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王爷不和亲 > 第116章 上朝

第116章 上朝

    对于几万个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流民,任何一丝求生的希望都能让他们爆发出洪水一样的破坏力。在死亡面前,数量庞大的流民是没有理智可言的。

    我有些不放心,日出前顶着睡眼惺忪赶到西门最后见苏远一面。

    苏远应该是一夜没睡,不过他是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精神状态比我好多了。

    “昨晚有没有睡觉?”苏远捏一把我脸上的包子肉问。

    面对他的老虎钳,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的手指才碰到我脸上我的瞌睡就被彻底吓醒了。

    我往后跳一步说:“方才在马车上睡了一下。”

    苏远邹眉问:“你不回去睡觉,来城楼做甚?”

    我乖巧地帮苏远整理了一下铠甲说:“我是担心敬贤哥哥嘛。以前敬贤哥哥都是带兵打仗,今天要带兵演戏。我怕兵部的人没什么演戏的经验,蛇头又狡猾,一场喜剧演成悲剧就不好了。”

    苏远拎着我的衣领说:“兵不厌诈,我兵部怎会如此不堪?”

    “嘻嘻!”我憨笑两声,“那就好,我现在要去上朝了。好多年没上过朝,过程都生疏了。”

    苏远松开揪在我衣领上的大手,转而又掐在我后脖子上。我猝不及防就被他亲了一口!

    这还是在城楼上,苏远怎么能当众对我做这种事?!我的名声本来就不好了,现在搞不好会被弄出个动摇军心的骂名!

    我苍苍惶惶逃下城楼,沿路的士兵看见我都像是在看马戏团的小丑表演一样。

    一直到了皇宫门口我还有点没回过神来。

    “王爷。”马车停下后,窗外伴着一阵马蹄声传来杨镡的声音。“已经到宫门了,还请王爷下车。”

    我走下马车,安安份份跟着一群文武大臣走进威武庄严的皇宫大门。

    第一次来金銮殿,巨大的宫殿光线昏暗。我老老实实跟着三个哥哥走到大殿最前面站好,然后学着其他人的样子,该跪的时候跪,该山呼的时候山呼。

    户部尚书迫不及待地跟皇帝告状,满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说辞把流民闹事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十三王赵戎!”皇帝故作愤怒地问:“朕派你专司京城外流民安抚,你是怎么安抚的?为何流民会聚众哄抢米粥?!”

    我也假装可怜地说:“回禀皇上,每日流民数量不断增多,但户部只在每日晚间才向臣上报新增人数。中午和下午新到的流民领不到米粥,这才引发骚乱。”

    皇帝问户部尚书:“葛卿为何每日晚间才上报新增人数?即是人数不断增加,为何中午不上报一次?”

    户部尚书一时无语,户部右侍郎站出来说:“回禀皇上,每日晚间上报人数乃是吏部定下的规定,臣等乃是照章办事。”

    “好一个照章办事!”皇帝怒目一瞪,“几万流民已经到了京城脚下,尔等不会随机应变,竟是拿照章办事来搪塞于朕!这分明就是玩忽职守!”

    户部几个大臣顿时被吓得哑口无言。皇帝顺便说:“从今日起,每日最少上报两次流民情况。若有突发状况,需及时上报。”

    “皇上英明!臣等听命!”户部几个大臣低头应答。

    见几位大臣退回原位,我赶紧跳出来说:“臣还有一事启奏。时至今日,赈灾粮食皆从国库粮仓调配。然国库存量毕竟有限,臣以为,鼓励京城商户捐款捐粮方为长久之计。”

    “臣以为此计欠妥。”礼部侍郎站出来说,“若是从京城商户口中收缴粮食,京城内必定米价上涨。”

    “秦大人此言差矣。”我对礼部侍郎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商户家中每年都有余粮,臣只是鼓励商户将力所能力范围内的余粮捐出,并非强制收缴商户余粮。”

    礼部侍郎不屑一顾地说:“十三王殿下所谓的余粮可有衡量标准?若是商户只捐出少量米粮,其余米粮不是照样需从国库粮仓调取。”

    皇帝抬手说:“此事由朕做主。作为大安子民,京城商户理应为国家出力。赵戎,朕派你去鼓励各大商户捐款捐粮。”

    “臣遵命。”我说。

    今天的早朝时间特别短,从几个老臣幸灾乐祸的表情上看,他们正急着回家去看流民攻城的好戏。我以为皇帝登基七年,该除去的异党早就清理干净了。没想到这么多大臣都和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蛇头勾结,皇帝的龙椅之下竟是暗流涌动。

    我和皇帝互换一个眼神,然后皇帝先撤回帷幔后面去了。

    中午的时候,杨镡陪我去了几家京城最大的米铺。感觉几个米铺老板跟礼部侍郎心有灵犀,各个一边哭穷一边表现出舍己为人的样子承诺捐出一小点米来。

    我心思不在讨米上面,西门外抗着尸体往京城赶的流民分散了我太多的心思。吃完午饭后,我又摸回皇宫去。

    皇帝在军机阁坐立难安,除了不停的走来走去,就是偶尔往西边探头看几眼。

    相比皇帝的焦躁,我反倒是显得太过淡定了。

    “老十三,你这法子到底行不行得通?”皇帝转两圈以后又问我一次。

    我两手一摊说:“皇兄现在急也没用,还是耐心等兵部的战报为好。”

    皇帝走到我面前问:“你当真是不急?”

