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猛帅 > 第七十二章军器局

第七十二章军器局

    高杰出现在宴席上,破坏了宋献策招揽贺人龙的计划。

    这让宋献策很气恼,不过贺部的问题,他现在已经不能做主,只能等李自成的指示。

    他原意是向高杰保证,先诓贺人龙出兵,等闯王拿下关中,怎么处理贺人龙和高杰还不任由闯王决定。

    只是高杰不是蠢人,硬是要李自成亲口保证。

    宋献策来到贺人龙给他安排的大宅子,他没有心情参观,便一头扎进书房,思考起如何给李自成写信。

    这封信很难写,不能让闯王尴尬,还需将眼下的情况表述清楚。

    这就像如何提醒最好的兄弟被绿,宋献策苦思到半夜,才勉强写出一封书信。

    次日一早,宋献策吃了丫鬟准备的早点,便出门溜达,将信交给了城内细作,让他速度禀报闯王。

    在书信中,宋献策表示如果闯王愿意保证不杀高杰,请速速回信,他收到书信便展示给高杰看,然后要求贺人龙立刻包抄潼关。

    若是闯王不愿赦免高杰,为了节省粮草,大军便可先退回洛阳,寻机再取关中。

    延安,总兵府。

    宋献策的信刚送走,韩琛便跑来禀报,“大帅,宋献策将信送出去了。”

    简伯约笑道:“不知李自成会如何回复?”

    “无所谓了!”贺人龙沉声道:“无论李自成答应还是不答应,本帅都不能让宋献策收到回信。”

    李自成即便能够放下夺妻之恨,答应放过高杰,并亲笔写下保证不杀高杰的书信,贺人龙也不会发兵。

    若是让宋献策收到回信,他很快就会反应过来,贺人龙根本没有投靠闯王之心,肯定要离开延安返回闯营。

    如此一来,李自成也知道被耍,自然也会从潼关撤兵。

    当然,若是老李心眼小,难以忍受高杰给他带来的耻辱,拒绝保证不杀高杰,贺人龙拖延闯军的计划便直接失败了。

    既然拖延不成,宋献策便是贺人龙的收获,他自然不能让宋献策看到回信,然后返回闯营。

    简伯约想明白后,不禁笑道:“确实,无论李自成怎么回信,我们都不会出兵。现在只剩下瞒住宋献策,将他留在延安了。”

    贺人龙点点头,对韩琛道:“今日起,你在城外要道上安排探子,务必截住李自成的信使。”

    韩琛当即抱拳,“卑职领命!”

    贺人龙颔首,挥手让韩琛退下。

    简伯约问道:“大帅留下宋献策,有多少把握劝说他归顺?”

    贺人龙摇摇头,“目前机会不大。在本帅没有展示出足够的实力前,很难收服宋献策。这些天先生就按着此前的计划,好好招待宋先生吧。”

    简伯约点点头,人才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他们选择投效对象时,首先要考虑投靠之人是否有潜力夺得天下,让他们一展拳脚。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不排除有些人就想挑战难度。

    这就好比诸葛丞相,不投靠占据北方的曹操,也不投靠控制江东的孙权,选择只有新野小城的刘皇叔,主打陪伴和成长。

    贺人龙现在比不上刘皇叔,没有皇叔的好名声,招贤告示贴了一个多月,也没收揽到三瓜两枣。

    简伯约只是童生,便成了贺人龙的幕首,足见贺人龙眼下有多窘迫。

    简伯约答应下来,只是延安小城,物资和娱乐实在匮乏。

    于是,接下来几日,简伯约白天带着宋献策在城内外视察村镇、集市、工坊,晚上拉着他勾栏听曲,将宋献策安排得明明白白,日子过得极为充实。

    ……

    潼关,闯军大营。

    李自成看完宋献策的书信,负手而立,想起了很多尘封的往事。

    当年他带着弟兄们作战,为跟随他的兄弟和流民求一条生路,可高杰作为他的心腹,却与他夫人私通。

    两人不仅滚在一起,还在关键时刻卷走他不少物资投靠了明朝。

    如此仇恨,常人岂能忍受。

    李自成并非常人,他是闯王,为了推翻明朝,建立新朝,他奋斗了十余年,岂能因为一个女人放弃拿下关中的机会。

    眼下大军驻扎于潼关之外,每日消耗巨大,为了早日入关,建国立业,区区高杰放他一马又如何?

    李自成沉思沉思片刻,心中已有计较,他决定忍了

    他走回案前写下一封书信,便叫人速速送到延安交给宋献策。

    延安小城,故事不多。

    宋献策跟着贺人龙,城里城外转了几遍后,每日都被简伯约拉着去勾栏听曲。

    起初宋献策是拒绝的,可耐不住贺部上下太过热情。

    于是第一日,勾栏听曲。

    第二日,勾栏听曲。

    第三日,勾栏听曲。

    ……

    宋献策啊宋献策啊,你忘记了闯王交代的任务吗?

    晚上,继续勾栏听曲。

    ……

    延安城外,宋山走进树林,便见王大力蹲在里面,吧唧吧唧的啃着饼子。

    韩琛接下拦截信使的任务后,让宋山领着王大力在城外扮作山贼拦截过往行人。

    宋山在延安当过山大王,干这行也算是专业对口。

    宋山急匆匆进入树林,看见嘴没停过的王大力,“你小子就晓得吃,该干活了。”

    王大力憨憨一笑,将没吃完的饼子,小心塞进随身携带的干粮袋里,抄起了放在一旁的开山斧。

    这时道路上,两人骑马疾驰而来,王大力在路上蹲了几天,有了经验,他回头看了宋山一眼,“头儿,上课时不是说,密探都擅长乔装打扮,尽量不引起注意吗?”

    宋山也觉得南面过来的骑士,似乎太高调了,不向是闯军的细作。

    毕竟他们要穿过明军控制的州县,这样肆意奔马还不被抓,简直难以想象。

    宋山道:“管不了那么多。先用绊马索,你去将他们拿下再说!”

    ……

    军器局。

    贺人龙在成立军情司后,紧跟着设立的第二个机构,专门负责为贺人龙打造兵甲和火器。

    简伯约道:“延绥乃九边重镇之一,军户众多,匠户也不在少数。明朝无钱,军备废弛,各卫所的匠户无事可做,纷纷逃亡求生。卑职按着大帅之意,招募匠户,得三百余人。他们刀、枪、弓箭、鸟铳、火炮、盔甲都能制造,只是延绥一地物资匮乏,棉布、铁锭、铜锭、火药皆储备不足,导致军器局无法进行生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