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修神记 > 第2章 白莲教军师

第2章 白莲教军师

    贾玺以为薛姨妈要用钱财抵消了赌约,当即道:“伯母,婚约已立,您看要如何?”

    薛姨妈脸露为难之色,心想,若是在金陵,我家还好应付他,如今在荣国府,众人面前,总不好当面拒绝。

    但他这出身实在太差了些,虽说有个秀才功名,但能不能考上举人,可就难说了,更不用说他家已经有了个妻子,难道要宝丫头去他家伏低做小?

    宝丫头虽不是千尊玉贵的贵人,但也是我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岂能让这个不知从哪里来的穷措大给占了便宜。

    若是那样,我又如何有脸去见九泉之下的老爷?

    想到这里,薛姨妈就下定了决心,道:“既然蟠儿已经立下赌约,我家自不该毁约的。

    “只是,此事我还要再跟宝钗说说,看她是何想法。

    “这丫头一向是个有主意的,若是她不同意,我也不好相逼,希望玺哥儿能明白。到时,希望玺哥儿能同意用钱财抵消了。”

    里间,薛宝钗听到这话,原本有些紧张的面容放松了下来。她也不想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伯母,婚约既然已经立下,总不好轻易毁约的。

    “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伯母同意了,宝钗妹妹作为女儿,岂有违逆父母之命的道理。

    “她纵是不愿,但为全了父母的孝心,也应当履行约定。”

    薛姨妈低着头,满脸为难。对面的王夫人忽然插嘴道:

    “玺哥儿,想那蟠儿也是一时糊涂,也不曾问过他母亲的意见,就跟你立了赌约。

    “现今你将此事提了出来,总要让你伯母和宝钗考虑考虑,婚姻大事岂同儿戏,岂能因为一纸赌约就决定的?未免儿戏了。

    “再说,现今你已成婚,难道还让那宝丫头去给你做妾不成?

    “她好歹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若是跟了你去做妾,这薛家的脸面要往何处放?”

    王夫人的意思很明确,她不同意贾玺与薛宝钗的婚事。

    贾玺看了薛姨妈的表情,再听了王夫人的话,如何不明白她们的意思。

    但赌约在他手里,只要他不同意毁约,就是闹到官府,占理的也是他。

    想到这里,贾玺语气坚定地道:“两位伯母,我既如此提了出来,就是下定了决心要娶宝钗妹妹的,即便你们不同意,我也决不会放弃!”

    贾玺的话语掷地有声,传荡在整个荣庆堂中。他本就是个力气极大、嗓音宏亮之人,此时朗声说出这一番话,震的不远处的铜盆都嗡嗡作响。

    众人皆被贾玺这坚定有力的宏亮嗓音吓了一跳,不仅薛姨妈、王夫人愣了一下,就连贾母、尤氏、王熙凤等人也愣住了。

    薛姨妈皱起眉头,脸色变得凝重,心里也打消了用银钱抵消赌约的想法。贾玺明显是冲着宝钗来的,别的东西怕是难以打动他。

    里间,薛宝钗闻言,同样怔了一下。长这么大,她从未听人说过这种话。

    这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声音,不禁使她芳心一颤。

    同时,心头更为纳罕,贾玺为何如此坚定地要娶她?

    她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贾玺其人,他也应当从未见过自己,那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此坚定地要娶自己?

    是因为自己的家世吗?目前看来,也只有这种可能了,毕竟,他连我长得怎么样都不知道。

    外间,贾玺继续道:“刚刚王伯母说是不是要让宝钗做妾。那我就回答王伯母,做不做妾,不是您该问的。她是做妾还是做正房,都由我来决定。”

    这话一出口,王夫人就被气到了,脸色微变,但她又无法反驳。

    贾玺继续道:“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我是为了占薛家的便宜,攀薛家的高枝,才要娶宝钗。

    “一来,我并不在乎薛家的什么产业,更没有攀附薛家的意思,我在乎的只是宝钗。现在说你们未必信,日后自然明白。

    “二来,伯母可能觉得我的家世太弱了,照顾不好宝钗,会让宝钗受了委屈。

    “我并不想宝钗受委屈,她本是富贵人家出身,我自然也会让她过上富贵的日子。

    “以后我必定能挣下一番并不比薛家弱的家业,甚至为官做宦也不是没可能。”

    贾玺说着,就想到了被人退婚的小说人物,想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古话。

    今天,他竟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不过,他却是有绝对的把握。

    一是他已经有了一份非常可观的产业。如果薛家要看他的产业,也是可以显露一些的。

    二是,他已经有了功德灵体,身体各方面都远超常人。

    现今,他的体力和力量是常人的七八倍不止,凡是看过的文字都能做到过目不忘。

    下棋的能力也是常人的数倍,能够做到同时跟十个人手谈而不会出错,并最终取胜。

    “呵,”王夫人忽然冷笑了一声,“你既如此会说,那就等你何时挣下了一份堪比薛家的家业,或是为官做宦了,再提这赌约也不迟。

    “不然,若是宝丫头嫁了你后,你却整日无所事事,以至终身一事无成,岂不是害了宝丫头。”

    薛姨妈笑向王夫人道:“玺哥儿本就出身寒门,没有家资,年纪又小,又只是个秀才功名,虽然取得了金陵围棋魁首,也未必能在神京夺下名次。

    “若靠他挣下一份家业,还不知要到何时?姐姐不要如此苛刻。他若能成为今年的围棋大赛魁首,就算是一番不小的成就了。

    “若是能成为魁首,可是能时常进宫陪太上皇下棋呢,这是多大的殊荣?

    “纵是咱们这样人家,爷们们也不是时常能见到太上皇、皇上呢。”

    原来,这围棋大赛就是专门为太上皇举办的。

    太上皇是个附庸风雅的皇帝,酷爱琴棋书画,痴迷于收藏各类艺术品。但到他七十岁后,就突然变成了只专注于围棋的棋迷。

    每日下棋成了他的必修功课,还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收罗棋谱,若有围棋人才,也多被他收在了身边,每日对弈。

    新皇登基后,就规定在每年的六月中旬,举办全国围棋选拔大赛,在每年腊月中旬,举行全国围棋决赛,选拔出来围棋状元,封为棋博士,陪他下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