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醉卧依栏微听雨 > 2002(12)随笔闲谈

2002(12)随笔闲谈

    找工作要“高薪”还是要“高兴”?

    李雪琴在某节目中表示,高兴指数和月薪指数是负相关的,高兴高薪全要不可能,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职场人都无法抗拒高薪的吸引力,什么都不如工资卡上增长的数字更让人有安全感,但高薪的代价之一就是忙碌与高压。

    如果忙碌的高薪令人疲惫,那安稳的低薪能否成为一个备选项?

    内卷时代,安稳的低薪正适合佛系和养生。

    大学生面对,安稳的低薪和忙碌的高薪应该如何选择?

    滴滴企业版渠道经理金鑫首先对安稳,忙碌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提出对高薪,低薪的衡量标准。

    安稳忙碌,高薪低薪代表着不同的标准,尺度。

    安稳是风险判断,忙碌是压力判断,并不构成对立的两面。

    薪酬高低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却是职场人价值的体现。

    高薪是工作价值高的体现,反之亦然。

    现实往往是虽然有人因为高薪的忙碌而退却,但安稳的低薪,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个人能力,市场大环境的局限性等。

    安稳意味若风险小,压力小,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简单,但也意味着一成不变,一眼望得到头的职业生涯。

    忙碌意味着工作紧密、压力大、挑战性大。

    自营首席执行官丁洪敏认为,低薪不一定安稳,高薪也不一定忙碌。

    高薪是对工作能力的认定,高薪的人往往是重要方案的创造者和监督者,而不一定是执行者。

    而低薪,也并不一定安稳。如果自身不存在无法替代的价值和能力,就会有被他人替代的忧虑。

    对于很大一部分人,安稳和高薪,其实都得不到。

    因为安稳和高薪,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朝着高薪的生活努力,可能最终才能达到及格线。而当你一开始就把自己限定在了安稳的生活里,很大概率最终也得不到安稳。

    -LEGO乐高集团销售经理SunnyChen提示我们,在安稳的低薪和忙碌的高薪这两种选择背后,是对人生目标。

    工作价值的深入考量,这就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与人生目标。

    如果性格更偏向于安稳,喜欢朝九晚五、平平淡淡的生活,安稳的工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如果一边贪图安稳带来的福利,一边埋怨自己怀才不遇,想象自己的无限可能,却又不愿意冒险踏出舒适区,便是对自身情绪价值的耗费。

    如果性格更偏向于安稳,喜欢朝九晚五,平平淡淡的生活,安稳的工作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如果一边贪图安稳带来的福利,一边埋怨自己怀才不遇,想象自己的无限可能,却又不愿意冒险踏出舒适区,便是对自身情绪价值的耗费。

    如果性格偏向于探索型,对未知的事情怀着强大的兴趣,热爱挑战,并从中获得乐趣。

    那么,选择忙碌的工作类型,反而能够带来充实和快乐。

    薪水越高意味着贵任越大,强度大、节奏快,极具挑战性,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奔波与忙碌。

    忙碌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可以兼顾但这需要更高效地工作,有很强的计划能力和结果追踪能力,善于用清单管理每天的工作。

    拜耳集团客户经理gangfuchen认为,在选择安稳的低薪或者忙碌的高薪时,要做出权衡。需要权衡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经济现状,价值观等。

    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女性在结婚生子后会更关注家庭,因此大多数女性可能会更寻求安稳。

    一般而言,年轻人更有激情、勇于挑战。因此,年轻人可能更有选择忙碌高薪的动力。

    通常来说,对现有经济状况有更高诉求的人对忙碌高薪更有挑战的欲望。

    安稳有规律的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而不断挑战自我,不断精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两者并无高下之分。

    港源电子有限公司销售经理SarahHu指出,针对安稳的低薪和忙碌的高薪,不同职业目标的人会有不同选择。

    生活型人士,结婚之前,大概率会选择忙碌的高薪。

    结婚之后,尤其有了孩子之后,就期待安稳的工作,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薪资反而变成第二位。

    但是对于事业型人士来说,高薪工作永远意味着挑战和机遇,会是一直追求的目标。

    宁德时代CATL高级销售经理AmberXiana也指出,针对“安稳的低薪”和“忙碌的高薪”,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

    很多人45岁以前会选择忙碌的高薪,45岁以后就把重心回归家庭,选择安稳的低薪。特别对于女性来说,职业生涯的黄金期是35~45岁。

    因此在安稳和高薪之间,需要有取舍。

    聘谁创始人胡春雪则跳出高薪和安稳二选一的范畴,将视野放得更加广阔,她认为工作价值的衡量因素远不止高薪和安稳两种。

    比如,大多数的猎头会更看重职位的决策权和支持力.而被“布置作业”式的“忙碌”或者“安稳”大多不在猎头推荐的层面,“忙碌”还是“安稳”,应该根据工作环境,团队,项目进度而定。

    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做出唯一的选择。

    对个人而言,适合比选择更重要。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优解。不要给自己设限,在每个年龄阶段,寻觅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平台,才是至关重要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