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无心证道 > 第十六章 路上仙庙

第十六章 路上仙庙

    “这镇子上啊,有几个大户人家,万家,千家,刘家。万家是贩盐的,千家是做布匹生意的,刘家,刘家是做什么来着?千家的布匹做得可好了,据说去年的贡品里就有他家的丝绸呢…”老头在身上擦了擦手,扶着小亭子的柱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原本他们以为这老头要说那闹鬼的事情,没成想这老头差点从创世神开始说起,从镇子上的第一代人家放牛养猪,到后来种米种稻,到哪一年遭了瘟疫,县令是谁,天南海北说个没完,就是不说到底怎么闹鬼。听得东方一白和李不渡大眼瞪小眼,越来越觉得不对。

    “老伯,你还是说说怎么闹鬼吧。”东方一白好像根本无感无情,也从不怕驳了老头面子,直言道。

    老头终于停了,道:“实不相瞒,自从第一次闹鬼,我也没去过镇上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个闹鬼法。”

    你早说不就得了,害得我俩在这耽误半天,李不渡心说。

    俩人听了老头的指路,往北去了。看得那老伯连连叹气:“现在的年轻人干什么不好,非要去送死。”

    二人上路,这路上草木凋敝,灰尘四起,前后无人。

    越走越叫人心悸。

    “师父,鬼长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李不渡问道,他们此番来驱鬼,自然先要找鬼,那必然先要知道鬼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

    “不知道,没见过。”东方一白走在前面,大步流星。

    李不渡心里不由担心:“咋们连鬼长什么样都不知道,那万一看见了不认得怎么办?”

    “放宽心,鬼与人的差别很大,你只要知道人什么样,不是人的,就是鬼了。”李不渡道。

    “好像有点道理。”李不渡摸着下巴琢磨。

    “我随口瞎说的。”

    “……”

    “师父啊…你又逗我…”

    俩人就这么一人一句,走到了一座破庙前,此时颜色已晚,夕阳西垂,层林染金,破庙虽破,可以在这里歇歇脚。

    这破庙前后墙上破了不少洞,南边进风北边出,门口的牌匾早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屋顶上也有一个大洞和两三处小洞,不知是不是前人拿了不少茅草顶了上去,好在几根顶梁柱还算是质量不错。一进去角落处都是蜘蛛网和灰尘,有些幡上的灰尘厚到已经看不出原先的颜色了,李不渡用自己的配剑砍了不少网,两人才往里走。神像倒是还在,尘灰多的地方是深灰色,尘灰少的地方已经被雨水冲刷得看不出什么颜色,倒是一股霉味直入鼻腔。只是这神像总体看起来是个男像,是个双手合十,盘腿而坐姿态。前面的供桌早已经没了贡品,地上还有个碎盘子,烛台上还有一截很短的蜡烛。突闻哐当一声,一只老鼠横窜过去,弄倒了烛台。

    “也不知这是谁的神像。竟然都这般模样了。”李不渡回忆起刚刚老伯的讲述,他没提到这里的庙,更不知道是谁的神像。

    两人扯下角落里还算干净的幡,擦了擦后院的厢房,歇了下来。

    傍晚天气渐凉,外面起风了,暗处也看不清东西,李不渡也不多想,直接将烛台上的蜡烛端了过来,用庙里捡的东西生了个火——这蜡烛应该是过路人用的,不像是供奉用的蜡烛,这地上也落了些东西,估计也是过路人在这里歇脚丢下来的,便宜他们二人了。

    点火的一瞬间,火焰嘭得一下胀大,发出诡异的蓝光,火差点烧到李不渡的鼻尖,李不渡被这变故吓了一跳,往后砰一声坐在地上,自知有些失态,只好抓了抓头发。

    东方见状,将烛台拿在手里,火焰慢慢变小,变回温暖明亮的黄色,他松手将烛台放在地上,依旧是小小的橙黄色火焰。

    李不渡顺顺了胸口:“刚刚吓死我了,什么情况,到这就开始闹鬼了?”

