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仙界的日子 > 第十九章 云霄宫

第十九章 云霄宫

    “这无道昏君!”田喓喓听闻后气的一掌拍碎了桌子。

    “这魏国虽说不是我仙门直属,却也容不得如此国君为祸百姓!”

    其实田喓喓更气的是,这魏国距离长生仙门也算不得远,为何长生仙门的弟子却没有处理此事,难道长生仙门只不过是表面繁华,对外的掌控力如此之弱吗?

    与其说魏王的荒唐,在这里的门中弟子应当承担有更大的责任!

    田喓喓对苏慧珍说,“你暂时先跟着我们,莫要心急,定然会还你一个公道。”

    此事她还得先搞明白,为什么魏王做乱几十年,门人弟子竟无动于衷的原因。

    楼船缓缓靠岸,已经有大片的军士围住渡口,其中为首的将军一见苏慧珍完好无损,顿时松了一口气。

    一挥手,就有几名军士要过来带苏慧珍走,田喓喓上前一步拦住道

    “苏姑娘得跟我们走,你们回去告诉那魏王,这几天老实的在皇宫待着,自会有人去找他清算。”

    那将军属实没想到还有人敢拦他,这才看到从丫鬟仆人群中站出来的田喓喓,一身淡印暗纹蓝色长裙,五黑长发被一根同色的绸带束成高高的马尾,其柔美漂亮的脸蛋让人眼前一亮。

    一众军士一时看的失神,那将军神色缓和下来,劝道:

    “看姑娘的穿着想必也是哪家豪门的千金,但是此事却不是你能管的,还是速速离去,莫要惹祸上身。”

    将军不敢言魏王,只能劝这漂亮的姑娘快些走,若是让魏王看见了如此绝色,只怕又要被强掳了去。

    这些士兵都有些修为在身,将军更是有合体境的修为在身,见其还有几分品性也不好直接杀了,

    徐倩云见田喓喓看过来,素手一扬便把周围人全都定住,随后几人不急不缓的从船上牵了马车下来,又把一应用具都规制好搬上马车,

    那管事本也想跟着,被田喓喓劝住,一众丫鬟仆役一个没要,让其补给一番便自行回去。

    待将军恢复之后,眼前哪里还有那倩影,只有一搜红色楼船仍旧停在码头,

    一群仆役丫鬟三三两两聚堆,手中拿的一堆纸片,正玩的忘我。

    将军一时有些失神,不知这些人自哪里来的,竟然如此大胆,袭击了官军竟也不跑,还在此玩乐。

    来到正在组织码头帮闲运货的管事身边,皱眉问道;“你们究竟是何人?”

    管事也不与他说话,从袖子中掏出一块银色的牌子递给将军。

    将军接过一看,令牌上书一行大字,天耀城特派外史!

    将军眼神一眯,他曾今也去过天耀城,只是没灵石在南山福地租洞府,这才转到魏国当了一名将军,

    天耀城的名声极大,光是这一座城池的力量,便可轻易的覆灭魏国。

    恭恭敬敬的将令牌归还管事,“不知外史大人来魏国有何事,可有用得着小将的地方。”

    管事笑着摇了摇头,面容看着极为和蔼,

    “你且去吧,我们在此补给一番便离开,看你人不错,提醒一句,刚刚那位姑娘身份不低,能不能得到造化,就看你如何行事了。”

    将军一抱拳,“多谢大人。”

