懂得如何欣赏女生,其他人都是默默地听着,只有章一阳偶尔附和两句。

    四人一路走到了商学院,莫铮发现这栋建筑也很特别,余晖下的商学院披着一层神秘的金,象征着财富的聚集。从里面看,这栋楼是个长方形大楼,四个边做为主要的授课教室,而中间顶部则用防噪音玻璃封闭,底部铺上地板砖,站在中间时有一种万众瞩目的感觉,有点像古罗马斗兽场,仿佛,成功走出斗兽场的人才会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可。

    莫铮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教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都是新面孔,为了避免引起注意,莫铮选了靠门的一个尾座:从目前班级人数来看,大约35人左右,女生占三分之二,男生不多,且看上去都有点肾虚,那个年代,同性恋还没流行,不然班级里有几个男生会被首选为择基对象。

    这时,坐在前面的一个短发小女生偷偷转过头,小声的问:“你知道我们学什么课程吗?”——很熟悉的问题。

    莫铮还没来得及说不知道,女孩便开口:“我跟你说,我们竟然没有语文课,啧啧啧…”

    莫铮一脸黑线的看着这位已经窥探专业先机的女生,同时也觉得莫名其妙:既然你都知道学什么了还干嘛问我?

    多么傻的一个小子,丝毫想象不到这就是所谓的搭讪。

    从初中到高中,莫铮几乎没有跟女孩子聊天的经历,一方面苦于学校严抓早恋的政策,另一方面,这个傻小子在初中就沉迷于篮球、乒乓球等运动,根本没思考过男女那些事,要不是文化课还不错,不然,肯定要走体育特招生。

    莫铮决心在大学期间要锻炼和女生交往的能力,这也符合董学姐制定的发展方针。

    于是,鼓足勇气拍了一下短发女孩:“那…我们…有没有学化学?”

    “啊?”

    辅导员走了进来,顿时,原本就很安静的班里更安静了,看来,大家还铭记禁止在班级里大声喧哗的校规。

    辅导员站在讲台上俯视着低着头的学生,莫铮有点紧张,刚刚辅导员进门的那一刻他忽然想抓一本书,或者一个本子,哪怕一支笔也好,至少要让自己显得勤奋好学,但事与愿违,莫铮偷偷的瞄了一眼大家,发现其他人和自己一样尴尬,这种尴尬是一种“坐在班里没书看”的窘迫。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辅导员,我姓张名晟”张大辅导员推了推眼镜,扫视全班。

    莫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抬起头迎着辅导员目光,张晟,年龄32,已婚,本校毕业生,目前带过两界毕业生,也算是有经验吧,这是他带的第三届学生,除了管理金融专业学生以外,他还负责章一阳的会计专业,可惜并没有刘显的市场营销,从张导员的话语和微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随和的大哥哥,虽然有点小腹黑,但这并不影响莫铮对他的印象。

    “所以,我希望和大家一起度过快乐的四年,z大欢迎你们,另外,院领导为了让大家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决定以班级为单位,召开院辩论会大赛”

    张导推了下眼镜,台下一片安静,很明显,现场情况并没有他想象的好,大家依旧静悄悄的,毫无生机,可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积极性:“你们班级抽到题目是:相处容易相爱难,你们要好好准备,不要辜负…………“

    台下终于有了他期待的唏嘘,不是因为别的,只是题目太吸人眼球,张导很满意大家的表现,同时又推了推眼镜。

    “那么接下来,谁报名?”

    教室又恢复到扫黄打非后的一片寂静,果然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

    “也不是要你们立刻报名“张导像哄孩子似的解释到:”你们好好准备,等半个月的军训结束以后,我会亲自做评委选拔参赛选手,四个选手,一个替补,一共五个名额,大家要积极参与,这是代表班级去参赛,是无比的荣耀,这对今后个人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张导又环视了一圈教室,依旧是鸦雀无声,看来以上内容还不具备说服力:“当然,对以后评优评先也有关键影响”

    此话一出,台下又是一阵骚动,大家很紧张,张导很满意。

    班级见面会就这样不温不火的结束了,除了那个代理班长站在台上结巴的讲了几句,其他人都是和邻座的小声交流。

    “你好,我叫莫铮”

    “嗯,我叫杨阳”

    邻座这个内向腼腆的男孩连自我介绍都有点羞涩,这种羞涩把他身上的白衬衣都渲染了一层忧伤,右手不自然的挠起了本就没有发型的头,左手也配合着推了推眼镜。

    莫铮看得出,杨阳是个单纯善良的男生,只是机体的外在表现遮盖了他简单、淳朴的内心,让他看起来难以接触。

    “我叫仇宏伟”一个并不面善的男生凑了过来,甚至说有点霸道,从发型到穿戴,从说话语气到衣着,仇宏伟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流氓气质,身上的纯棉白衬衣事实有点过时,衬衣边上皱皱的,尤其是散扣时,后面翘起的领子就更突兀了,里面黑背心外露出一块黑石关公玉佩。

