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举国飞升 > 第二十八章:人事变动

第二十八章:人事变动

    王家陵墓。

    这是大秦开国就着手修建的浩大工程。

    洪荒517年动工,到洪荒527年建成,耗时十年。

    偌大的王陵主墓内,沉睡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白不来自己,另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圣贤文慈王后。

    其他陪墓中,也有白不来许多后世子孙。

    白不来径直走入王陵,意识穿过厚厚的龙门巨石,来到了墓底。

    主墓中,光泽暗淡,唯有四角的长明灯亮起。

    地上是山川走势,一幅大秦疆域栩栩如生。

    其间,一条磅礴蜿蜒的河流横贯,布满了水银。

    再往前,是一具巨大的黄金棺椁。

    棺椁之下,盛满了透明的小石头。

    这些就是灵石。

    有了这些灵石,棺内的尸体就不会腐烂。

    只可惜,白不来如今是国家意志,没有打开棺椁,不然他就可以再一次见到自己心爱的王后了。

    意识是无法落泪的。

    但这种心痛的感觉却又如此真真切切。

    百年一梦,到头来,依然是孑然一身。

    倘若有午夜梦回的那一刻,她是否会出现在眼前呢?

    白不来带着对伊人的无限追思,回到了白天宫。

    回过神来,才发现这一趟出宫,竟消耗了足足1200国力点数。

    他的国力点数只余下1820了。

    这时,未央宫中,白景正与丞相张良臣在交谈。

    张良臣对于自己在宫闱之变中屈服于德妃,一直以来心怀愧疚。

    这些天他都寝食难安,生怕会得到清算。

    来到未央宫,见到白景,他一句话都不敢说,唯有磕头谢罪。

    他全然顾不上殿内还有一个宫女的存在。

    白景对张良臣谈不上厌恶,但至少不喜欢。

    作为三公之首,百官之长,丞相一职本是协调阴阳,帮助君主统御天下的。

    但张良臣却远远做不到这些。

    就算没有太后的意思,依照白景的想法,他要锐意改革,这样的丞相不但不是臂助,反而可能是掣肘。

    他本就有意撤换丞相。

    但是,换丞相这一举动无疑会带来朝野震荡。

    他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如果直接换丞相,恐怕会寒了一众老臣的心。

    甚至会激发朝野的不满。

    他打算先试探张良臣的反应,而后再想办法。

    然而,见到张良臣这副模样,白景反倒有些不忍心了。

    “丞相请起,不必如此。”

    白景扶起张良臣,让梦兰为他搬来了椅子。

    “臣罪该万死!”

    张良臣还在哭着鼻子,抹着泪。

    白景却不接话,反问道:“丞相今年贵庚呀?”

    张良臣一愣,随即回道:“老臣今年五十有二。”

    白景点点头,说道:“听闻丞相的长孙今年已经十八了。”

    “老臣的长孙张太初,上个月刚满十八。”

    白景又一点头,说道:“朕打算重建爵位,老丞相谋国多年,劳苦功高,朕打算赐封张太初一等子爵,你意如何呀?”

    “重建爵位?”

    张良臣闻言,顿时又跪了下来。

    “君上如此厚恩,老臣愧领。”

    白景又重新扶起他,说道:“老丞相年事已高,国事繁重,不应再让你忧心了。朕打算加封丞相为太师,位在三公之上。”

    张良臣就算再愚钝,他也听出了白景的意思。

    他沉吟片刻,正准备说“国家繁重,老臣还能再为君上分忧”。

    可这时白婉儿走了进来。

    “禀君上,第一批护法军已经筛选完成,从禁军中挑选了八十七人。”

    接着,一队队禁军手持武器鱼贯而入。

    张良臣见到这副场景,特别是白婉儿那英气的眼神,顿时双腿发软。

    白景冲白婉儿点头:“很好,你做的不错!”

    随即转头对张良臣道:“老丞相意下如何?”

    张良臣咽了咽口水,嘴角抽动,点头道:“君上体恤老臣,老臣岂有不从之理。”

    “好!”白景拍手道,“拟旨,晋丞相张良臣太师之位,赐一等伯爵,赏百金。”

    “谢君上!”

    白不来看着张良臣失落的背影,心中赞叹白景真是好手段。

    三言两语间就让张良臣心甘情愿的放下了丞相之位。

    所谓太师,这是白景自己的谋划。

    太师虽然位在三公之上,实际上只是一个虚衔,无职无权。

    不过,听到白景要赐张良臣及张太初爵位,这倒是出人意表。

    他让梦兰问白景。

    “已经开始推行改革了吗?”

    白景回道:“目前还处在试探阶段,看看朝野的反应,等到下月科举结束,正式诏令全国。”

    白不来很满意这个孙子的行事风格,雷厉风行。

    这时,还在一旁的白婉儿见梦兰出口询问白景,顿时觉得不对劲。

    白景察觉到这一点,连忙解释道:“婉儿应该已经知道了,梦兰是君父秘密培养的人才,是专门帮助我治理国家的一大杀器。”

    以白婉儿的机敏自然是不信的。

    但她却不会说出来。

    任何猜疑都会被白景所驳回,问就跟没问一样。

    倒不如自己去查。

    总会有蛛丝马迹,水落石出的一天。

    白景也不继续纠缠这件事。

    旋即,又下了一道诏书。

    “赐白婉儿五等男爵,迁翎羽军统领,组建翎羽军。”

    翎羽军,这是白不来的意思。

    朝廷即将推行改革,势必要有维护改革的新生力量。

    翎羽军便是这样一支护法军。

    白不来打算先从禁军中挑选武道二重境界以上的人,而后再由他通过查看个人信息,找出其中优质的,组成翎羽军。

    翎羽军统领,最佳人选便是白婉儿。

    接下来,白不来要从白婉儿挑选的人中,一个个去看,在优中选优。

    以白不来的估算,翎羽军人数不会太多,但首先是要绝对的忠诚,至少特质要清一色的正面。

    这个人数大概会在二百人左右。

    一支绝对服从的武道二重境界新军,将是白景推行改革的最大中坚力量。

    在未来,通过白不来的栽培,这些人将会大秦的中流砥柱。

    次日朝会,白景宣布了几项新的任命。

    首先,丞相张良臣晋封太师,赐一等伯爵。

    其次,国舅赵庆隆晋封禁军统领,赐五等子爵。

    最后是国舅赵庆设长子赵南当晋封巡防营统领,赐五等男爵。

    这一番任命下来,满朝文武都察觉到了什么。

    像是猫儿闻到了鱼腥味。

    下朝之后,几乎所有在朝的官员,都涌入了国舅府。

    对于刚刚荣封太师的张良臣,众人几乎视若无睹。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当白不来和白景正紧锣密鼓的准备推行新政改革之时。

    一封来自边关的十万火急密函摆在了白景的塌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