    临走时又留下了自己心腹在次,讲明利害关系,让其帮忙震慑地痞流氓,防止苍蝇骚扰贵人。

    田喓喓乘坐马车,根据道子令显示的仙门分部,直接来到靠近国都的一座山上,

    其山端没入云霄,看不清全貌,四处青绿一片,一个个宽大的石阶整齐的排列而上,

    山脚底下立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书云霄宫。

    田喓喓一行人顺着石阶而上,偶尔能碰到或求符,或还愿的人。

    田喓喓便向那些人询问云霄宫的情况,竟都说这里的仙人为人和善,但凡有妖魔便有仙人下山除魔。

    这搞得田喓喓一头雾水,能得百姓如此称赞,云霄宫必然也不是没有作为,却为何对魏国国君如此,难不成还要内幕交易?但是她想不出一个凡人国都能有什么对仙人有用的东西。

    不过看到这么多百姓对云霄宫如此推崇,田喓喓还是暂时压下心中的怒火。

    长生仙门在外的分部,一般是由长老团自愿申请,获得批准后,可挑选资源跟随的门人一同过去,

    长生仙门会派人根据长老的意见建立选址,建造,附近若是有灵脉,会就近迁移,若是没有,也可申请由长生仙门中迁移一条出来。

    看着两边的悬崖峭壁,田喓喓真是怀疑云霄宫把宫殿位置修这么高的原因,不是为了山顶更加聚集的灵气,而是为了阻挡一些喜欢往宫殿跑的人。

    听碰到的一位老妇人说,这山一来一回,早上五六点起来,晚上下山刚好天黑了。

    这些人若不是真有事情,那个愿意没事儿跑这儿来。

    这一路风景倒是雅致,多是大松树,偶尔遇到溪流,上面都会有一座竹桥,配合着溪流岸边的大片竹林看着非常的舒心。

    田喓喓过竹桥的时候就看到很多人在小溪边歇息,打一瓢清水吃着随身带的干粮。

    那老妇人走不动了,便要在溪水变歇一歇,田喓喓给她留下一些点心,便继续向山上走。

    小梅自路边采了一些野花,花花绿绿的一大捧,走的气喘吁吁也不舍得丢,

    一直走到了晌午,终是才看到了长生宫的弟子,迎接着众人到了一处大厅,里面已经做了好些人,

    有的人前来还愿,给正中的几位神像上了香便又开始下山,

    田喓喓仔细辨认了一番那神像,除了田耀武,其他几位应该是十二峰的其中几位圣主,

    天璇星域并没有神道,所以这些香火供奉也没有那位圣主在意,都是百姓听说了那位的事迹,从而自发打造的,

    正如云霄宫这几位,均是百姓送来的,长久香火供养之下,圣主们又不收取香火,这些香火全部凝聚于神像之上,

    如今已经算是一种灵物了,这种灵物最通人性,但是其面对负面情愫太多,导致很多神像之灵的性格比较偏激,

    所以长生仙门也有规定,除非万不得已,不得随意抹杀神像之灵,也专门研究出了一种专门针对神像之灵的心经,

    时常参悟便可以使神像之灵平和稳定,仙门中的弟子大部分时间都在修炼,所以在百姓中传闻更多的传说和神仙显灵之类的,基本都是神像的功绩。

    田喓喓同一众来求仙的人被云霄宫弟子带到一处房间等待,

    房中以为深蓝色道袍打扮的老道士静坐于蒲团之上,身后站着以为小童子,同样面无表情,

    见众人进房,小童便招呼众人落座,按照前后顺序让人讲明所求之事,

    田喓喓退到最后,仔细听着,她还是挺好奇这些人都求些什么。

    最前方的乃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他本在后面,众人念他年龄大了,一会儿下山不容易,便被推到了最前面,

    老人家连连对这些人作揖,可以看出其身体动作不是那么灵便,大拇指还少了一截,颤颤巍巍的模样,也不知道这么高的山是怎么走上来的。

    老者一一感谢完毕,又对着上做的道人跪倒在地,被那小童甩出一团法力托起,随又架着老者做到蒲团上。

    “你自说便是,无需行礼。”小童看着严肃,其行为却很暖心。

    老者连忙道谢,说话时却眼泪不自觉留下,“我老伴儿得了一怪病,昏倒已两年有余,我自处寻找医师也不见醒转,还请仙人赐我仙药,救一救我那苦命的老伴儿。”

    老头说完,便有人呀的一声,只见是一位身穿绫罗绸缎的胖老爷,对着身边的夫人说道:

    “我知道他,这老先生年轻时是一位秀才,我们那片不少人都是他启蒙的,心肠是极好的,很多没钱读书的人都免了资费,

    他曾去我们家请医师,可惜没有治好,之后便没了消息,没成想你居然走到了这里。”

    那胖老爷一脸不可思议,他家乡距离这里足有千里,他做马车尚且觉得辛苦,这老先生如何靠着一双腿便来了。

    那闭目的老道转过头来,眼睛虽仍旧不曾睁开,而老者却感觉自己如赤身裸体一般被人看了个通透,

    道人看了片刻缓缓点头,“所言不假”

    又对身边的小童说“你且和老先生去把其夫人带上来。”

    小童领命,带着老先生走到殿外,取出一巴掌大的小木舟,喊了一声“敕!”

    小木舟顿时化作一个几米大的飞舟,小童袖袍挥舞将老人拖上飞舟,化作一道残影便朝着山下飞去。

    众人见小童施法,连声叫好,这热闹劲儿,到像是小童在给他们表演戏法一般。

    不过盏茶的功夫,飞舟已然回转,小童法力拖着老人和一个横躺着的老妇进了房间,

    老道人查看片刻,又伸出一指点在老妇人眉心,此手指出阵阵乳白色的光芒迸发,一道黑色气旋便从老妇人眉心之处被带了出来,

    乳白色的能量化作火焰,那黑色气旋中竟然有婴儿啼哭之声传来,一众人被吓得连忙远离,

    老道人摇了摇头,“莫要惊慌。”

    黑色气旋在白色火焰包裹之下逐渐没了那婴儿般的惨叫声,随后连黑色气旋也被焚烧殆尽。

    老道人从袖口掏出一个小瓷瓶递给老者,“其有三枚丹药,每三天服用一颗,九天之后便无碍了。”

    老人又要跪地磕头,又被小童托起,老人取出一大包银子,这是他一路省吃俭用,又四处帮忙干活攒下来的,

    老道取了三两,“这些便足以,你们且回去吧,若是夫人病好了,便带其来上一炷香。”

    一炷香对老道也没什么用,但是谁让他有一个神像之灵的弟子呢,人家做师父,是修行领进门,他这个师父,还得帮助弟子修行,

    暗叹一声,挥了挥手,叫童子再送他们下山。

    之后的人被逐一安排上前,有家中闹鬼的,老道人便给其一枚玉符,拿回家挂门上。

    有求子求富的,老道人便安慰几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时常噩梦不断,夜不能寐的,老道人便让其在神像面前求一求。

    总之杂七杂八也是事情不少,老道人也是极为熟练,极快的便到了田喓喓。

    那道人望了过来,愣了片刻,起身行礼道“道子前来,为何不入殿内?”

    田喓喓疑惑道“你眼不能视人,我也不曾出声,怎就知道是我?”

    老道人终是有了笑颜,“我非不能视人,闭上眼睛不过是为了磨炼心眼而已,

    何况道子天人之姿,站在老道面前如同晃晃大日,我如何认不得。”

    随亲自煮茶相待。

    老道斟茶时似有所感,朝门外看去,朗声道“道友既然来了,何不出来一见?”

    田喓喓转身看去,还道是谁,原来是哪个不讲好话的魏子寻,三子跟在后面,鬼鬼祟祟和其主人一脉相承,看着也不像好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