    莫铮却很欣赏这种风格,尤其是那个姓——“仇”,连姓都这么牛逼的人,他本身就应该很牛逼。

    杨阳并没有像莫铮一样和仇宏伟握手,但是三个人聊的还是很开心,竟约着以后出去喝酒。

    肆无忌惮的青春,那个时候大家跟你做朋友不是因为你家里有钱,也不是因为你工作单位好、职位高,就是第一眼看上去顺眼,第一句话聊起来投机。

    杨阳,一个习惯顺其自然的人,虽然来自一个普通家庭,偶尔生活上会出现拮据,但他和仇宏伟不同,他是一个懂自己要什么的人,他的价值观很难随波逐流,他不会为了一时的妄念而委屈妥协,也不会因生活的拮据而放弃梦想。而仇宏伟则对复杂的人心交际和追名逐利的社会展示出自己能征善战的一面,从高中时就已遍尝百草的他早就百毒不侵,如果说社会是染缸,那么他就是里面的染料,莫铮还看得出他对班委跃跃欲试。

    看到张导离开并且大家热情交流的现状以后,准班长伺机提议大家上台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自告奋勇的借势谈起了自己,台下以前哗然。

    “真拿自己当葱了”仇宏伟讥讽到。

    “就是,说话都结巴”

    “他应该是,紧张吧”杨阳解围道。

    “下一个我就上去,让他知道什么是自我介绍”莫铮死死盯着台上那位明显在熬时间的那位,随时准备抢第二位。

    还好一分钟不长,莫铮看演讲结束后立刻上了台,把名字大大的写在黑板上,转身瞟了一眼准班长略烫的脸,双臂八字打开支在讲桌上,慢慢的撑起脑袋,略有傲娇的说:“大家好,我是莫铮,爸妈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凡事不要去争,安静的等待就是最好的安排”

    莫铮扫视了一圈,发现自己的开场奏效了:“我个人比较喜欢运动,四肢发达,但头脑但不简单,平时除了运动就喜欢交朋友”

    莫铮看到自己座位前面那位短发女孩,忽然就想到自己交往漏洞:“不过,我几乎没跟女孩交往过,这方面经验,欠缺”

    台下一片欢呼,尤其是仇宏伟带动的那波,经久不息,让原本就不长的一分钟显得更短促,看来大家对男女之间的情感都流露出跃跃欲试的冲动。

    “所以,我很欢迎跟大家成为好朋友,希望大学这四年里你我能有一段故事…”

    台下又是一阵欢呼,毕竟在那个年代,敢为人先的自我介绍都会引起骚动,更别说这么露骨的演讲。

    再后来,大家陆续上台,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让大家记住自己,其实,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大家要在一起生活四年,无论你是最爱出头的还是默默无闻的那位,每个人都会被大家记住,很多年以后,莫铮才明白,铭记很容易,难的是忘记。

    莫铮那晚没记住几个名字,唯独写在自己名字旁边,属于行楷结合体的两个字:常情,却留下很深印象。

    常情是最后一个上去介绍的女孩,她眼睛不敢直视台下,似乎在躲避什么,微薄的肩膀藏在满头柔顺的长发里,她的睫毛很好看,特别是低着头的时候,高挑的身材勉强撑起了这件朴素的长裙,但这种高让她显得更加柔弱。

    她台上讲话时,手在下面不停的卷着长裙两侧,讲到台下寂静时,她额头处竟开始冒汗,可能是知道自己并不出众的演讲无法吸引大家,索性转身书写名字做最后的谢幕,这时她才发现,黑板上只有写下莫铮两个字的地方还有空白,于是就留下了刚劲有力、不卑不亢的两个字——常情,然后安静的走到座位。

    莫铮很好奇,都说字如其人,一个具有如此笔力的女孩,为什么却显得如此紧张?难道是内心深处的自卑作怪?

