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一百七十四章大唐冠军侯

第一百七十四章大唐冠军侯

    随着王德宣读完毕。

    朝堂之上一阵喧哗。

    “李将军,真乃我大唐冠军侯。”

    “短短三个月时间,幽州的危机彻底解决了。”

    “如今叛军已经被李将军打的转攻为守,叛军已经不足为虑了。”

    “看李将军现在进军的战况,最多四个月内,叛乱的薛延陀部就可被彻底镇压。”

    “不错。”

    “就用薛延陀三部的覆灭来换取天下番邦对我大唐天朝的敬畏,看他们还敢不敢造次。”

    “……”

    听到这战报,满朝文武都激动的议论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

    这也是值得高兴的大好事。

    但就在这时。

    站在文臣中的一位中年大臣站了出来,表情一脸严肃。

    为谏议大夫孔显。

    在这朝堂上,有此姓的唯有一人。

    那就是儒学开创者的后人,如今的衍圣公,官居一品,虽无实权,但引领儒学,身份地位极高。

    当然。

    这是在外人看来。

    如果在李铮看来。

    则是觉得就一个笑话。

    儒家之道,忠君爱国,将忠义奉行在第一位。

    可是历朝历代下来。

    每一个王朝更迭,却是不见真正死忠于王朝的衍圣公,也没有死忠于国的衍圣公。

    世修降表、

    这在后世有这样的典故。

    儒家教导着他人忠君爱国,忠义为先,可是他们却倡导着他人如此,可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却根本没有所谓的忠义之心。

    也是十分可笑。

    这时代的人或许还不明白。

    但是作为后世而来的李铮,自然是在心底都有些看不起。

    “孔爱卿有何启奏?”

    看着站出来的孔显,李世民平静的问道。

    “启奏陛下。”

    “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国,对待藩属国,对待小国部落,还是要彰显天朝上国的天威,容人之量。”

    “臣以为。”

    “我大唐军队在镇压叛乱部落时候,也需彰显我大唐天恩,让他们永世臣服我大唐。”

    孔显一脸严肃,义正词严道。

    听到这里。

    满朝文武大多数人都是有些发愣的看着孔显一眼,就如同看傻子一样,特别是武臣,听到这话都觉得十分的可笑。

    这就是指挥纸上谈兵,自以为是的人吧。

    完全沉醉于那所谓的衍圣公的身份上了。

    “咱知道了,你退下吧。”

    李世民对着孔显摆了摆手,懒得去骂什么,也懒得多说什么。

    朝廷之所以养着这衍圣公,也是为了引领儒家,引领风气罢了,他的作用也是如此,除此之外,文不行,武不就,这些李世民心底都跟明镜似的。

    看到自己谏言似乎引起了李世民的关注,孔显也是心满意足的退了下去。

    “吴王战报,想必众位爱卿已经听到了。”

    “幽州有百万百姓遭难了。”

    “叛军可恨,百姓无辜。”

    “咱,只要求一点,尽快将战祸的影响抚平。”

    “长孙无忌,幽州因此一战,官员也是死伤颇多,你吏部甄选良才去幽州任职。”

    “高士廉,户部立刻筹组钱粮,安抚幽州百姓。”

    李世民当即下旨,直接将目光看向了吏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臣领旨。”

    “臣领旨。”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立刻出列领命。

    “当然荡寇军的开拔辎重如今也不能停。”

    “绝对不可让大军断粮。”

    李世民又对高士廉叮嘱一句。

    “启奏皇上。”

    “这战事,最好能够在四个月内定下,如若不然,大军开拔辎重,还有抚平幽州百万百姓所需,这些会让国库吃紧。”

    “而距明年秋收赋税尚且还有许久,如若不紧张所用,倘若大唐在遇到一些什么事,那就是难事了。”

    高士廉恭敬启奏道。

    “咱会传旨给李铮,让他尽快平定薛延陀叛乱。”

    李世民点点头。

    战争一起,国库内的钱银和粮食都如同在燃烧,偌大的大唐帝国内,还有无数人吃不饱,穿不暖,有饿死和冻死的,这些都是国之重。

    而且天地多变。

    各种灾难也会随时降临,地动,洪灾,旱灾,这些都是影响国本的,

    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国库内都要留下这些备灾荒的存粮和钱财。

    “李铮再次立下大功。”

    “至于封赏,就等他彻底平定了薛延陀叛乱,咱召回他回长安再说。”

    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

    “李将军乃是镇守幽州的战将,几个月前才刚刚归长安休沐,按照惯例,他休沐至少要到明年了。”

    谏议大夫魏征出列说道。

    “当初咱赐予李铮两个月的休沐,可他才休了一个月不到,等定下叛乱,再让他归休就是咱赐予他的,也是补偿他的,这也符合规矩。”

    李世民笑道。

    “臣明白了。”

    魏征不再多说了。

    “对了。”

    “太子还要多久归来?”

    李世民缓过神来,看向了吏部尚书唐俭。

    “回陛下。”

    “如今太子在扬州巡视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最多两个月内,太子应该就会踏上归程。”

    唐俭立刻回道。

    “还要两个月?”

    李世民脸上挂着一抹不愿。

    自己的乾儿已经巡视这么久了,这让李世民也是有些不习惯。

    而在大殿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