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火红年代享受生活 > 第三十七章 三巨头会议

第三十七章 三巨头会议

    果然是《茶馆》啊,又一次小说照进现实,杨谚已经见怪不怪了。

    只不过现实往往会比小说里的艺术情节更加的残酷。

    秦二爷被夺了产业,只得靠微薄积蓄勉强度日,只是老天似乎是看不得他好,又给他种种厄运。

    当年他一心搞事业,顾不上教育孩子,到最后大儿子吃喝嫖赌,二儿子嫖赌吃喝,两个纯纯败家子,一个欠债被打死了,还有一个不知所踪。

    两个闺女,一个出家了,一個跟人私奔了,偌大的秦家最后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孤苦伶仃秦二爷一个,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那些年正巧兵乱,有钱的、有权的都往南跑,我也就没了工作,干脆就做了木匠,嘿,那时候都是买木箱,买板车的。”杨老爹说着当年的回忆。

    毕竟都要逃难木箱、板车自然抢手,也许更抢手的是棺材,杨老爹嫌晦气没说。

    在厨师的基本功里,杨老爹刀功、雕功最佳,马上在木匠行就闯出了名头,也就有能力赡养起了秦二爷。

    嗯,杨老爹就是一大爷梦寐以求的那种养老人。

    只可惜秦二爷没享几年福就郁郁而终了,他毁家纾难牵挂的还是那份能救国的产业啊。

    杨谚想用杨老爹的话语,努力的勾起一丝对秦二爷的记忆。

    无果。

    他忽然想通了国人对于“孩子”的执念,在一个普通人经历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生之后,除却了他的儿孙,又有谁还能证明他来过这个世上呢。

    秦二爷一生光明磊落,实业救国,在四九城闯下诺大的名声,超出世上八成人了吧,结果又如何呢。

    孩子不争气,败家又离心,把自己活活怄死了,到如今又有谁还记得他呢。

    而且至于一大爷为什么不愿意领养孩子,杨谚也隐隐有了些猜测,领养的孩子一般都不大,甚至刚出生也有可能,还是需要教育成人的。

    对于一大爷来说,养孩子简单,可把孩子养好却不简单,世上多少不孝子啊,一大爷敢赌么,敢的话他早就收养一个了。

    养大一个孩子风险太大,一旦养歪了就是前功尽弃,不如一步到位,直接找一个忠厚老实勤勉孝敬的养老人,这才是一大爷的算盘啊。

    “‘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这是秦老爷生前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老人想起来往事就没个停,杨老爹又续了一袋烟。

    杨谚不禁默然,谁还能记得当年那个一心想要救国救民的秦二爷,秦仲义啊。

    杨老爹想起了故人,一袋烟接着一袋烟,略有惆怅。

    而杨谚刚还在周家感受金戈铁马,现在又来了被时代所碾碎的秦二爷,两相扰嚷让他脑子乱乱的,翻来覆去的也睡不着了。

    今夜是难以入眠的爷俩。

    ....................................................

    “今天你见了一面,咋样。”周镇南喝着卢园留下的醒酒汤问道。

    刘丹玉无语道:“拢共没说几句话,哪能看出来什么。”

    她不禁抱怨道:“早说他进去弹手风琴啊,怎么没喊我一声,多好的机会啊。”

    周镇南有些尴尬,当时唱的尽兴,哪还想得起来叫她啊,只得歉意道:“当时实在是没顾上,不过这小子琴弹得真不错,识得谱也多,只要是我们唱,他就能跟得上。”

    陈亦君顿感心累,怎么感觉丈夫已经投敌了似的,只得无奈道:“我看小白是真的对杨谚起了心思,那么小的年纪,想办法快让她断了心思吧。”

    媳妇表明了态度,周镇南便也道:“虽然阶级家世我都不在意,但是也不想那么轻易的就定下那么一个‘娃娃亲’,小白还小,给她些时间吧。”

