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郡守 > 036不一样的渤海

036不一样的渤海

    林楚点了点头,毕岚果然什么都知道,这个老太监还真是不简单。

    除了会拍马屁之外,也极是聪明。

    当然了,或许会拍马屁也是他选择的一种保护色,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保养得还真是好,气色不错,气质也不错。

    “列侯,这么说起来,这件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了?”林楚接着问道。

    毕岚看了他一眼,摇头:“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并不多,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分析消息的,这个世界上的愚人还是太多了……你很好奇?”

    “只是有些兴趣。”林楚应道,这个老家伙真是不简单啊,果然睿智。

    毕岚想了想,这才轻轻道:“也不是不能说,宁涉得罪了人,所以才被人当成了目标,引来了那些游侠。

    当年那件事情不是他做的,他是宁家的人,财富是经过世代累积的,已经不需要用那些下作的手段了。

    这件事情,应当是张让的人做的,他与巨商张谷联手,图谋不小,杀人的是张谷,栽赃到了宁涉的身上,无非就是为了谋取宁涉的巨额财富。

    当年宁涉去西凉,也是和张谷做一笔生意的,所以宁涉其实并不知情,张谷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心狠手辣。”

    “张谷?”林楚点了点头,咀嚼了片刻,这个人他不熟悉。

    毕岚笑了笑:“西凉人,与各方交好,背地里其实是张让的人,他和马腾、韩遂、王国交好,暗中也为他们提供过粮草。”

    林楚拱了拱手:“多谢列侯解惑,那我就告辞了。”

    转身时,典韦已经将东西搬了出去,放在马车上,这还是毕岚府上的马车,被林楚借用了。

    向外行走时,毕岚的声音传来:“你是一个特别的人,我看好你的未来,这件事情,你要是参与了,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张让这个人容不下别人对他的挑衅,短时间内你就不要来洛阳了,慢慢等着他失势吧,他不可能一直一手遮天的。”

    林楚一怔,毕岚对他还真是有些不同。

    回身看了一眼,老太监坐在那儿,继续研究水力纺车,他再行了一礼,这才离开。

    上马离开时,林楚沉思片刻,这才问道:“公达,你觉得毕岚说话有几分可信?”

    “主公,攸觉得应当是可信的,他没有理由欺骗主公,攸刚才观察下来,他醉心于那些外物,不会有别的心思。”

    荀攸轻轻道,接着话锋一转:“他还有一层意思,太史公所书的《史记》中,许多帝皇也只不过是留下只字片语,但巨侠剧孟却占了一百八十二字。

    这说明他心中还是看好那些游侠的,不想让他们陷入那些巨商的阴谋之中,这才想借主公来提点那些游侠。”

    林楚一怔,心里觉得,荀攸倒是看得明白,这也是一个聪明人。

    下一刻,他看向身边的典韦:“恶来,你去和郭山说说这件事情,要杀人可以,但不可杀无辜之人。

    让他调查清楚了再动手也不迟,西凉巨商张谷……这件事情不难查,让人查一下他和张让的关系就知道了。”

    “主公,我这就过去。”典韦点了点头。

    林楚犹豫了一下:“约着他一起喝酒去,不要落人口实。”

    “主公放心,我已经和他约好了见面的方式,他们有一个联络点的。”典韦咧着嘴笑,自有几分豪迈。

    回到林宅,练武场上,张飞和阿杰斯还在对战。

    阿杰斯的动作越来越利落了,进步明显。

    阿涅塔也站在一侧,双手持剑,正在舞剑,进退有度。

    一头金红色的长发飘着,身形当真是妙极,速度也快。

    林楚看了一会儿就回身,心中却是想着,还是应当招募几名游侠,以后传递消息会更加方便一些。

    后宅中,林楚刚刚坐下,阿涅塔走了进来,跪在他的面前:“主人,奴儿以前是一名剑客,热衷于剑术,想要修行更厉害的剑法。”

    林楚沉思片刻,想了想道:“你先起来吧,我会想办法找一名剑师来教你剑术。”

    这个时代最有名的剑客,有史阿,有王越,这两人也都是游侠,这次郭山行动,他们或许也会过来的。

    阿涅塔依旧跪在那儿,腰儿沉着,身后绷直一片圆润,有一种惊人的视觉效果。

    “多谢主公。”阿涅塔起身,那张脸一片雪白,在这一点上,林楚身边没有人比得过她。

    此时的渤海郡,两辆马车行驶在官道上,一队士兵护送着。

    车窗开着,蔡邕看着外面的景致,波澜不惊。

    到处都是在开荒屯田,每个人不慌不忙,看起来很是安宁。

    路边一家农户围坐在一起,正在吃着食物,这是松软的镘头,蔡邕让人停车,走下车,到处看着。

    路边的田一块块相连,很平整,他目生异样,走到那家人的身边,问道:“你们吃的这是何物?”

    “回阿郎,这是发面馒头,郡守发明的,我们都叫林郎馒头。”皮肤晒得很黑的男人起身笑着说道。

    蔡邕一怔,接着问道:“你们种地会不会遇到什么麻烦?”

    “不会,郡守派军队在整个渤海郡巡逻,击杀流寇,所以我们很安全,再加上我们开荒屯的田地,种出来的收成,我们可以留五成。

    甚至粮种都是郡守提供的,不要钱的,这是第一年,相信从秋季开始,我们就可以有余粮生活下去了。”

    男人一脸憧憬,脸上有光。

    蔡邕沉思片刻,目光扫过眼前一片农田,点了点头:“真是不一样啊,政通人和,大约说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风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蔡邕站了一会儿,扭头看了身后的马车。

    蔡琰和彩衣都在探着头看,还有一名年纪小一些的女子,生得和蔡琰很像。

    “父亲有何事?”蔡琰问道。

    蔡邕轻轻道:“昭姬、贞姬,你们要是不着急的话,我想慢慢走,多看一看渤海,这里和其他地方还真是不一样啊。”

    “一切都听父亲的。”蔡琰应道。

    在她的身边,那名小一些的女子也点了点头。

    这就是蔡琰的妹妹蔡琀,表字贞姬。

    蔡邕吁了口气,目光中尽是好奇,再看了一眼山野,这才回身上了马车。

    彩衣小心翼翼问道:“小姐,中郎这是怎么了?”

    “自洛阳这一路走来,我们经过了很多的地方,只有在渤海才看到了这样祥和的景象,甚至这里都没有流民。

    这是不可思议的,父亲对此有些好奇也是正常的,我们跟着去看看吧,看看是只有这里是这样,还是整个渤海郡都是这样。”

    蔡琰轻轻道,一脸异样。

    彩衣喃喃道:“真没想到,他还真是挺能干的,不仅仅只是个奸商,还是个好人呢,能让这么多人都吃得上饭,这就很了不起的。”

    “怎么又叫林公子是奸商了?”蔡琰在彩衣的腿上拍了一下,哼了一声。

    彩衣吐了吐舌头,没敢再说话,一侧的蔡琀勾了勾嘴角,饶有兴趣地看了两人一眼,目光中尽是好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