    东方也对这种情况第一次见,摇摇头,他只知道蓝色火焰与鬼界有联系,但是刚刚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不得而知。

    此时,外面忽然又有动静,两人紧绷起来,已经是备战状态了。

    “娘,里面好像有声音。”一个软软糯糯的声音神像前面传来。

    “钰儿乖,到娘身后去。”一个女人的声音。

    两人相视一眼,李不渡端着烛台,掀开幡帷往外去。

    “您是这里的道长?”对面是一个穿着简朴的女人,脸色蜡黄,粗布蓝衣,戴着褪了色的黄头巾,背着个灰色的包,五官还算是清丽,只是看起来营养不良。

    “误会,我们只是在这里歇脚。”李不渡解释。

    对面的妇人还是把孩子护在身后,但是她过于瘦削,孩子也从身后偷偷看李不渡,那是一个打扮成男孩的女孩。这孩子不消说是个修仙的好根骨,只是如今他们有别的事情要做,仙界又不大太平,只得让这个好根骨被埋没了。

    “你不用害怕,我们只是路过此地,不会伤人。”李不渡安抚道。

    兴许是妇人看他打扮干净清爽,况且要真是说起来还是李不渡他们这幅装扮看起来容易被抢劫一点,于是便放下戒心,道:“我们母子俩也是路过此地,往西边去,在此歇一歇,不曾想冲撞了二位。”

    人一多,又有女人孩子,李不渡干脆直接生一把大火,他本来想要去外面砍些柴火过来,东方提醒他大殿北边墙边有一块木板,李不渡这才发现,擦了擦灰拖过来用蜡烛一照,真是不照不知道,一照吓一跳,这竟然是牌匾,上面写了三个大字“以南庙”。

    “敢问这里是什么国界?”虽然李不渡知道问这个问题会显得他们有些可疑,不过那孩子显然没想太多,道:“燕青国。”

    李不渡顿时想起,这燕以南是燕青国皇室的祖先,当时燕青皇室起势,也修了许多以南庙,只不过李不渡从来没钱,只在大街上睡觉,根本不知道庙里长什么样子。这庙一看就是当时建的,只是过了一百多年了,庙里再怎么修修补补,还是破旧成了这样。

    李不渡心里道:“对不住了,以南师兄。”便掏出那把削铁如泥的剑开始砍了这牌匾用来烧火。

    “道长,这恐怕不太好吧,若是触怒了神仙,降罪怎么办?”那妇人一开始一言不发,见他要劈了牌匾,道。

    东方一白笑着安慰道道:“没关系,神仙不会知道的。”

    他早在我这降过罪了,李不渡心想。

    那妇人看着火光中东方一白的盈盈笑眼,心中不由得安心了一阵,东方一白继而温声道:“夫人从何处来?”

    不知为什么,听到东方一白称呼她夫人,那夫人脸上露出复杂惶恐的神色,仿佛自己配不上这个称呼,支支吾吾了好一会,道:“我们从西边御琼来,往东边逃难。”

    “逃难?”东方一白重复了这两个字,露出疑惑的神色。

    那妇人虽然表情拘谨,但已然身处他地,便接着说道:“这两年年成不好,官府赋税又高,我们,我们…”说着她不知想到了什么伤心事,眉头一蹙,露出难过的神情。东方一白没有说话,继续看着她。

    “官府说什么上山捕猎,捕到他们要的珍禽异兽可以减免税赋,可是我们,我们娘儿俩,孩子爹死在山里,我又是种地,又是做针线活,年成好的时候还能勉强,现下真的活不下去了,只能背井离乡…”说着妇人用衣角擦起眼泪,那孩子立马用自己脏兮兮的袖子帮她擦,一边擦一边说:“娘不哭,娘有我。”

    “你们只有两个人,在外面走岂不是危险?”李不渡已经生好了火,掸了掸衣服,在东方一白旁边坐下,问道。

    “原本我们跟别的伯伯婶婶一起走的,可是有的伯伯要欺负我娘…”那孩子奶声奶气的,小脸气得皱巴巴的,语气不善。那妇人抹干了眼泪,在孩子的背后拍了拍,孩子立刻搂住妇人的脖子,把头埋了下去。

    李不渡点点头,这眼下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两位公子要往哪里去?”女人说话的声音轻轻的,一边拍着孩子的背,火堆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她脸上映出流动的光影,她眼神中闪烁着跳动的火光,似是瞧出了什么希望。

    “我们要去集镇。”东方一白一边压低说,一边指着北方示意。

    “那里闹鬼呀…两位要不跟我一道走东边绕路去吧…”妇人惊恐又关切道。

    东方一白笑着摇了摇头,妇人也不再说话,点点头。

    夜里东方守夜,三人就这么凑在火边睡着。

    李不渡第二天醒的时候,看见东方旁边两坨羽毛,李不渡仔细看了一下,是两只鸟,那妇人已经醒了,孩子还有些懵懵的,揉着惺忪的睡眼,仿佛第一次看见世界。

    李不渡处理这鸟处理惯了,自己很快处理好了两只鸟,凑在东方耳边道:“师父,咱们对食物不那么需要,这就送给她们吧。烤干了虽然不好吃,可以多存几天。”

