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修神记 > 第48章 证据

第48章 证据

    刑部班房,刑部尚书宋枕独坐在长条桌案后,正提着毫毛笔在纸张上书写,处理与刺王杀驾案有关的卷宗。

    今天是大年三十,按往年的规矩,他们早就已放假。可因为今年出了这个大案,他们不查个清楚,就别想放假了。

    今天也是宫里皇帝宴请群臣的日子,他们刑部的人只是被赏赐了些东西,并没被叫往宫里去,让他们留在衙门继续调查。

    房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官差进来,手里拿着信封,向宋枕行礼道:“大人,有人在衙门外扔下了这个,我们发现与刺杀案有关,请大人过目。”

    宋枕停下了笔,抬头看过来,忙道:“快拿给我。”

    这官差信封放到专案上。宋枕忙放下去笔拆开信封查看。

    片刻后,他惊讶地‘啊’了一声,目瞪口呆,满脸难以置信之色。

    这是刘同知写的自白书,按这信上所说,刺王杀驾案的主谋是二皇子。里面列出了相关的证据。

    其中写明了这些刺客出自何处,在哪里培养成。又有二皇子私自藏匿兵器的所在,言明二皇子有图谋上位之心。

    随后,在信封中还附有一张二皇子写给刘同知的亲笔书信。信中言明,让他行刺驾之事,二皇子会负责照顾他的家人。

    在两封信之间,还有一张纸,就见上面写道:“拜见上官。老朽方外人,本无名姓,也不好透露名姓,还望上官恕罪。

    “因刘同知与老朽有些渊源,他有事托于我,今日事发,我特来言明。

    “前日贡院之事的幕后主使是二皇子。刘同知则是具体实施者。

    “因此事牵扯重大,有灭族之险,二皇子为了说服刘同知,曾写亲笔书信一封,言明事发后会护他家人无虞。书信附于此信后,可为证据。

    “刘同知见了此信,才下定决心。但他并不完全相信二皇子。想到事发后,自己只有身死一条路,一旦自己身死,二皇子又不履行诺言,他的家人就必死无疑。

    “为自己的家人不会受到牵连,刘同知就将此信留存了下来,以做后手。这也是二皇子投鼠忌器之处。

    “之后,他寻到老朽,将二皇子的亲笔书信交给了老朽,并写了一封自白书,让老朽保管,让老朽在事发后做保护他的家人用。

    “现今事发,刘同知身死,他的家人也均是死罪,并未见二皇子有所表示,并未履行信中所言。

    “老朽受人所托,忠人之事,于是特书信一封,连同刘同知之自白书、二皇子之亲笔书信一并交于上官,望上官能看在揭发之功劳上,留刘家人一命。老朽再拜。”

    全部看完,宋枕深深吸了一口气,眉头紧皱。现今这案件突然发生了反转。原本以为是大皇子,这信上又说是二皇子。

    连二皇子的亲笔书信都有,看来此事做不得了假。这信是真是假,一看笔迹就知。

    可是,如今二皇子声望正盛,深受太上信任,这信若是由我上交给太上,太上若是不信,那我就得罪了二皇子。

    再说此事已经有了定论,让太上推翻之前的定论,无疑让他自己打自己脸。

    此信若是真的还罢,若是假的,那就不但得罪了二皇子,连太上皇也要责怪自己。此间太凶险。只是自己还不成,得拉几个人一起上奏。

    想到这里,他就准备先将此事按下,等那两位大人知晓,明日三人一同上报。

    这时有官差进来禀报:“启禀大人,二皇子府上的富总管来了,说是有事请见。”

    宋枕又惊讶地啊了一声,二皇子为什么派人过来,他岂会不明白,只怕这是来堵他的嘴来的。

    沉吟犹豫了半晌,他才道:“请进来吧。”

    宋枕将桌案上的信封装好,压在了案卷下面。

    稍顷,就有白面无须的富总管进来,宋枕知道他是二皇子最贴身的内监,在外就代表着二皇子府,就忙起身相迎。

    “总管大人怎么有闲心到我这刑部来了,快请坐。”一面说着,宋枕就让人上茶。

    两人落座,富总管笑眯眯地端起茶喝了一口,暗暗打量了宋枕,喝罢茶笑道:“今日造访,并没有什么公事,因有一件私事,不得不来叨扰。”

    “总管请讲。”

    “你家的公子与忠义亲王府上的小王爷交往甚密,今天因为争抢一个婢子得罪了二皇子,现今已被押到了府里,就特来跟宋大人说一声,看看要怎么处理。”

