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二百六十九章李世民考校六部尚书

第二百六十九章李世民考校六部尚书

    “无他。”

    “试探我大唐。”

    “这两年多,我大唐举动了两次兵戈,一则灭了DTZ,让突厥土崩瓦解,一部分归附大唐,一部分西迁西域,二则灭了薛延陀三部落的叛乱,这些都展现了我大唐的兵锋。”

    “与我大明接壤的这些番邦自然是忐忑不安,也害怕我大明举兵攻伐。”

    “至于草原上的回纥等势力,也是来试探的。”李铮笑道。

    “说的没错。”

    李世民满意点点头:“如何批阅?”

    “他们要试探,那就让他们来呗。”

    “难道我大唐还怕了他们不成?”李铮笑了笑,直接提笔在奏折上写下一句:“准予番邦觐见,但必须以朝贡之礼方可入我大唐疆域,否则不允。”

    随后盖上玉玺。

    “你这小子,他们来试探你还要坑他们的贡品。”

    李世民一看,顿时笑了。

    “想来试探不送些礼物怎么行?难道我大唐皇帝是他们相见就能见的?”李铮笑道。

    看着已经没有的奏折。

    李铮也是长舒一口气:“皇上,这一百多封奏折都批阅处置完了,批阅奏折,这可比臣在战场上连续杀伐好几天都累多了。”

    “限制知道朕的辛苦了吧?”李世民乐呵呵说道。

    看着李铮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誉。

    今天李铮着实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他也没有想到李铮竟然如此的聪慧,对于批阅奏折也有很强的天赋,甚至许多都有着超过自己的见解。

    “得!”

    “你老是皇上,这可是你的职责。”

    “臣就是被你强行拉过来的苦力。”

    李铮抱怨道。

    “哈哈哈。”

    看着李铮这样子,李世民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

    里暗还是那个也带着几分促狭道:“今天是第一天,以后你给朕天天过来。”

    “啥?还要天天过来,能不能不来?”李铮脸色顿时就变了。

    “你说呢?”

    李世民笑了一声:“你还别说,今天有你帮忙,这一百多封奏折一下午就处置了,朕很久没有这样轻松过了。”

    这时。

    “启禀皇上,六部尚书觐见。”

    王德缓步从殿外走了进来。

    “宣!”

    李世民一挥手。

    应声。

    大唐的留个一品权臣缓步走入了大殿内。

    当他们走入。

    看到了与李世民相对而坐的李铮,明显都是一愣。

    而看着桌子上,摆放在李铮面前的奏折,还有玉玺,笔都在李铮这边。

    这让这六人立刻想到了关键。

    “李铮难道是在帮皇上处置奏折?”

    “这怎么可能?”

    “皇上对李铮的信任也太大了吧?竟然让他处置奏折?”

    六个人心底都是暗暗吃惊的想道。

    哪怕是作为六部尚书,当朝重臣。

    他们也只有资格提议,与皇上商讨奏折的批阅处置可轮不到他们。

    如若是以往还有中书令的话,倒是可以参与,但如今中书令被废黜了,已经不存在了。

    “难不成皇上打算将李铮留在长安,让他成为未来的中书令不成?”六人心中都不由的想道。

    “皇上,极为大人议事,臣就先告退了。”

    “婉儿还等着臣回去吃晚饭呢。”李铮笑道。

    “去吧去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

    原本还打算留着李铮在宫中用膳的,但是看着这来到的六位重臣,李世民自然明白晚膳又要推迟了。

    索性也不留李铮了。

    “臣告退。”

    李铮躬身一拜,直接转身离开。

    当路过六个尚书时,李铮微微一笑,抱拳拱手。

    六人也是纷纷回礼。

    如此红人,他们又有谁敢得罪,何况大家关系都处的不错。

    在李铮走后。

    六个尚书也立刻走上前,直接跪倒一拜:“臣等参见皇上。”

    “起来吧。”李世民道。

    “谢皇上。”六人恭敬回道。

    “知道朕叫你们来做什么吗?”李世民看着六人道。

    “臣等不知。”

    六人恭敬说道。

    “将这几份奏折给他们看看。”

    李世民拿起了专门放在一旁的几份重要奏折,对王德说道。

    “是。”

    王德走上前,将这几份奏折拿了起来。

    然后一一给了六人一份。

    “看看。”

    “然后在看看批阅的处置。”李世民道。

    六人不敢怠慢,立刻打开奏折一看。

    这一看不要紧,看了之后,都有些吃惊。

    “皇上。”

    “自我大唐开国以来,设立天下行政,黄河流域就是由宣慰司来拨放银两加固,直接拨放给知府,仅仅是烧了一道,这似乎并没有多大区别,而且会增加户部的处置。”看完后,唐俭恭敬回道。

    “皇上。”

    “番邦来觐见,还需以朝贡之礼,这如若传出去,只怕有人会说我大唐天朝威势有损啊!”陈叔宝眉头一皱。

    “山西东道宣慰司行株连之策,一旦发生矿难,不论人数多少,直接将直属县令押解长安受审,这…这似乎牵连太广了。”张公谨也是心思紧绷。

    这三份奏折的处置,武艺是改变了大唐以往的处事风格。

    实乃大变。

    “朕再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李世民从桌上拿起一张纸。

    看着上面的话,每读一遍,李世民就有着更深的震撼。

    这些话似乎也直击人性。

    天下间能够免于此话的,少之又少。

    王德走上前。

    将这一张纸捧起来,对着六位尚书呈现。

    六人目光汇聚。

    “如果什么东西有一成利润,商人就会保证到处用到,有两成利润,所有人甚至都会被调动起来,如果有五成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冒着性命危险。”

    “如果有十成的利润,无论什么人,商人、官员、百姓,他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舍命去做。”

    “有十成三倍以上,甚至更多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任何罪行,哪怕这个风险是被灭族。”

    看着这几句话。

    六个人的心底一震,脸色也随之大变。

    “臣等一心为国绝不会为利益苟且。”

    六人直接跪下来,表现的惶恐不已。

    “知道这些话是谁说的吗?”李世民嘴角一翘,眼中带着几分欣慰。

    “难道…难道是李将军?”唐俭立刻惊讶道。

    “就是他。”李世民点了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