    “我正是此意。”东方一白笑道。

    那母亲得知之后,异常激动,拉着那没睡醒的孩子,要给他们俩磕头。

    孩子对着李不渡拜了一拜:“谢谢叔叔。”

    又对着东方拜了一拜:“谢谢哥哥。”

    李不渡一时半会有些没反应过来,那娘俩也着急赶路,毕竟入秋了,白日越来越短,就再三道别先走了。

    “我看起来像是比师父大了一辈?”李不渡疑惑道。

    东方捂着嘴笑了半天,“小孩子胡乱叫罢了,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看看这是什么。”

    东方走到昨天拿牌匾的地方,打开,竟然是一张地图。

    上面七弯八拐画了几个通道,还写着三个潦草的字:“情人山。”一看就没什么文化,字还写错了。

    “大概是什么盗墓人的图,管他真的假的,我们先带着吧。”李不渡三下五除二折好收了起来,两人也往集镇去了。

    这一路上,东方一白无奈地摇了摇头,李不渡也暗自叹了口气,自从登仙之后他也能看出凡人根骨,那孩子明显是个修仙的好苗子,可惜现在仙界人界都是乱世,纵使是棵参天大树的种子,这世界只给它一盆土的时候,它能勉强生存就已经实属不易,又怎么能期望它成材呢?

    两人身为仙身,平日又是勤加修炼之人,脚力好,一路无人,到了晚上,眼前俨然是一个镇子了。

    牌门上写着“落草镇”。

    “落草为寇,这名字可不太吉利。”李不渡点评道,他回忆那老头说了好一通话,愣是没说这落草镇为什么叫这名字。

    这条道往里走,一开始的房屋低矮,是个茅草屋,边上有井,牛棚,板车,茅草堆。

    “啧,师父,这怎么没人呢?”这里什么都有,可是却没有人,真是怪了,这什么鬼,能青天白日里讲一个镇子的人都变没了?神仙也没这能力啊。

    “咱们往里看看。”东方也左右张望,却不见人影。

    越往里走路越宽,泥土路变成青石板路,夹道的屋子也是青砖黛瓦,比那茅草屋更像那么回事了,这里也开始真正有镇子的感觉了。

    只是还是没人。

    两人往里继续走,又走了一阵,终于听到一片嘈杂,路在这里有向东北方向的拐弯,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那大街上全是人,一边叫着“打死他,打死他。”男人大多围在里圈,振臂高呼,女人牵着孩子,站在路边,胖些的妇人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孩子的脖子伸长了往里看,一边还高喊着:“陈叔叔加油,陈叔叔加油…”

    老人弯腰佝偻着,站在外圈,有人拄着拐杖,向里往,只是囿于身体不灵活,不能像孩子那么兴冲冲的了。

    “打死他,打死他!”

    “哦哦!捉到鬼咯!”

    “陈叔厉害!”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此起彼伏,在这一条路上回荡着。

    这是怎么回事。

    李不渡见旁边有个拄着拐杖的黑衣老人,穿着看起来比较庄重,人看着也文气重,心道这大概是个好相与的,便道:“老伯,这是做什么?”

    “哎呦,这不前阵子闹鬼,这不在捉鬼呢吗。说是鬼昨天进了村北头陈秀才家。”老头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热心讲解道,“呦,生面孔,不容易啊,我多久没看过外地人了。怎么称呼?”

    “我叫李不渡,他叫东方,我们正是外地来的道士,专门降妖除魔,此番也是听说这里异动才前来。”李不渡道。

    老人的目光在他和东方身上来回移动,“都是俊后生啊,竟然这么年纪轻轻就做了道长么?”

    “家学渊源,家学渊源…这里面现在被教训的是陈秀才?”李不渡问道。

    “哪个晓得他现在是鬼还是陈秀才哦。”老头道。

    这里虽然有些许鬼气,但是鬼定然是没有的,既然这人被当成鬼,说不定身上有什么线索,现在的头等大事就是不能让那个他被打死了。

    “各位,各位!手下留情手下留情。”李不渡将白月横在手中高举着,往那群聚的人群中挤过去,一路撞了不少人的肩膀,也不知道遭了多少白眼,东方就跟在她的身后。

    到了圈子的正中心,眼前是一个壮硕的中年男子,褐色衣服,脏蓝色裤子,正在打地上一个躺着的蓝衣秀才,这秀才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双手捂着头整个人抱成一团,一边抖一边鬼叫:“别打我,别打我,我不是鬼。”

    李不渡上前拉住那满脸胡茬的打人壮汉,东方一白赶忙蹲在地上查看那伤者的状态。

    “你他妈谁啊?”那中年男人劈头盖脸就是一句,周围的人也开始问道:“就是,就是,你们谁啊?”

