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醉卧依栏微听雨 > 1999(03)随笔闲谈

1999(03)随笔闲谈

    后勤,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都是重中之重。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也是这个意思。

    古代行军作战时,不管是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使节,游士的用度,作战器材的费用,车辆兵甲的维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如果用兵作战时间拖的太久了,就会使整个军事行动受阻,使军队的锐气挫伤,攻城就会使兵力耗损,而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将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

    如果军事行动受阻,军队士气受挫,军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一些诸侯列国就会乘机作乱,那时候即使有再高明的统帅,也无力回天了。

    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用笨拙的办法求取速胜,没有见过用精巧的办法将战争拖向持久战争久。

    有句话说得好“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往往兵员不再次征集,粮秣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都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也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用兵而贫困的,就是由于军队的远征,远程运输。

    军队远征,远程运输,将会使老百姓陷于贫困。

    而,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财政枯竭。

    国家因财政枯竭,就急于加重赋役,军力耗尽于战场,国内十室九空,百姓的财产耗去了十分之七。

    政府的财力,也会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病,盔甲,箭弩,戟矛,盾橹的制作补充以及征用运送辎重的牛车,而损失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领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供应问题。

    消耗敌国的一钟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

    动用敌国的一石草料,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励部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依靠物资的奖赏。

    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者,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将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

    对于战俘要善待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所说的通过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的意思。

    因此,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所以,懂得战争特点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同样也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