    常情座位在最前面的一个角落,和她身边两个相对活泼可爱的女生相比,常情则更为寡欢。

    在一群狂欢的人群中,莫铮更容易注意到那个默默无闻、努力配合的小角色,似乎只有莫铮自己能读懂那份喧哗的寂静。

    此刻,常情正认真聆听身边同学的交流,浓密的长发漫漫的散落在肩膀,纤长的胳膊很干净,手腕有一条手链,手链下的吊坠是一颗浅蓝色水滴状石头,和肤色搭配更好,朴素、唯美,偶尔还会看到常情应对谈话时流露出的浅笑,淡淡的却一直萦绕心头。

    莫铮看着出奇,丝毫没注意到自己竟成了这一群人中最安静的那位,顺着莫铮发呆的方向,仇宏伟和杨阳似乎明白莫铮发呆的原因。

    那晚见面会以后,为期两个周的军训便浩浩荡荡的拉来了序幕,莫铮便和仇宏伟、杨阳分为一个方队,在田径场踢正步、走方队,而班级其他女孩都在很远的篮球场训练。

    军训固然枯燥、无聊,每当结束一天的训练,莫铮、仇宏伟都会趁机跑到其他方队厮混,他们管这个叫人际交往锻炼,其实就是去其他女方队大饱眼福,好几次都因迟到列队而被罚做俯卧撑。

    方队教官在部队是个班长,年龄小,脾气挺大,莫铮找准机会套了几次近乎,再加上经常迟到的原因和教官混成了脸熟,仇宏伟则趁晚上着归营那点时间拉着莫铮、杨阳还有教官喝啤酒,后来的那个周再做俯卧撑时看到他们明显缺斤少两的表演,教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切都归功于那几罐啤酒。

    军训期间,莫铮没有听到常情的任何消息,当然,他也不会关注常情,毕竟那个每分每秒都是新鲜事物的年纪,可关注的东西有很多。

    仇宏伟则在每晚的暮色来临、全队休整时给方队同学甚至包括教官带来一些劲爆的消息,诸如某方队女生被学长送水、送花,某方队女生拉教官散步谈心,某方队女生……。

    莫铮对这些千篇一律的以某方队女生为开头的短句没多大兴趣,也瞧不上这种行为:老学长们搞不定同年级的女生便磨刀霍霍向学妹,利用自己丰富的信息去搞定无知的学妹不是君子所为,所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莫铮都拒绝别人叫他学长。

    军训期间,学校各种社团也都齐刷刷的拿出本团里最帅的学长和最靓的学姐招生,在新生午饭时间支起摊位,吸引着更帅的学弟和更靓的学妹来报名。

    莫铮经常会拉着杨阳去参加各种兴趣社团,仇宏伟表示自己只参加有权、有钱的社团,莫铮对这种功利的想法嗤之以鼻,若不是之前答应过董学姐,他才懒得加入校团委,为了弥补曾经妄语犯下的错,莫铮一口气报个三个社团:跆拳道、文学社、国际舞蹈协会,杨阳知道后也是瞠目结舌,毕竟,这些社团风格迥然不同,甚至说向悖都不为过,一个人不用同时培养这么多爱好,学好一个就够了,于是杨阳加入了军乐团,是乐团鼓手。

    除了军训和社团,莫铮打算参加辩论赛,首先辩论题目很吸引人,其次,通过那晚的见面会,莫铮觉得这样无比荣耀的事少了自己可以说是班级的损失,这种想法听上去有点自傲,其实莫铮是有绝对的信心的,见面会那晚后,他仔细评估了全班同学水平,发现根本没几个能跟自己竞争,果断的在军训后参加了初赛选拔。

    杨阳再次被莫铮充沛的精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仇宏伟则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在初赛当天为他拉拢一半以上的选票,事实却出乎意料的好,那天莫铮的确是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

    那天的莫铮很冷静,一改平时的吊儿郎当,自我辩解的那段话立刻便吸引了张导的注意,演讲结束后张导则当场拍板要求莫铮做四辩选手,负责逻辑分析和总结,或许,莫铮展示的沉稳给他这次的竞选加了分,仇宏伟的啦啦团根本没出动便大获全胜,这又让杨阳羡慕不已,莫铮虽然骄傲的认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而张导的欣赏其实还是让他非常意外的。

    更让莫铮意外的是,二辩选手,这个担负起整场比赛、要舌战群儒的选手稳稳当当的被常情收入囊中。

    莫铮只记得,那天的常情依旧紧张万分,她的紧张只是体现在无处安放的双手上,表达并不受限,而由于事前充分的准备,常情选票居于榜首,张导喜出望外,万万没想到新生对这次活动竟如此重视,当场宣布由常情作为辩论赛小组组长,莫铮副组长,这云淡风轻的安排则把故事主人公们拉上称作为缘分的这条轨道,而这不到50平米的教室就是这段故事的发源地。

    很多年后,每当莫铮谈起这段,在感动不已的同时也在感慨造化弄人,每一种可能都会对应一种轨道,每一种轨道都会通往别样的人生,就像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你也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轨道,所以,一旦踏入便是宿命的选择,而踏出则是永久的离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