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番外-半边天

番外-半边天

    中原的女性地位是一个比较难堪的话题。

    在明面上,女性相较于过去的地位似乎有着较大的提升。由于农村保障制度是不分男女,单纯按照人头给与田地免税和土地分配的,因此,在农村,女性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负担或者说生育机器,也不是劣化的男性劳动力替代品了,而是作为一种高价值的商品存在。

    嗯,没说错,商品,至少相比起过去作为奴隶的地位,现在的农村女性能够作为商品了,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进步了。

    哪怕这说起来比较讽刺,但这是现实。

    至少可以这样安慰一下——反正在这个时代,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当作商品,在恶劣的程度上,双方至少达成一种平等了。

    男女平等万岁!

    这是开玩笑的。

    农村保障体系给农村女性带来的价值提升,还有城市密集产业中,开始大量招收女工和童工的行为,的确使得底层女性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自主权后,地位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可是,在中上层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仍然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

    中上层社会,或者具体一点,指中原城市市民阶层及统治阶层社会,在这一阶层之中,伴随着近六十年来中原经济的突飞猛进,不少在过去也只是能够混个温饱的人,如今也能供得起孩子上学了。加上天朝的教育普及和实行女子学校的政策,导致中上层社会中,同样有着大批女子接受了教育。

    按照正德四十年的不完全统计(正德四十年之后因为大叛乱的影响,数据统计已经开始严重失真了,特别是大范围大规模的统计),天朝一千五百多万市民人口中,大约有七十多万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女性,约有四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这已经算很多了,毕竟对于中原的传统来说,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做官了,可女子做不了官,学了那么多东西未来也得嫁出去,所以很少有人会乐意花钱让女子去学什么。

    甚至在大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之中,有相当的数量,是被刻意培养出来,以后好嫁个那些达官显贵的。

    以低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子长得再漂亮也就那样,不少达官显贵们什么没见过?但如果培养出个李清照,蔡文姬,谢道韫来,那可就稀奇了。

    本质上,这就是一种猎奇心态。

    而造成这种原因的重要一点,也正如上面所说的一样——因为女子哪怕学了再多的东西,都做不了官,甚至几乎没有任何她们可以做的体面工作。

    难道让一个花了几十两银子去学完了各种知识的女性,跑去纺织工坊做工吗?

    这种纯粹价值上的差距判断,足以让大多数人,乃至于女性本人都放弃学业了。

    要不然又能怎么样呢,学了那么多东西,开了眼界,知道了女人和男人也没有什么差别之后,却告诉她们,她们未来唯一的命运,就是将这些学到的东西当作讨好男人的技巧,然后作为待在丈夫家中服侍男人,和为丈夫生育的工具过一辈子吗?

    这种心态是任何人都能够与之共情的,就如同一个自信可以改变世界的人,确保告知他未来只能在荒无人烟的边境地带独自一人过一辈子......这种现实和精神世界的落差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

    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提升女性地位的方法,当下已经不再是为底层女性提供经济自主了,而是在中上层打破对女性封锁的权利分享。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女人当官。

    看着报纸上对于自己的批评,李贶生随手将报纸递给了自己身旁的人。

    “真厉害,我现在都快成为毁灭华夏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大罪人了。”

    “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种事情,你估计会很开心吧。”

    “哈,瞧你说的......其实也没那么开心,比起我一个人毁灭传统历史什么的,我更希望所有人一起来毁灭。”

    李贶生笑着说到,他对于所谓的传统啊,历史啊什么的的确不是很感兴趣。

    这大概也是他能够肆无忌惮,毫无压力的打破旧有规则的原因之一吧。

    “......还是别管这些这家伙了,顾夫人那边联系过了吗?”

    “联系过了。”

    “怎么说?”

    “顾夫人对你的提议似乎有些犹豫,但应该不是不相信,只是......估计是担心被你的提议卷入到政治风波里去,目前还在考虑。”

    应该说,不愧是张居正的夫人吗。

    李贶生想到。

    他口中所说的顾夫人,是曾经的朝廷重臣张居正的夫人顾氏,张居正因为路线冲突在二十一年前的大叛乱的数年后,被老头子以勾结叛军为理由清算了,但其家人并没有被牵连太多。

    毕竟张居正本身并没有什么严重的错误,如果以传统的道德来看,张居正大概也算得上相当不错的一位文臣,甚至李贶生对张居正的印象也很不错。

    当时李贶生才十几岁,由于表现出了不错的学习能力和认识,让张居正一度希望李贶生成为他的学生。

    当然,这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当时张居正也希望通过影响李贶生这样的‘政治继承人’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

