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我在两千年后考古现在 > 第一百五十六章:庞大规模

第一百五十六章:庞大规模

    宁学文看了一眼之后,带着一丝迟疑的张了张嘴,紧接着恍然大悟的看着郭文林操作的这台机器,

    惊呼道:

    “这是小型隧道声呐探测器和实时建模工作站?”

    见宁学文认出来了,郭文林一边忙碌一边笑呵呵的说道:

    “没错,就是隧道声呐和实时建模工作站,自从上次在避难所爬了一天地下管廊之后,郭文林就想买一台这个东西。

    因为现在的探地雷达主要工作方式就是声波探测。

    利用探测器面向地面,扩大发射面和接收面。

    这样加深探测深度和精度。

    再结合激光雷达进行断层扫描,空洞扫描等等。

    反而像是这种立体的声波探测设备变得比较鸡肋。

    但是也不是说全无用处,比如就像是现在这种情况。

    铁门和墙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激光雷达的使用。

    探地雷达面对这种立体结构又变得不合时宜。

    所以催生了立体探测雷达,也就是这种隧道声呐设备。

    再结合上实时建模工作站,就变得非常好用。

    但是一般小型考古队不会配备这种设备,主要就是小型考古队根本用不上。

    可是谁又能想到,庄遥他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大型的地下建筑群?

    这种规模的建筑群,哪怕是大型考古队都很少遇到。

    你像郑教授那种发现一座城市遗迹就已经是轰动性的了,而且那座城市基本都是地面建筑,隧道声呐也用不上。

    可郭文林一时兴起,买了这台设备还真就用上了,只能说有时候有备无患还是有用的。

    当然,也说明这次真是巧了。

    庄遥一脸疑惑的看着这台机器,说道:

    “这就是你在西湖市买的那一批补给和仪器里面的?”

    郭文林点点头道:

    “对啊,就是那一批,当时买了也没拿出来用”

    “可是我没记得当时有特别贵的仪器啊?采购清单我还看了一遍,现在还有印象。”

    看着在那苦思冥想的庄遥,郭文林哭笑不得的说:

    “这台机器本来也不贵,十几万,可以说是最便宜的一批了。”

    庄遥好奇的问道:

    “这是为什么?按你刚才说的,这台机器应该挺厉害吧?总不能制作简单?”

    郭文林摇摇头道:

    “那倒不是,价格低原因很多,一个是这是小型的,本身就属于阉割版,其次呢就是这东西一般都是大型考古队采购,市场趋于饱和了,

    小型的考古队压根不会买。

    这就造成销量不怎么好,价格也是一路往下。

    而且我也托了个关系,打了个折,所以买的时候没花多少钱。“

    他这么一说,庄遥也差不多明白了里面的一些东西,也就没有再问下去。

    这时候,工作站屏幕上已经把整个空间都扫描完了,线条开始朝着四周延伸。

    很快,他们来时的那条通道就呈现出来。

    紧接着,其他的通道也有线条出现。

    随着时间推移,线条逐渐组成一条管道的形状。

    而在管廊和这片空间的连接处,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一道由线条组成的门户也出现在那里。

    画面继续延伸。

    郭文林调整了一下视角,从原本的内部出来,以上帝视角开始观看整个扫描进度。

    由于计算量太大了,工作站风扇开始满负荷工作。嗡嗡的声音中,从散热孔吹出一股股热浪。

    趁着这个时间,郭文林介绍道:

    “声波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利用了回声技术。

    发出声波,然后通过在不同介质和空间当中的传递反射来确定地形地况。

    这台隧道声呐呢专门加强了隧道空洞探测精度,其实跟激光雷达有了一部分重叠。

    但是激光雷达更适合地表地形探测和空洞溶洞探测。

    因为激光穿透性差,也就导致经常会遗漏掉一些一墙之隔的目标。

    但是隧道声呐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穿透绝大部分物体。

    虽说精度不如激光雷达,但是有了工作站通过计算来弥补,两者已经平分秋色了。

    这台声呐探测最大范围在五公里,但是精度不高。

    如果要保持精度只能探测一公里以内。

    现在基本达到了最高精度的极限,但是咱们要大体了解周边,

    所以我开到了最大,准备先粗略看一眼周边管廊另一边的目标大小。“

    正说着呢,第一条管廊走到了尽头,出现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只不过计算还在进行,空间只有一个粗略的轮廓,

    可是仅仅这个轮廓就已经让所有人呼吸加重,不再出声。

    只见这条管廊的尽头,一个圆形的空间自下而上开始慢慢构建。

    随着画面里的线条不断增多,空间的细节也越来越清晰。

    庄遥他们甚至能够通过线条构建的空间看到这里面周边墙壁的凹凸。

    就更别说空间里面的东西了。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地下实验室。仅从这构建好的一层可以看出,建造方式和规格跟他们这几天一直挖掘的这个实验室如出一辙。

    不仅如此,通过还原度还算可以的画面,他们明显看到这层实验室中间是有东西的,但是由于距离太远,精度不够,只是构建出了基本的几何形状。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通过画面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哪些是建筑物,哪些是机器设备。

    很明显,实验室中间部分那一堆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有极大的可能是某种设备,或者某些设备仪器。

    而这只是开始,随着探测范围越来越远,其他的管廊尽头的情况也一一展现了出来。

    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圆形的实验室。

    不同的是,每个实验室里面摆放的设备仪器好像都不一样。

    这些从实验室中间的几何形状高度、尺寸以及数量都可以分辨出来。

    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要知道,庄遥他们现在探索的这个可是足足有六层。

    如果其他的实验室也是这种规格。那结果,庄遥他们都不敢想象。

    再加上每个实验室设备都不一样,很明显是不同类型的实验室,这里更像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园,涉及到跨度很大的多个领域。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无论是谁都能够想象到,他们赚大了。

    不仅是这里数量众多的考古成果,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本身所隐藏的秘密!

    为何在这小小的一隅之地有这么高规格的实验室?

    他属于哪个集团?

    这个集团有什么背景?

    这些实验室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科技水平达到了什么地步?

    等等等,这一系列的疑问背后隐藏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