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二百八十五章如何对待不征之国

第二百八十五章如何对待不征之国

    正如李世民所言,大唐疆域的确是非常辽阔了。

    凡人一生都无法踏足十分之一的辽阔的地步,已经达到了自古华夏王朝以来的天下之最的地步,达到如此层次,李世民已经满足了,或者说,大唐已经满足了。

    如果再继续扩张下去,地域辽阔,疆域太广,反而不好治理,如果太过庞大,甚至会影响到大唐的国本。

    “看样子,李世民是要在明日宣布那些朝见之中的许多番邦小国为不征之国了。”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铮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在历史上。

    唐太宗李世民可是将周边的一些小藩属国列为不征之国,将这些不征之言立于唐律之中,让后世之君遵守。

    显然。

    定下这不征之国,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大唐的统治。

    让这些番邦异域放心爱你,让他们知道大唐对他们没有吞并的野心,他们也从而安安分分的下去。

    而历史所定的不征之国,想要破了这一点,那就是这不征之国反破,兵反大唐,大唐才能出兵镇压。

    反之,后世之君不得征伐不征之国,违背的就是大唐律法,这可是很严重的,朝臣也必然会弹劾,对皇帝名声都会有损害。

    “不征之国,唉,可笑的不征之国,虽然能够保全大唐现在的威望,巩固大唐疆土,短时间内那些番邦小国不敢来犯,可是也是给了他们发展的机会,长久以往必成大患。”

    “就如同那东洋岛国一样。”李铮暗暗想到。

    如果是他。

    就断然不会设立这所谓的不征之国,而是会扩张疆土。

    不过。

    看着李世民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了,这似乎也是与他无关。

    “看你小子的样子,是想到了朕会怎么对待那些番邦小国,让?”李世民忽然看着李铮问道:“你说说看朕要准备对待这些番邦?”

    “皇上肯定有皇上的想法,臣猜不出。”李铮立刻回答。

    “你小子还给朕装上了?”

    “给朕说。”

    “如果你说了,等明天以后,朕给你放几天假。”李世民笑道。

    “真的假的?”李铮脸上浮起喜色。

    “朕一言九鼎。”

    “说。”李世民笑道。

    “那好。”

    李铮点了点头,随后道:“从臣来看,皇上已经没有扩张之心,但那些番邦异族对大唐却十分忌惮,如果不打消他们的忌惮,他们必会在边境陈兵,长久以往,必有兵祸,而且这些小国相比我大唐,国力实在不强。”

    “如若我大唐真的表现出对付他们之心,而且是师出无名,必会让他们联合在一起,一起对抗大唐,故而,皇上肯定是要想办法打他们的忌惮之心,联合之意。”

    “而这个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当着他们番邦的面宣布他们为不征之国,这样必可打消。”

    听到这。

    李世民瞪大眼睛看着李铮,显然也是被李铮的猜测给震惊到了。

    因为李铮的话真是他心中所想。

    也正是他明日准备做的。

    “小子啊!”

    “朕真的是小看你了。”

    “你竟然将朕的心思给揣摩透了。”李世民感慨说道。

    

    “皇上,我可要好好休息几天了。”李铮笑呵呵说道。

    之所以能够想到李世民的目的,熟知历史就是好。

    “好好好,朕给你休息。”李世民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这近一个月以来,有了李铮批阅奏折,李世民也的确是轻松,每天就是带一带自己的孙子,格外的悠闲…

    而且李铮对于奏折的处置也是十分的得心应手,很不错。

    “那臣就不客气了。”

    “等明天散去,臣就好好休息几天,到时候朝会我也不来,每天和那孔显大眼瞪小眼的,累得慌。”李铮笑着道。

    “你小子可是把那孔显得罪死了。”

    “竟然派人去散播世修降表,孔家的名望已经全部都没有了,如果不是孔显还有几分本事,派人压下去了,只怕他的府邸都要被那些愤怒的儒家学子给掀翻了。”李世民带着几分调笑的说道。

    “听皇上这语气,也是对这家伙不满啊。”

    “臣都这样做了,你竟然都没有责骂臣。”李铮饶有意味的笑道。

    “在当初朕就给你说了。”

    “他孔家就是朕竖在朝堂收拢儒家学子的招牌罢了,如今天下大定,他自然也就没什么用处,比起你来,他更是不值一提。”李世民毫不掩饰的笑道。

    “那就多谢皇上夸奖了。”李铮立刻回道。

    “你说朕要将那些番邦当中的许多定位不征之国的做法十多岁错?”李世民忽然道。

    “皇上,这个只能看你的意思。”

    “臣可不敢乱说。”李铮连连摆手。

    “说。”

    “朕又不吃了你,不管是对是错,你都说,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别朕定下这不征之国以后害了后继之君。”李世民笑道,饶有深意的看着李铮。

    “如果不让李世民将这些番邦定为不征之国,至少不会养虎为患,对于以后我在境外立国或许也有几分益处。”李铮暗想一下,然后在心中就有了决定。

    “按照臣的想法。”

    “不征之国就是养虎为患。”李铮说道。

    李世民眉头一皱,然后道:“继续说,为何是养虎为患。”

    “皇上能够确保大唐一阵能够强盛下去?”

    “自古以来,可没有永恒的王朝存在。”

    “昔日强秦,强汉,何其昌荣?”

    “结果呢?”

    “所谓不征之国一开,这些异域番邦的确会对大唐放下戒心,甚至于大唐多有交流,但大唐也会被他们吸取,久而久之,就是养虎为患。”

    “自我谓盛唐开始,就是打开了那所谓的交流,给予异族番邦恩泽,结果就是属于我华夏汉家的技术,军械被他们学去了,成为大患。”

    “皇上这一代昌盛,或许第二代,第三代也可维持。”

    “可第四代,第五代呢?”

    “皇上能够保证大唐真的千秋不弱?万世不衰?”

    “虽然臣说的话有些难听,但可以清楚告诉皇上,在如今天下不存在什么长久不衰的王朝。”李铮直接说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