    只不过,张居正最终还是失败了,李贶生十三岁的时候,张居正被清算,张居正所主张的改良路线以失败告终。

    对于老头子来说,张居正归根结底代表的还是中原的地主势力,最多算得上是开明地主势力。包括后来的海瑞和之前的王守仁,这三者都分别代表了旧地主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时代是,试图自保的三种路线。

    然后,王守仁被剥夺了一切职务,幽囚到死,张居正以叛国之名被清算,海瑞现在还在明面上担任了朝廷的首脑,但实际上已经被剥夺了绝大部分权利,成为了单纯的吉祥物。

    这三个人和老头子都没有什么私人关系上的冲突,甚至作为聪明人,他们四个人可以说得上是很谈得来的。李贶生没见过王守仁,但据他所知,当年王守仁和老头子在哲学上也是相当喜欢讨论。

    但这并不妨碍在路线发生冲突时,老头子对他们干脆利落的进行了清算。

    也许是出自于某种愧疚的心理,张居正本人如今的名声不算太好,毕竟背上了勾结叛军意图谋害天子的罪名,但对于张居正的家人,老头子还是进行了相当完善的保护。

    这位顾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在张居正死后,顾夫人在湖北张居正的故乡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在老头子的请求下于武昌府开办了女子学校,普及女性教育。

    不过,正如同之前所说的女性困境一样,顾夫人的女子学校最终也没能逃过关于女子学了东西后,未来又能干什么的问题。最终,这所女子学校还是演变为了士绅豪门将自家女眷送来培养,以便更好的嫁出去的‘大家闺秀培养班’。

    李贶生受到老头子的影响,对女性地位提高的问题虽然说不上多上心,但只要能做姑且也会去做一做的。而且他本人所坚持的汉民族超人论,也让李贶生认为,汉民族如果必须全民族都是完美伟大的人,那么,完美伟大的人又如何能够分出高低呢?因此,男女之间的平等的确是必要也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

    老头子在这方面倒是没有过多的提及经济社会同女性地位的理论,只是给李贶生说了一句他老师的话。

    ‘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句有些怪异的话一度让李贶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清楚这种为了抬高女性地位而明显是刻意说出的夸张描述是为了什么......然后他就被显得有些愤怒的老头子又好好的批评了一顿他的完美理性人假设倾向。

    顺便一提,不尊重传统的李贶生,明显对于尊师重道这种道德规则也没有什么尊重,当场就和老头子吵了起来,甚至讽刺有着一杯水主义思想的老头子在性关系上如此开放,倒也看不出对于女性有多尊重。

    他是那种认为性关系是契约,签订了契约就需要遵守,对双方负责的保守主义者。

    老头子就讽刺李贶生说李贶生的性契约思想无非就是李贶生自己说白了也不相信完美理性人的假设,从内心里还是知道感性影响人的判断的情况,因此希望通过契约来约束个体,使得理性保持绝对的上风。

    这种争吵很常见,而且也无关紧要,反正两人因为各自在哲学思想上的分歧出现争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大方向上保持着路线一致的两人,在争吵之后仍然会去做同样的事情。

    李贶生仍然会是所有人眼中那位天子的忠诚学生和战士,天子意志坚定的执行者。而天子也永远会是所有人眼中站在李贶生背后,利用李贶生做事并为李贶生提供庇护的庞然大物。

    顾夫人也正是担心这一点。

    张居正的被清算,让顾夫人清楚,哪怕一时站在天子的身旁,也不代表永远都是天子的盟友。一旦出现路线分歧,天子清算起来也是相当狠毒的。

    顾夫人担心自己如同自己的丈夫一般,又被卷入天子,或者说李贶生同某一方的政治斗争中,然后被迫成为一方的推出来受死的代表。

    李贶生无意批评这种想法,毕竟他本人也不是真的完全为了男女平等之类的而做事的,他邀请顾夫人的缘由也的确同顾夫人所担心的一样,是出自于政治斗争所需要的。

    但是,只要是在一个人与人的社会里,哪里是能够摆脱政治的呢?更别说天朝这个光是本土就涵盖了一万万人,拥有着至少百万官吏的庞大社会结构,想要在这种地方摆脱政治,那就不应该待在城市,而是应该跑进某个没人的山里当野人。

    而李贶生的政治意图其实也很简单——在离开顺天之前,水师的人就找上过他,同他讨论过因为铁路建设而导致的陆军地位上涨的问题。

    当时由于他同水师的政治同盟立场,再加上他许诺了水师改组为海军的政治承诺,让水师暂时安分了一些,可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大陆民兵体系还没有建设完善的当下,李贶生本来同陆军的关系就不好,再招惹了水师,那也就是意味着李贶生再军事上将会受到极大的压力。

