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四百一十九章朝堂定身份

第四百一十九章朝堂定身份

    看到这一幕。

    李世民再也忍不住了,一声咆哮:“都给朕闭嘴。”

    一股威压席卷整个大殿。

    李世民那冷锐的目光扫过,那些似逼宫的大臣全部都瞠目结舌,似乎没有想过李世民会如此震怒。

    “你们不知道就给朕乱启奏。”

    “你们可知道苏氏,还有苏家究竟犯了什么罪吗?”

    “不错。”

    “这一次天花,罪魁祸首就是苏氏和苏家。”

    “但你们可知在议政殿时,苏氏还以毒虫对朕抛洒,意图将朕给害了。”李世民冷冷喝道。

    此话一落。

    群臣全部都骤然失色。

    陈靖和王韬的脸色也变了。

    这件事,他们并不清楚。

    “李岈。”

    “或许他们不知道。”

    “但苏氏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他。”

    “他是一切的得利者。”李世民冷冷道。

    “此事…此事老臣不知啊。”陈靖脸色一变,立刻辩驳道。

    “这,就是你们口中的无辜。”

    “他无辜吗?”

    李世民冷冷喝道,甚至是咆哮。

    在他的目光下。

    陈靖和王韬脸色已经变得煞白,抵着头。

    那几十个支持李岈的朝臣也是全部脸色大变。

    他们似乎真的触犯了禁忌了。

    “朕告诉你们。”

    “苏氏,朕不会杀她,朕会让她承受无边的折磨。”

    “李岈三兄弟,念在是朕的孙子份上,朕也不会杀他们,但会将他们永远关在宗庙,不会放出。”

    “至于苏家,朕会将他们全族碎尸万段。”李世民冷冷说道。

    这代表着他的圣言裁定。

    而陈靖和王韬他们也不敢在开口说什么了。

    但下一刻。

    李世民又开口了。

    “今日朝会。”

    “朕再告诉你们一件事。”

    “朕找到了失散在民间十几年的皇儿。”

    “今日朝会,朕就是为了宣布他的身份。”

    李世民环视了朝堂一圈,威声喝道。

    此话一落。

    满朝皆惊。

    除了早已经知道李铮身份的其他所有朝臣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李世民,对于这一个消息,完全是此料未及,完全没有想到。

    “皇上在民间还有皇子?”

    陈靖语气有些发颤的看着李世民。

    在说出这一个问题的瞬间,陈靖心中都在疯狂的颤抖。

    一个彻底不受他们掌控的情况出现了。

    “朕不仅在民间有一位皇儿,这位皇子还为我大唐立下滔天大功,现在更是如日中天。”李世民沉声道。

    目光看向了李铮。

    百官的目光也都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去。

    全部都落在了李铮的身上。

    这一刻。

    再次让所有人大惊。

    “不会吧。”

    “李铮会是皇上在民间的儿子,是皇子?”

    所有人全部都愣住了,目瞪口呆的看着。

    “李铮。”

    “上来吧。”

    李世民根本没有理会群臣的震惊,而是大声的喊道。

    闻声。

    李铮表情严肃,缓步向着阶梯走了过去。

    在无数朝臣惊诧的目光中,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阶梯。

    “当年。”

    “朕在晋阳受伤,受林氏所救,朕宠幸了林氏,便有了皇儿李铮。”

    “他,李铮就是朕的皇子。”李世民指着李铮大声道。

    这话一落。

    满朝震惊,无不瞠目结舌的看着。

    “李铮是皇子,我没听错吧?”

    “这怎么可能啊?”

    “皇上如此宣布,那就肯定是调查了李铮的身份,如若不然,绝不会如此肯定在朝堂上宣布。”

    “难怪啊。”

    “一直以来,李铮都格外伸手皇恩,不仅李铮的子女经常被带入皇宫,被皇上亲自带着,而且李铮还辅助批阅奏折,这并非是皇上对外臣的恩泽,而是是对自己孩儿的培养。”

    “原来如此。”

    “懂了,,今天一切都懂了。”

    “李铮是皇子,是皇上遗失在民间的皇子。”

    “当初孔显还没死的时候,曾联名上奏皇上早立储君以定国本,那时皇上就含糊其辞,所有人都以为皇上会立李岈为储君,可如今看来,完全不是如此。”

    “这一切都是一个局。”

    “完了,我们这些支持李岈的人算是完了。”

    “皇上,好算计啊。”

    “没想到,他早就留有了后手。”

    此刻。

    整个朝堂百官的表情都是无比的复杂。

    特别是那些选择支持李岈的人,他们的脸色难看的很,心中也是充满了恐惧。

    竞争失败,后果是什么,他们是非常的清楚的。

    或许在往后,他们会逐步被清理,好的或许还可以保全身家性命,但如果坏的,或许就是全族将亡了。

    这些都是多年官场混迹的老油条,李世民这时候将李铮推出来,当然他们都明白,李铮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下一步就是储君的位置。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皇上。”

    “李铮乃是晋阳长治县一名商贾出身。”

    “此事,会不会….”

    王韬极为不甘心的站出来,脸色也是十分难看。

    闻言。

    李世民眉头又一皱,冷冷看着王韬:“你的意思是,朕奶奶自己的亲儿子都搞不清楚?”

    “老臣不敢。”

    王韬被吓得跪倒在地,这才意识到刚刚似乎失态了,然后又急忙道:“此事事关我皇族之本,更关系我大唐未来的储君,此事还需慎重调查,以免出错。”

    显然。

    这王韬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更不甘心就这样输了。

    “在皇儿第一次来长安的时候,朕就认出他了。”

    “所以,朕早就调查了。”

    “说真的。”

    “要不是秦家女婉儿之故,李铮不会参军,朕这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再见到自己的皇儿了。”

    “天赐恩泽。”

    李世民慈祥的凝视着李铮,诉说着有关李铮的身份。

    这一切的一切。

    听到这。

    王韬还想要说什么,可是看着高位上的那冷漠的李世民,他却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很明显。

    以李世民的严谨,对于自己皇儿的探查又怎么会出错。

    “今日朝议。”

    “便是我大唐皇子归来之日。”

    “李铮,就是朕的皇儿。”

    “诸卿,还不见礼。”李世民威声喝道。

    这一声。

    也是给一切都盖棺定论。

    李铮的身份就是如此,他就是大唐的皇子。

    未来大唐的继承者,储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