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一世一修行 > 第十四章 夜市二

第十四章 夜市二

    我们三个边吃边走,师父一只手拉着我,我不时的问这问那,内心的激动,使我觉得脸上都泛起了红光,热乎乎的。

    我能有今世之缘是我最大的福气:我享受着亲人最殷切的眷顾,每一份无微不至的关怀,都将是我永不忘记,我一定不能负了今世所有人的期待。

    “香囊,祛病消灾,做工精细,式样好看!漂亮的香囊啦!”

    稚嫩的吆喝声传来,目光所及,一个俊俏的小姑娘正卖力的吆喝着,手里拿着香囊,忙着向来往的客人认真的介绍着。

    拿货,收钱,不拖泥带水。忙的是不亦乐乎。我站定看她,她也看到了我。

    “小妹妹,你是想要香囊吗,特漂亮,还驱邪呐!要一个吧!”

    我看着她,总觉得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来。

    看上去她比我大不了几岁,我想:要是我如她那样该多好,那样亲人们也不用东奔西走为我操碎了心。

    “伊儿,要个香囊吧,消灾祛病。”子慕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关心的问。

    “小妹妹,看上那一个了,我来给你拿。”小姑娘笑盈盈的说,嘴角的一颗黑痣特别的显眼。

    “挑个你喜欢的!”师父也走过来。

    “这些都是我奶奶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里面有满满的祝福呐!不信你看,我奶还在做着那。”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和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妇人,戴着老花镜,正坐在摊位后面,有些吃力的一针一线的,细心的做着香囊。

    “我奶奶耳朵背,听不见了,但针线活是一等一的好,你看这针脚,多匀称。”小姑娘拿着香囊给我们看。

    看着老人耐心的做着,此时喧闹的夜市与她无关,她处在自己的五颜六色的世界里。想到了我的奶奶,记不得多少次了,奶奶也曾经这样做着做活,其实她的每一样作品都有满满的祝福。

    我心里默念着:奶奶,多多想您了!不觉眼睛湿润。

    “妮儿,这小猴子做好了,挂上去吧。”老妇人抬起头,递过来红艳艳的小猴子。

    “好勒!,奶你歇会儿吧!别太累了。”

    “我就要这个吧。”我不容置疑的脱口而出。

    “是这只猴子吗?”

    “是的。”我用手指了一下,坚定我的选择。

    “好的,请稍等。”她麻溜的包好。

    “我看小妹妹挺可爱的,猴子做工比较复杂,应该收两文钱的,就收你一文好了。”

    “师父,能多给她些钱吗?”我仰起脸,恳切的望向师父。

    “我懂,看你的样子,是想你奶奶了吧。”师父用手轻轻地擦去我眼角溢出的泪水,笑着安慰我。

    “小妹妹给你钱。”子慕放下三文钱,转身离开。

    “大哥哥,给多了。”

    小女孩低头拿起多余的钱递出来。

    “不用了,再见!”我们回头朝小女孩挥挥手。

    小女孩走出摊位也朝着我们挥手:“谢谢大哥哥,谢谢小妹妹!”

    手里拿着小猴子香袋,我的兴奋早就被思念所代替,心思在飘忽之间早就回到了奶奶身边。

    “伊儿,前边有更好玩的,我们瞧瞧去?”师父拉起我的手。

    “这边有扇子,天热了,我们一人买把扇子。”师父走到卖扇子的跟前。

    子慕选了一把折扇,我们一人一把团扇。

    “伊儿,快看,这里还有抖空竹的!”子慕讨好的哄着我。

    “师父,我带她去看看。”我被拉到那边。

    “嗖!”空竹瞬间升起,又“呼”一声平稳落下,一次又一次,带着哨声。引得一些孩子一阵阵唏嘘。

    另一边,还有抽陀螺、滚铁环的,全是孩子的玩意儿。“马兰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突然听到熟悉的儿歌,在已经逝去的岁月里,我童年不是有过这样的声音吗?

    我停下脚步,几个小女孩在巷子口借着夜市的灯光,在欢快的跳着皮筋。那蹦蹦跳跳的节奏很熟悉,难不成这是巧合,两世的风俗人情是一样的。亦或是人行为上的顺其自然的巧合。

    “喜欢吗?买一个回去,让师兄师姐们陪你玩。”子慕蹲下,正望着我。

    我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今世我不能总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必须忘掉前世,生活里没有比较,我应该让自己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毕竟重活一次不容易,活在当下才是正理。

    我扭过头:“子慕哥哥,我们走吧,还有东西要买呐,师父等着里。”

    师父带着我们,又去买了些必备的生活物资,子慕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师父也要拿一些,子慕不让,说他一个人能行。我执拗的拿起两个小包往回跑。

    “慢些,小心摔了跤!你们这两个孩子。”师父在后面追。

    我们一路说着笑着往客栈的方向走。

    路过一处灯火辉煌的门楼前,里边传来热闹的嬉笑斗酒之声,我不由驻足。

    “师父,这里真热闹,怎么来时没注意到。”我抬头往上看,见牌匾上写着“君来大酒楼”。

    原来是个大酒楼,怪不到呐。只见出来进去的都是些依着华服的富家子弟。

    “我们快走吧,明天要赶路的。”师父催促着。

    “瑶妹----瑶儿妹妹----”

    “青瑶妹妹!请停一下----”正急急地赶路,突然听到急切的呼喊声传来。

    “师父,好像有人喊您。”子慕停下来。

    “青瑶妹妹----”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我们都愕然一惊,这是谁呀?

    “青瑶妹妹,你们终于停下来了。”说罢喘了口气。

    “这人谁呀?找师父的?”我不由低声问子慕,见他点点头。

    “难道你不记得我了!”那人平静了一下。

    “是阿昌哥,你怎么在此地,不是-----”师父也疑惑道。

    “我如今在昌平郡谋了份差事,家就在此安置了,我们好久不见了。”来人缓了一下,激动地说。

    “是呀好巧,我们只是路过买些补给,明天就启程。”师父恢复了淡淡的神情。

    “真的有这么巧,青瑶,我们好长时间没见了,你可安好-----”男人欲言又止。

    “瑶儿,相逢不如偶遇,我们去酒楼一叙可好?”男人认真的看着师父,眼中是满满的期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