    这不太好,李贶生可不想未来正当自己踌躇满志的打算干些什么的时候,军队一个叛乱把自己直接从物理上解决了。

    所以,他得安抚一下军队。

    顺便提高一下女性的社会地位。

    最终,李贶生给出的方案是,调整军队退伍制度。

    如今,陆军实行的是五年兵役制度,水师是七年兵役制度,而双方加起来,每年大约都会有十万人左右退伍。

    对于这十万人,一般有两种退伍方案可以选择,一种是回老家的农村,朝廷分发土地并且给予一定的免税田份额,让士兵回家种田去。第二种则是不发土地和免税田,将其则算成钱币直接发放。

    一般来说,大多数士兵都会选择前者,少数士兵选择了后者然后跑去城市生活。

    而李贶生在经过调查后发现,这样的退伍制度实际上已经有着严重的问题了。其一,是大部分领取了土地的士兵,在长年的作战中已经忘记了农耕的技术,同时由于国内大部分建设了水利的良田已经分配的差不多了,不少士兵即使领取到土地也只是一些偏远的,未开荒或者缺少水利设施的土地。

    这导致很多士兵要么是将手中的土地折算成更少的良田,然后勉强过活,要么甚至能把自己种地给种破产了,最终空有土地却变成了替别人打工的佃农。

    而选择了第二种的士兵,大多由于缺少技术,进入城市后也往往无法找到工作,在退伍金花光后,沦为乞丐或者堕落到成为打手的也不在少数。

    结果就是,军队的退伍制度最终变成了一种空有其名,实际上却照顾不了退伍兵的制度。特别是一些在战争中伤残的士兵,活不下去只能自我了断的也不在少数。

    于是,李贶生打算先对退伍制度做出改善。他也正好在着手改组徐州煤铁产业的事情,因此也就将两者正好结合起来。

    李贶生打算将大量不需要技术,只需要重劳动力的煤铁产业岗位变成官有产业,组成专门接纳退伍军人的相关组织,反正军人们也会在军中接受教育普及,识字,又有纪律,只要不涉及技术,大多数重劳动的工作他们也干得下去。

    况且,放任军人们回老家种田对于李贶生来说也是一件麻烦事情。很多能够坚持下来的士兵,最后往往会凭借着手中的免税田成为地方上的小地主亦或者是保守派,他们抗拒一切会打破农村经济体系的变化,最终成为了地方上的反变革主要力量。

    李贶生希望打破这种将陆军逐渐变成保守派武装的演变趋势,因此,将陆军或者水师的退伍兵引入新的手工业或者城市产业之中,也算是引导陆军和水师支持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了。

    往后,李贶生甚至可以对年年都吵着要扩军的陆军和水师说,扩军可以,但你们必须考虑到往后退伍兵增加后的安排问题。

    这可是政治正确的话题,说出来也只会得到大部分军队中下层的欢迎的。毕竟不是每个军人都不需要担忧自己在退伍后的生活问题的,而通过对这一点的质问,军队往后在扩军时,便不得不推动同退伍兵相关的产业扩张,以方便容纳更多的军人在退伍后能够被安排上一个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

    而其中,李贶生也针对退伍事务的安排和调整,已经申请了组织一个脱离军务府,军议府和总参直辖的部门,通过让社会,朝廷及军队各方参于及平等讨论达成平衡。

    他将这个部门命名未退伍军人事务委员会。

    其中,他打算大量招纳女性作为工作人员。

    这算是一个取巧的办法。毕竟委员会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天子私人搞出来的新奇东西,还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朝廷机构,里面的工作人员也算不上是当官的。可是,委员会也的确是有权利的。

    李贶生试图让女性作为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原因,一是为了给女性提供一个掌握权利的机会,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二则是打算利用社会普遍认知下,女性是柔弱,温和的印象,让女性同那些军人交涉,也不会导致过多的冲突——毕竟还有好男不跟女斗这种话呢,一个大男人,跟着为自己安排工作的女子吵吵嚷嚷的,用武力威胁对方什么的,在旁人看来也只是对其男子的蔑视,而不会下意识的认为是女性做错了什么。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李贶生准备大量招纳阵亡军人的家眷和现役及退役军人的家属,也算是让这些军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这也是李贶生邀请顾夫人的主要原因了,他想要请这位著名的女子学校的校长来负责这部分女性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一批具备社会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女人。

    毕竟,妇女也要顶半边天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