    我握住皇帝的手说:“皇兄,我的手心也在出汗,皇兄说我是急还是不急?”

    皇帝甩开我的手,走回主位上坐不上半盏茶的时间又站起来到处走。

    看皇帝六神无主的样子,我心里越发不解。都当了七年皇帝了,按理说什么大世面没见过,怎么遇到大事还是这么毛躁?

    “报——”一声急报从门外传来。

    “快说!”信使才跑进军机阁,皇帝就迫不及待跑信使面前。

    信使跪下来说:“回禀皇上,今日抵京的两万流民已得到妥善安置。大批流民感激涕零,大赞皇恩!”

    “好啊!好!”皇帝击掌大笑,“老十三,你这一招果然奏效!”

    皇帝转头对信使说:“你且起身,细说西门外情况如何?”

    信使起身说了一个看似闹剧的战报。

    ******

    到了午时,两万多流民同时从官道往西门走。本来这两万流民是做好了生死一博的准备,想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撞开京城大西门。

    没想到距离西门半里路的地方,官道两旁沿路站满了手持鲜花和清水的官兵。一开始流民以为那些官兵是来抓捕他们的,可是为首的将领却热情地与走在最前面的流民说:“老乡!你们终于来了!我们等你们好久了!”那将领一挥手,几个官兵赶紧上前给流民分发清水饮用。

    流民喝了清水,解了口渴,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流民受到一万点暴击。官兵不仅给流民提供清水饮用,沿路还有官兵敲锣打鼓,口中高喊欢迎祝词。

    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两万流民在鲜花与微笑的迎接中走到西城门下。户部的二十口大锅里已经装满了浓稠的米粥,官兵们搀扶着老弱的流民有序地领取米粥。

    终于吃到一口香甜的米粥,流民队伍中突然有人大声哭喊道:“我终于到京城啦!是皇上派人给我们熬的白米粥!皇上万岁!”

    又有几个流民跟着大喊:“我到京城啦!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沉浸在茫然中的流民大军终于回过神来,他们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走到了胜利的终点。在几个流民的带头下,人人哭喊:“我到京城啦!我到京城啦!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每一个幸存者都在为历时半年的逃难大迁徙而哭泣!哭泣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磨难,哭泣重生后的喜悦!

    官兵们趁机再分发一次清水给流民饮用,流民无不对京城的官兵感激涕零,人人跪下感谢官兵体恤灾民疾苦。

    *****

    “哈哈哈!当真是化干戈为玉帛!”皇帝龙颜大悦,“兵部未耗一刀一枪便在半个时辰内控制住两万流民。老十三,你功不可没!”

    我起身行礼,我没时间高兴,因为现在是解决下一个难题的时候了。“国泰民安,乃是皇兄英明。眼下却有另一桩当务之急,朝廷需尽快让商户捐出大量米粮。臣弟目前倒是有一对策,却不知是否可行。”

    “快说与朕听!”皇帝已是笑得眉飞色舞。

    =============

    昨晚几乎没怎么睡觉,今天又累了一整天。实在是困得要死,出宫后我一上马车就睡着了。马车走起来一颠一颠的,特别催眠。

    不知什么时候我突然觉得身子晃动得特别厉害,睁眼一看,原来是苏辄之想要把我从马车上抱下去。我不禁好笑苏辄之也太自不量力了。他一介书生,在平地上抱着我行走尚且吃力,在马车这种狭小的地方搬动我就更不容易。

    我笑着说:“不用劳烦老师了,学生自己下车就行。”

    我迷迷糊糊跳下车,对等在门口的阿虎说:“阿虎,给我打盆冷水来洗脸。”

    “且慢!”苏辄之叫住阿虎,“洗脸需用热水。”

    我还是很困,打着哈欠说:“还是冷水洗脸比较好,我困得很,用热水洗脸越洗越想睡。”

    苏辄之拉着我往王府里走,“若是困倦就该睡觉,为何要用冷水洗脸?”

    “还不能睡。”我又打一个哈欠,“我还有要事要和老师商量,若是睡到明天就来不及了。”

    苏辄之看我实在是困得不行,他命令道:“王爷用过晚膳后先睡一个时辰,戌时辄之再来唤王爷起床。”

    “那好吧。”我也确实非常非常想睡觉,囫囵吃几口饭就倒床上睡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