    “什么?”闻言,宋枕脸色大变,猛地从座椅上站起。

    “宋大人不用如此害怕,你且安心。只是来跟你说一声,你去二皇子府上,将你家公子带回家去就是了。”

    宋枕脸色铁青道:“我竟并不知道这孽子,竟做出这等事来。他是何时结交了忠义亲王府里的小王爷?此事我当真不知,全是他一人所为。

    “这还罢了,竟然还开罪了二皇子,当真不知死活。是我之过。”

    富总管笑道:“他年轻不知事,不知道忠义亲王府的事情,暗中结交小王爷也是情有可原。

    “忠义亲王早已失势,也无须如此担心,陛下也不会更不会因此就迁怒你家。现今还是多多想想怎么求二皇子,将你家公子放回来是正经。”

    宋枕眉头紧皱,叹了口气,默默坐下,拱手道:“多谢富总管相告。我下了班房,就即刻去二皇子府上,将那逆子带回来。就是不知二皇子是否答应。”

    “这就好。”富总管点头,顿了顿又道:“现今刚过年,我家皇子本想庆祝,却因为贡院刺驾一事,我家皇子也受了不少人怀疑,总是不得开心颜。

    “幸好三位大人明察秋毫,寻出了幕后主使,洗脱了我家皇子的嫌疑。

    “不过,外面还有人不死心,继续作妖。为了诸般原因,非要将我家皇子与此案牵扯上,在外谣传大皇子是冤枉的,我家皇子才是幕后主使。听得这话,我家皇子如何能开心,终日不安。

    “我见皇子忧心,就带他出去散心,好不容易看上个丫头,却又被你家公子和小王爷扫了兴致,现今可不好劝说……”

    宋枕垂眸沉吟,道:“我是此案的负责人,此案也已有定论。我岂能让外人继续谣传,请富总管转告大皇子,我定当缉拿那些造谣之人,不使清白之人受诬。”

    “好好好,我就知道宋大人是个清正的。还有一句话要跟大人说,听闻那个从燕地来的齐国公后人陈炀,也在造谣,请大人细查查。如果属实,一定要严惩。”

    “这是我职责之内。定当派人调查。”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宋枕就送福总管离开。

    且说府门外不远处,一辆马车来到衙门口。马车里,贾玺身穿正七品官服,头戴乌纱帽,正坐在轿子里。

    马车停住,贾玺掀开轿帘,向李存庆道:“你好好看着马车,我去去就回。”

    说着,他就下了马车,来到门房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要求见刑部尚书。门房见贾玺身穿官服,就请贾玺进去,着人通报。

    贾玺随着官差来到班房处,就见富总管正出来。

    班房中,宋枕回到桌案前坐下,从案卷下取出信封,凝眉沉思。

    李继派他的贴身太监过来,意思已经很明白。现在他有这个证据,若是上报,他的儿子必会受罚,连同他家都可能因为与忠义亲王有牵扯而受影响。

    若是不上报,他儿子自然就无虞了。也不会因此得罪二皇子。虽然现在太上还让他们继续调查,但本案基本已经确定了结果,现在就剩一些收尾工作。

    正想着,就有官差来报,说是翰林院的棋待诏求见。

    宋枕脸现诧异:“翰林院的官员不都在宫里陪宴吗,怎么到刑部来了?”

    官差道:“他说他名为贾玺,今日过来是与贡院刺杀案有关。”

    宋枕闻言微愣,他当然知道贾玺。在贡院里,贾玺风头无两,不但夺得魁首,更有救驾之功,满朝无人不知,当下道:“快请进来。”

    随着一阵脚步声,就见贾玺走进来拱手行礼:“见过宋大人。下官棋待诏贾玺。”

    宋枕起身相迎,笑道:“原来是贾待诏。快请坐。”

    两人在下方的座椅上落座,“贾待诏说今日来与刺杀案有关?”

    “正是。大人你若是觉得为难。可以将那证据给我,由我来上交给陛下。如此就没有了威胁。”贾玺开门见山,当即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宋枕眼睛瞪大,心头惊讶不已。

    “大人应当听说了,我在贡院时曾使用道法,有些道行,知道这件事并不奇怪。大人也不用隐瞒,我知道刺杀案的证据就在这里。”

    贾玺原本可以通过陈炀直接拿到证据,但那样一来,他就很难解释从哪里得来的证据。

    如今二皇子先发制人,制住了宋枕,他就有了证据的出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