    李不渡清了清嗓子:“我乃清静宗座下关门弟子,此番下山游历,专为降妖除魔驱鬼而来。诸位不要惊慌。”

    “道长?”

    “什么宗,什么地方?”

    “是不是老李头说得请来的高人?”

    众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大家安静,我们找鬼是专业的,此人不是鬼,大家尽管放心。”李不渡指着地上的人道。

    “我早说了我不是了!你就是为了公报私仇打我。”地上的人此刻松开了抱着头的手,他肤色苍白,眼下乌青,李不渡寻思这长得也忒有鬼气了,要不是他有慧眼能看出那是人,他也要觉得那是鬼。

    “不是鬼?我可是看到鬼进了他家,怎么说?”那大汉仿佛不服,声音又高了一调。

    “谁知道你看没看见,你信口胡诌,还有人出来说你不成?”那地上的人在东方的搀扶下已经站了起来,刚刚抱头鼠窜的样子一扫而空,大有兴师问罪的意味。

    “我信口胡诌?”大汉的脸有些涨红,上前拽着那白脸人的衣领恶狠狠道,“我在这镇子上什么名声,你什么名声,你心里不清楚吗?”

    “就是,这陈秀才,平日里就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对啊,陈大哥从可从来没骗过谁,倒是秀才,谁知道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众人叽叽喳喳道。

    “唉唉唉,那你动手干什么?”秀才急忙往后退,东方一白也被挤得跟着往后退。

    “别动手别动手。”李不渡拽着陈叔的手,强行把他俩分开,劝慰道,“咱们有话好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嘛…”

    “我呸,什么君子不君子的,他就是鬼!”

    李不渡抹了一把脸,无奈道:“你跟我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是鬼?”

    “昨晚我出门撒尿,看见后山有个白色的东西鬼鬼祟祟的,我晚上眼睛不好,除了鬼能是什么,最后进了他家,他到现在还好好的,他不是鬼是什么?”陈叔气势汹汹道,声音洪亮,像是怕谁听不见似的。

    李不渡被他这股气焰烧得连连败退,只得挡在他和张秀才中间,道:“这也不能说明他就是鬼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计议个屁,我看你们这群整天嘴里神神叨叨的骗子…”

    “好好好,在场的各位,有没有别人还见过鬼的?有没有知道别的的消息的?”

    “臭道士连鬼都不知道啥样还来驱鬼?”陈叔显然对被制止非常耿耿于怀,李不渡每说一次话都要被他呛一次。

    “我们不收钱!”李不渡高声道,虽然他极不情愿,但是面对此情此景,再不出绝招恐怕他和东方要给人的唾沫星子淹死了。

    果然这招就是好用,此言一出,众人没有被陈叔一番激昂的言语鼓动,逐渐安静下来,有些人默默举起了一只手,李不渡数了一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共七人,等到他以为已经统计结束,这才有个个头及腰的小孩拉着一个女人的手,慢吞吞地挤到前面来。

    “好,一个八个人,要不各位跟我说一说,大家见到鬼的时候都是什么情状,那鬼又是什么样子?”李不渡对着那八人,半是协商半是询问道。

    “我看不如这样吧,最近闹鬼,镇子上没什么人,我家茶楼正好空着,我请各位去坐坐,要是最后二位道长真能除了这个祸患,也就当是我略尽一份薄力吧。”

    李不渡和东方对视了一眼,也不错。

    众人正欲出发,只听刚刚被打的陈秀才道:“我也去,我也去!我想报答两位恩公的救命之恩,怕是等会你们结束了,我都找不见他们了。”说话时陈秀才脸上谄媚地笑了笑,只是说到“救命之恩”时狠狠剜了那个壮汉一眼。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刚刚因鬼受难的缘故,大家没拒绝也没同意,他就当大伙默认了,就这么一瘸一拐地跟了上来。

    茶楼的桌子浮着一层光亮亮的油,一看平时生意就不错。只不过如今闹鬼的事情一出,人自然就少了。

    那陈秀才猛地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生怕别人抢他的似的。李不渡扶了扶额头,东方掩着嘴笑了一下,道:“各位不如来说说,第一次见鬼是什么时候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