    “小孩子要是做出了什么冲动的事,那时候咱可是后悔也来不及。”陈亦君想的是当断就断,她倒也不是看不上杨谚,甚至于她其实都没考虑到这方面,只是想着周晓白这样的年纪,跟谁也不行。

    “先调查一下杨谚的家庭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再看情况多方出手。”刘丹玉终于有了一点军师的样子,只是越说越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孩子,这种“战斗”姿态属实有些过分了,便又道:“再说了,卢师傅不是正好不做私厨了嘛,杨谚来咱这的几率已经小很多了。”

    有点劝两口子偃旗息鼓的意思。

    “小伍子的手艺我看是很受卢师傅看重的,大祝子出来做私厨也肯定愿意带着他的。”周镇南又呷了口醒酒汤,据说这是从先前的御膳房传出来的,味道果然不错。

    他其实从心里就不太理解陈亦君为何如此的小心翼翼,既然经历过爱情,就应该知道,这东西不是简简单单的阻拦就可以做的到的,甚至于还不如放手一试。

    看看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逃不逃过去柴米油盐,看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逃不逃的过去家长里短。

    作为过来人的周镇南,也敢笃定,青春期的两个小孩子,肯定逃不过去相处之间的鸡毛蒜皮。

    现在种种的严防死守,甚至要三个大人开大会的程度,未免有些防卫过当了。

    但是他一想到杨谚会牵闺女的手手,老父亲的心就忍不住抽抽,这种心痛的感觉如果能晚几年感受到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他当即自我打脸,旗帜分明道:“但是只要咱家不请的话,就会少很多见面的机会,如果别人家请了呢,我们就找个借口不带小白去。”

    就是如此微微的一动,应该就足以斩断两个人微弱的联系了。

    刘丹玉看着越来越有热血的两口子,不禁道:“那个,有个事儿,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关注一下的。”

    看着两人聚过来的目光,她涩声开口道:“早恋是最讲究两情相悦的了,小白对杨谚有心思毫无疑问,那杨谚对小白起没起心思,还没有确定呢。”

    周镇南皱了皱眉头,那自己这是在跟空气打架么,再说了自家的闺女,谁见了不喜欢?

    杨谚不喜欢自己闺女?不可能!

    陈亦君倒是冷静多了,只点了点头道:“无论如何,先把小白这条线斩断,以不变应万变吧。”

    “咚咚咚”周晓白一边敲门一边钻进一个小脑袋望风。

    “你怎么还没睡呢。”陈亦君直接站了起来,有种阴谋败露的心虚感。

    “刘姨。”周晓白先甜甜的喊了一声,才回道:“忘了有一件事没说,睡不着。”

    “啥事啊闺女,是不是学校有啥通知,还是要准备啥活动。”周镇南对周晓白宠爱无限接近于溺爱。

    “张海洋说要去和杨谚学手风琴,我也想去跟着学。”周晓白当即道。

    陈亦君一句“不行”塞在嘴边还没出来,刘丹玉就笑呵呵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你爸你妈也想让你学呢。”

    周晓白眼睛一亮,却又听到:“这不特意把我留下来,托我找个人嘛,我已经推荐了空政歌舞团的任达柯,人家刚从朝慰问回来,你可不许放鸽子哦。”

    全然好像没听见“杨谚”两个字一样。

    周晓白嘟了下嘴,但是她也知道,这个如果拒绝了就太不懂事了,可就是有些不甘心,或者说是不舍。

    于是又争取道:“那杨谚......”

    没等她说完,陈亦君就打断道:“海洋也能跟你一起去,回头汇演的时候可以手风琴同奏哦。”

    既然闺女对张海洋不感兴趣,陈亦君就更放心俩人相处了。

    感觉张海洋更可悲了,怎么肥四?

    刘丹玉怕周晓白生出逆反心理,有心找补两句,却见周晓白毫无反抗的点了点头,还顺从的说了声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